APP下载

精心培育青年教师的“长宽高”

2009-09-02姚小橙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09年8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学校教师

姚小橙

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办好教育的希望。探索低消耗、高效率、大面积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我校大力推动科学管理和大胆使用“两个轮子一起转”,精心培育青年教师的“长宽高”。

一、提供“优质土壤”,拓展青年教师的“长”

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既应该是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又应该是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在教学中,再用“剪切”、“复制”、“粘贴”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一桶水”的知识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重新“洗牌”的严峻局面。因此,教师具备所教学科专业特长和独特教学风格是时代的呼唤。

改良土壤,长苗子。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的龙头,是提高青年教师素养的“源头活水”,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要使青年教师沿着成长、成才、成家的阶梯稳步前进,首先要突出所教学科的“专”。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水平,使教师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教务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培养青年教师方案》,对青年教师提出:一年入门,二年上路,三年成熟,五年成才的目标。并把教师分为三个发展层次:教学科研型,学科骨干型,普通适应型。我们对每个层次的目标进行细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校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研学术氛围,以科研为依托,不求人人有课题,但求人人参与课题,有意识地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把一些重要的教学任务交给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挑重担,增强其工作的独立性。让他们在教学第一线“唱主角”、“挑大梁”,在实践中见世面、长知识、增才干。要求他们勇于承担课题的研究,积极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在教研活动中做到“议、导、传、评、填”结合,青年教师在备课、说课、讲课中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并对所听的课进行“会诊”,结合“病症”对症下药。每学期学校都想方设法“搭台子”让青年教师“唱戏”,开展说课、讲课、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心理健康案例等比赛活动,为青年教师营造展示才智的舞台,在舞台上运用“相马术”发现苗子。

为了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学校领导以“研究者”、“参与者”、“学习者”的身份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教师一起学习、成长,鼓励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秀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敢于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敢当课改排头兵。教师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工作之后,教师的学科专业特长有了长足进步。

添加“催化剂”,长牌子。如何在“相马”的基础上进行“赛马”,让教师成才,成家呢?我校采用“树旗子,带群体,促提高”的方法,大力推出优秀青年教师,使他们成为学科带头人,团结和带领更多教师共同前进。每学年有计划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科研教师上跟踪课。每当有青年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各级讲课比赛以及各项比赛时,我们都集团队的力量,凝聚众多教师的智慧,博采各教师之长,充分做到人尽其才,进行备课研讨、听课指导,发挥团队精神,拓展教师的专业特长,让青年教师创出自己的“牌子”。“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按照教育管理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我校大胆使用6位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校的各种领导职务,从而为学校的领导班子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我校就是这样,以“一颗聪明的头脑转起来,他周围就会有无数颗头脑聪明起来”树立业务典型的整体效应,带动教师好学上进,形成共同提高的良好教风和严谨谦逊的治学氛围。

搭建平台,积底子。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不写教研文章的教师只不过是经验型的,而经常写的教师则可能是科研型的。”“学术”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只学会取而不学会舍,就会取而不精。为了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学校有计划地邀请专家上理论课,指导青年教师草拟写作提纲,筛选典型例子,审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我们还对青年教师提出“勤思考,勤阅读,勤积累,勤总结”,多阅读,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收集信息,把相关资料、图片摘录剪贴下来,把别人的思想消化,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多练笔,在学校浓厚的科研气氛下,我们把几年来凡在报刊上发表、获奖的论文结集成册——《教学视窗》,鼓励和扶持青年教师成长。

二、吸收多种营养,拓展青年教师的“宽”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和人才培养的工程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是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教育改革发展成败兴衰之所系。教师的脑袋富了,素质高了,教育向现代化腾飞才有支撑。

不断充电,视野广。在大力提倡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今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应该多读几本书,广泛涉猎,博古通今,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发展。青年教师不仅要在所教学科上有深度,而且要注重知识的广度。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好的教师就要多才多艺,这样在讲课中才能居高临下,纵横捭阖,从而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操、品格就会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中潜滋暗长。

学科结合,长才能,陶行知说:“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有人讲教师应是个“杂家”,言下之意,就是教师的业务知识必须全面,在新形势下这种要求就更迫切了。教文科的必须掌握点数理化,教理科的也应懂点文史哲,还必须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乃至音乐、体育、美术和劳技素质,否则就是只有健全身体而非健全头脑之人。我校在教师课程任课安排上有意识地进行学科的搭配,为培养教师相关学科知识面的“宽”作了铺垫。如语文教师除了上语文外,兼上思想品德、社会,做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工作;数学教师除了上数学外,兼自然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副班主任工作;图、音、体、英语教师兼副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作,班级管理给班主任展示才能开拓了广阔的天空。我们争取“专家、教授”的外援,教会正、副班主任指导学生怎样制作生物标本,撰写“爱科学月”论文。由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中队辅导员,我校少先队工作成绩显著,学校被评为自治区科普先进集体。由于有着这样一大批优秀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各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学校也形成了“真实、友善、和美、成功”的校风。

广泛交流,补营养。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我们除了引导他们进行富有成效的实践外,还要对他们进行理论的滋养。为此,我校大力支持青年教师“走出去”听课、学习、考察,还要求教师把学到的新鲜的、成功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互动、人人参与,人人反思,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在集思广益中求发展。

三、建设人文校园,拓展青年教师的“高”

为人师表是教师崇高品德的体现,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教师,必须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更加崇高美好。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我们要求青年教师不仅要当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中国历来有两条人师的标准:一条是“学高”,一条是“身正”。只有既“学高”又“身正”,才能配为人师。教师有渊博的学识,学生佩服,人品高尚,学生尊敬。“人品高,学识深”是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不懈追求。

教师的人格魅力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文明。创设人文环境,陶冶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治学的态度,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是教育永恒的课题。

优化环境,润心灵。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加大力度,实行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的整体设计,成为校园处处流淌着“典“”雅”文化魅力的学校。主教学楼粘挂着办学理念特色主题词“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教学楼每层中间粘挂着“校风”(真实、友善、和美、成功)“教风”(敬业、爱生、博学、笃行)“学风”(乐学、善思、合作、进取)的墙体艺术字,字体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前教学楼一楼墙壁装上“诚”“仁”“忍”“礼”“和”等木雕刻制的牌匾,形成聚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化长廊”,整个校园孕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营造了“一草一木皆能育人,每时每刻皆可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踏进校园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紧抓师德,塑人格。要培养有个性、有特长而又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我校一直注重教师师德培养,要求教师以“真情实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真凭实据”赢得学生,教师学会用等待与宽容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采取“两少两多”的态度,即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多一分理解,多一份信心,鼓励学生异想天开,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善意地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氛围熏陶,增自信。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在发挥每个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还必须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广大青年教师做到团结协作、互勉共进,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大处讲原则,小处讲风格,形成团结协作的集体。现代教师应具备“自信”的人格。自信来自鼓励,来自知识,来自实力。为了挖掘教师的潜能,学校制定《教师评价方案》,权衡教师教学的方方面面,设立“教师风采”“教师成长记录”,来提高教师知名度,鼓励教师增强自信。让同龄人互看风采、成长档案,在认识自己的同时也了解别人,找差距,在反思中知道自己知识的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而后学,青年教师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生命才能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学校教师
最美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学校推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