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诚信教育的途径及实效性建设

2009-09-02单鹂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实效性途径

单鹂娜 武 皓

摘要: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出主导诚信社会的高科技人才,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诚信教育至关重要。试从分析高等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开展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措施的探讨,对高等学校开展学生诚信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研究。

关键词:诚信教育;实效性;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3-0093-03

诚信教育对于高等学校到底意味着什么?高等学校怎样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才能取得实效?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出主导诚信社会的高科技人才,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本文试从分析高等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人手,通过对开展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措施的探讨,尝试籍此为打造高校诚信品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力量。

一、开展高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诚信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需求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立德之源。从集美大学的“诚以待人,毅以处世”到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教行”;西北工业大学的“公诚勇毅”到金陵大学的“诚真勤毅”;许多大学都在自觉烘托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为本,术为末”的治学理念。时代的发展对社会道德环境和公民基础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其核心是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提出要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和示范区,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抵制学术腐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开展诚信教育是诠释大学职能的必要途径

大学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要用特色诠释大学的社会职能,完成在社会上独特的角色扮演。正是卓尔不群的特色扮演了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造就了名校不朽的精神。现代大学的起点公认为德国的柏林大学,她来自德国人的战败耻辱感,没有19世纪德国人文复兴和民族自立的精神,就没有德国现代大学的光辉典范,更没有现代理念大学的诞生。

每个著名学府都在努力通过弘扬自身特色精神,寻找自身的社会位置和社会价值,通过其代表性的标志符号,在师生身上烙上不可磨灭的独特印记。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的精神乃是大学的目的、大学的内在逻辑、大学存在的最后理由。大学不仅承担着传递文化的社会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选择、批判、创新和超越文化,批判性、前瞻性和引导性和带有社会示范性的基本职能,是大学自觉精神在大学发展与运行中的必然价值取向。诚信教育之于高等学校,就是要通过建设严谨的学风、校风以求真,培养科学精神以至善,正心、诚意、修身以修德,并由此真正实现大学的社会功能。

3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是高等院校打造标志品牌的必然选择

“诚信”是学校办学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服务、教育质量的诚信度短期而言事关学校正常的运行,从长期而言,事关学校未来生存发展的命运。诚信教育事关学生个人素养。能否培养具有诚信素养的科技人才,直接影响到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学校的声誉,是学校发展的命脉。只有培养出主导诚信社会的科技人才,才能在学校竞争、人才竞争中建立人才优势。要以诚信为支撑,构建以学校——教师一学生三位一体的诚信体系建设,以自己具有诚信特色的教学科研服务于社会,做到诚信于学生,诚信于家长,诚信于社会。要以“诚信、专业、实效”贯穿每个教育服务环节,在教书育人中注重诚信教育:在管理中强化诚信教育,在服务中渗透诚信教育,在校园建设中体现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培养过程中,树立品牌观念,办出诚信特色,使学校具有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的考验来确立行业的领先地位,成为知名的教育服务品牌。诚信教育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努力把“诚信”教育作为一项制度,成为大学的一种文化积淀,从而实现增强学校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双赢。

4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

诚信不仅是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也是学生道德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要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事业成功。信用是一个人的资信记录,是一个人负责任的能力,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个人的成功与发展建立在诚信这块基石上,“诫为本,术为末。诚,则人多自附,术,则物终不亲!”。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尤其如此,诚信是从事各项活动的通行证,“诚信立人、诚信立身、诚信立业”。作为一种社会资本,诚信不仅能为学生走向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会成为学生寻求更大发展的力量源泉。养受教育者理想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定位。应该让所有学生认同这样一种理念,来大学并不只是为了找好工作考研,重要的是形成独立的人格,成熟的价值观,并延续大学的精神。

二、加强高校诚信教育的途径

1要把诚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的具体要求,是高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和重点。诫信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过程,必须把诚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教育学生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是诚信教育的最低标准和要求;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等主渠道,大力宣扬“诚信养德诚信立教”的人生准则,积极营造“诚信为荣、无信为忧、失信为耻”的校园氛围,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诚实守信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

2要把诚信教育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相结合

当前高校个别师生在诚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管理人员工作推诿扯皮、学生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就业违约等问题,严重影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诚信教育要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要与经济发展和诚信社会紧密结合,设计的基础教材中应突出诚信方面的内容,开设与诚信相关的课程,积极为学生提供涉足多层面高层次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就业成才服务;教职员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过程中,要进一步弘扬诚信美德,为人师表;广大学生要进一步提高诚信品德水准,踏实为学,全面成才。积极构建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时代精神为特征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铸就诚信商魂的良好客观环

境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和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一起,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诚信文化的熏陶,进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

3要把诚信教育与“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相结合

“以人为本”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以人为本”是彰显民族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的根本。大学教育的主体是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塑造人。大学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营造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在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做好诚信教育,尊重是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服务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诚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要把人间之爱、手足之情、意志的力量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深深熔铸在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之中,使学生养成善德、锻炼善行、具备善心。爱是教育的核心,情是教育的生命,比如开展以“感恩、责任、奋进”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就能够充分诠释这一内涵。

