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视角创新
2009-09-02李石
李 石
摘要: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以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趋势为宏观背景,在借鉴中外诸多现代化建设“方略”基础上,以他作为实践的改革派与伟大的政治家的运筹帷幄和对中国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探索,是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其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化的目标载体要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代化的方法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全面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关键词: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目标载体;方法;核心内容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3-0046-02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结合当代中国与世界现实的实践特点,把握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本质特征,创造性地运用它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可以说,邓小平的全部现代化建设理论,既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物和生动体现,又是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对它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20世纪晚期十分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一、现代化的目标载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不改变这种经济体制,不建立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就会严重阻碍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邓小平作为改革的总设计师,认真总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作为现代化载体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并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适时的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解决了现代化的载体问题。
1979年11月,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不能只说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就初步论证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一直关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并在党的十三大中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必须是竞争和开放的。邓小平谈道:“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保证,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自觉地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目标载体的确定,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不仅是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也不仅是对1949年解放以来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对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为寻求富强而奋斗、百年探索的全部历史经验的总结。1978年以来30年间,中国经济实现了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期,创造了GDP年均达到9%的世界经济增长奇迹。正如朱镕基所指出:“回顾近2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深深感到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坚持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经济理论,我们就能够一往无前,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现代化的方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十分敏锐地看到了科技进步的重大作用。他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当代的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全面提高生产自动化的效率。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呼吁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抓科技,抓教育,“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抓,要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科学技术属于社会生产力的范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邓小平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潜心思考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问题。1988年,邓小平在总结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这个论断的提出和确立,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趋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认识和新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包含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给科学技术带来巨大的进步。所以,当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在观察世界形势、时代进步的时候,非常强调科学技术在当代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明确提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四个现代化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他指出:“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和一系列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为我国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全面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邓小平从更宽阔的视野,对现代化的目标体系进行了多层次的立体构建,超越了简单从经济和技术层面理解现代化的狭隘观念。他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在于
全面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的过程。
邓小平认为现代化应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和人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等丰富的内容。邓小平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际上,这里的“富强”就是指经济现代化,“民主”就是指政治现代化,“文明”就是文化现代化。在全面现代化目标体系中,邓小平认为经济现代化处于中国现代化的中心地位,他指出:现代化建设“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它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政治现代化既是经济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保证,又是经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然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文化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文化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面超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在历史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邓小平同志在建构中国现代化的蓝图中,充分估计到人的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可以说,邓小平同志讲的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是立足于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来实现的现代化。
邓小平将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放在人的现代化的首位,认为,没有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极大提高,要实现人的现代化绝无可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邓小平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国家公民作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点。衡量人的现代化的程度,关键要看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有理想,就是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和坚强信心。有道德,就是有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有文化,对社会个体来说,就是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掌握较多的科学技术;对社会整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发达的、协调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体系,抓住教育的基础地位、科技的龙头作用和人才的关键意义。有纪律,对于社会个体来说,就是有规范意识、秩序意识和相应的遵纪守法习惯;对于社会来说,就是确立健全的民主法制体系和法治观念。邓小平指出:“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缺一不可。我们这么大—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理想是现代化实践进程的方向问题,纪律是行动的秩序问题。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马克思所确立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因此,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内在一致的。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人民群众是决定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根本力量,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和最终体现。只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人,才能建成现代化的强国。把我国现代化的实现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靠科教振兴中国,这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更是一项十分紧迫和严峻的政治任务。
参考文献
[1][6][7][8][13][14][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40,68,87,86,41,250,
[2][3][4][9][10][11][12][16][17][18][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367,373,265,377,183,275,208,378,56,11,
[5]朱镕基,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经济理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J],求是,199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