4重要把减信教育和学校内涵建设、形象建设相结合

开展诚信教育,教育者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关键。教师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开展诚信教育教师首先要确立诚信立教意识,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并注意发现和培养在这方面的先进教师典型。要使全校师生认识到,诚信是学校形象和品牌的标志,是建设诚信校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弘扬“以诚信为本,以诚信立身”的人生理念,确立“做诚信人才,创成功事业”的人生追求,倡导广大师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实现“诚信兴校”。

5要把诚信教育和各专业相对应的不同职业操守相结合

不同的学科专业具有不同的诚信内涵,比如会计专业要以朱镕基总理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为准则,金融专业要以当今金融界存在的严重金融诚信缺失为警戒,各学科专业应紧密结合相对应的职业操守,积极开展诚信责任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诚信教育,通过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来建立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物质基础。

6要把开展诚信教育和建立长效机制密切相结合

诚信教育不是短期行为,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奋斗和付出才会在历史上留有印记,因此,建立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要始终不渝地把诚信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诚信教育工作纳入院、部精神文明建设的常规工作中,计划实施要责任到人,教育深化落实到每个学生;防止单纯应付和走过场,最终要落实到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精神面貌、教育观念和行为是否改变上,落实到学校办学品位和社会声誉是否提升上,落实到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和精神面貌是否改变上。

三、提升诚信教育实效性的几个有力措施

1积极营造浓郁的诚信校园舆论氛围,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

利用广播、校报、网络、板报等宣传载体的强大舆论功能,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诚信美德,宣传师生诚信的典型事迹,引导教师教书育人,诚信执教;教育学生认真求学,诚信做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来推动诚信教育,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积极开展如主题班会、诚信签名、专题讲座、征文活动、先进人物事迹介绍、聘请社会知名人士或本校优秀毕业生为“诚信大使”、诚信意识调查等活动,寓教于乐,吸引师生参与到诚信教育活动中去。

2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应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学术风范,大力培养踏实为学的诚信观念,自觉树立遵守学术规范,用大师的人格魅力引领诚信。大学的任务是培育学生对伟大人物身上的伟大思想的敬畏和求知兴趣。因此一定要注重大师的培养,大师所确立的不仅是一个知识高度,更是一个道德高度。大师的魅力在于渊博的学识之上的精神修养。大学精神传统的演变往往是以大师的影响为界限的。从接受学的意义上讲,大学之大,不仅仅在大师,更在仰慕、热爱和追随大师的弟子。当今社会,官本位、金钱崇拜渗透到大学校园,庸俗的道德观、功利主义、虚无主义,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有的大学生两面或多重人格。而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防线,道德标准更高,要求应该更严。现代社会学术造假、学术不端屡见不鲜,如“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中涉及多篇论文存在剽窃、抄袭现象,这种学术道德的缺失严重损害了学术声誉和学术形象,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及诚信校园环境的建设具有负面影响。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社会和学校风气的表率和典范。真正大学的精神就是要凸显文化自觉精神,高校要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淳化师德,涵养师生心灵,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

3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在组织机构上给予保障

学校应成立诚信教育监督机构,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大力加强对教职工的诚信管理,加强对诚信教育的监督评比,加强“教育诚信”力度,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要修订和增加有关条款,约束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从道德和法律范畴对全体师生的诚信行为加以引导。

同时,通过完善的助学贷款学生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诚信电子档案,以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力量逐步建立个人诚信度测评体系。从个人诚信档案人手,把个人有关信用指标量化管理,可以包括个人承诺书、家庭背景、基本经历、品行说明、学习成绩、经济状况、就业情况、曾获得荣誉和处分、各类素质表现、特别记录等信用记录,并以此与各类评奖评优、就业等挂钩,档案中学生个人的诚信信息将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培养、就业等切身利益,逐步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也可以借助专业资信机构加强对学生的信用管理,在诚信教育中实现其评定、激励、教育及预测等功能。

4大力加强管理人员的作风建设,树立诚实守信的服务观念

高校管理人员的诚信作风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树立诚信办公的思想,以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效的办事效率,优质的服务意识和一流的管理水平,赢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信赖。保证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有关奖惩的诚信度,在学生入党、评优、评奖学金、就业等奖惩评审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增加诚信办公的实效。

5加强对毕业生及助学贷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诚信教育

在毕业生中要加强开展诚信教育,要把毕业生的违约问题放在个人的减信、社会的影响、学校的声誉、学校的长远利益等角度来考虑。以毕业生就业实践中政策法规的学习和指导为契机,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增强大学生的减信意识,提高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中的诚信地位,促进毕业生诚信择业,充分就业。

高校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的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关系到高校的名誉及今后贫困生同学的切身利益。通过组织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观看《信用天下行》等宣传片,就如何构建个人信用大厦、按时还贷进行诚信教育,营造信用氛围,在学生中树立“还贷光荣、欺骗可耻”的思想,做好毕业生签订还贷计划和毕业追踪工作。

参考文献

[1]欧志文,李崇爱,论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与大学生的诚信教 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2):57—58,

[2]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1996(11):27—29,

[3]徐海峰,传统文化的薰陶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97-99,

[4]林群,赵伟,诚信传统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2):1-5,

[5]韩包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J],教育探索,2007(1):94—95,

[6]万金风,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47-50,

[7]周济,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全面推进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在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c],2009-03-16,

[8]杨石穿,解宗军,徐国锋-构建科学诚信教育体系,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3):106-107。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实效性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