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季羡林的文艺伦理思想核心内容

2016-04-08刘金花

2016年8期
关键词:核心内容季羡林

刘金花

摘 要:季羡林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本人从其散文、自传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中,总结归纳其文艺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创作求真、品性求善、艺术求美。

关键词:季羡林;文艺伦理;核心内容

季羡林是祖籍山东聊城市临清,字希逋,又字齐奘。他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学大师、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文艺与道德有着共同的社会本质,二者都是以“真、善、美”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文艺与道德的关系一直以来是文艺伦理学研究的核心。本文将通过对季羡林散文、自传等文学作品的研究,总结归纳季羡林文艺伦理思想,提炼其核心思想。

一、创作求真

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先生评价季羡林:这是一位非常本色的人,一切的虚华对他来说都是多余的尽管他通古博今、学富五车,是当代文学界享有盛誉、受到普遍景仰的大学者,却始终保持了北方原野那份质朴和单纯”。季羡林出生于农村,在北方广阔的农村环境中,积累了宝贵的经历,也让他身上沾有农村人的淳朴和单纯。这种品质影响了他在学术研究。他写作追求讲真实,述真情。他在《赋得永久的梅自序》中说到:“我追求的风格是淳朴恬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形式似散、经营惨淡”。在选择题材上,他在随意中见真格,一般都是从“身边琐事”中取材。较一般的散文,季羡林作品中表现的生活琐事异于常人。因为其经历、其生活的点滴为读者所关注。而他的文章生动、内容传奇、具有可读性,跟他的传奇个人经历密切相关。童年时代全家人都吃不饱饭,挣扎在生存的底线。6岁时,父辈为了家族里有人能够出人头地,改变窘迫的生活条件,改变农民的命运,把他送到济南读书,是学校里面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后,作为清华大学的交换生留学到德国,得到了世界级大师的授课,取得了博士学位,却因二战滞留在哥根廷,遭遇了战时的烽火岁月。回国后,三十五岁擢升为教授;文革多遭磨难,险些自杀。晚笔耕不辍,成果涉及多个领域,成为学术泰斗。所有这些传奇而独特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内容异常丰富生动,可读性强,真实感强。他的作品追求真情。他曾说过:“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没有震撼我的灵魂的真实的感情我绝不会流出什么东西来的”。从《忆章用》、《赋得永久的梅》、《二月兰》、《母与子》、《站在胡适之先生的墓前》、等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季羡林对人真诚、不矫情,抒写真实的感情,坦白自己的灵魂,不管他的风格如何,但情感质朴、让人无法抗拒他的真情,让人感受到崇高的人格,感受到浓烈的人格魅力。

二、品性求善

在季羡林散文中,我们看到他以博大的胸襟对人对事,追去一种“善“的境界。面对经历磨难,始终寻找生活的亮点,充满正能量。同时代很多作家在历经坎坷后,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怨愤之情,表达对生活的不满,命运的不公。而季羡林却处处见宽容、感恩和达观。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知遇之恩,妻子的相持之恩、朋友的相助之恩,真真切切的表现出来。对于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他都铭记于心。有名人,陈寅恪、胡适之流;有普通人,如童年玩伴、邻居的小孩、房东,甚至包括童年时期一起玩耍的杨狗、哑巴小、乡亲宁叔、宁婶……他感恩自然、感动于自然界的不同景色,不管是他的猫、还是他的兰花,他都怀着一颗发现“善”的心在欣赏和对待。他积极对待人生,为发现人间真情和心灵之美而欣喜。即使是在牛棚岁月,他觉不出沉重。他在《牛棚杂忆·祝词》中写道:它带来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与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他是以一种超然和达观的态度来表达生活中经历的苦难和折磨,从未舍弃人间的善和生活的亮色,让人倍感温情。

三、艺术求美

所谓“美”,是指文艺要充分体现艺术品质,在真和善的基础上,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具体体现在语言美、形象美、精神美、意境美和形式美等。[1]文艺的美是将现实美进行升华,不仅有对人民情感愉悦、心境娱乐或胜利快感的满足,而且也有对人民审美旨趣、精神境界、道德情怀的提升,从而发挥出文艺的美学功能。

常言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孔子对弟子们在讲话的时候要求要有点文采,颇有道理。季羡林对于文章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也有很高的要求。他曾在《说文章》一文中说:“过去的和现在的义理学或考证学的专家们,有的文章写得好,有的就写得不是怎么好。写得好的,人家愿意看,你探索的真理容易为别人。写得不好的,就会影响别人的接受,这个道理也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我认为,对不专门从事文章之学的学者来说,认真把文章写好有很重要的意义。”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创作方面,季羡林主张“惨淡经营”。就散文而言,他不赞同“松散派”的“散”与“随”,内容散,但结构“结构谨严”,在具体创作中,季羡林认为要“惨淡经营”:“我发现,中国古代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一个是‘散的,是‘随的。恰恰相反,他们一般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揣摩,费劲苦心,在文章构架和语言的使用上,下足功夫文章著成后,看起来是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2]在《意匠惨淡经营中》中,季羡林认为:“写散文同写别的文章体裁一样,也要经过充分构思,精心安排,对全篇结构布局,要仔细考虑,要有逻辑性,有层次;对遣词造句,也要认真推敲,不能苟且下笔,我自己是属于这一派”。在季羡林的散文中,不管是写身边琐事小物:《老猫》、《二月兰》、《枸杞叔》、《海棠花》、《美人松》……还是写人:《怀念母亲》、《两个小孩子》……文章的文字简练、内容朴实,可见其文如其人,文如其想。

季羡林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谨。他有自己的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自己感动的事物,决不下笔去写。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写东西,在写作的时期,胆子也越来越小,往往心中想起一个词儿,如果有稍许怀疑,则要以词典为据,词典没有的,决不写进文章,简直到了战战兢兢的地步了。以至于,他的纸篓李经常有写了一两句的稿子,写了几页就弃用的稿子。他只有认为成熟了的稿子才算完成。所以,有的文章也许只要短短半个小时就完成了,而有的文章则要反复推敲、反复琢磨,拖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他重考据,对待资料非常重视。他非常推崇陈寅恪的考据学。认为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搜集资料,这是不易之理。他的经验是,用比较大的纸张,把材料写上去。经常看到有用的材料,就顺手一些身边物件,比如通知、请柬、信封等,把材料写上去,再分类保存。材料抄好后,以免一时大意丢了资料,十分认真地加以保存。在搜集材料方面,他也是巨细无遗,有竭泽而渔的精神。搜集到一点资料,往往还不能满足他研究的态度,往往要把资料搜集得特别全面,支撑观念的内容非常详实可靠,他才开始动手写长篇的文章。这样的写出来的文章结论才能有信服力。而且,写文章还要注意文献目录,与自己要写的文章有关的论文和专著的目录,都必须清楚。人家已经有了结论了,还要去卖劲地论证,就会贻笑方家,所以不可不慎。[3]这种匠心也使得他的作品,给人感觉浑然天成,深入人心。(作者单位:南华大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0,第102页

[2] 季羡林:《漫谈散文》,《季羡林散文全编》(卷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3] 《罗摩衍那》译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猜你喜欢

核心内容季羡林
我的书斋
听雨
准确把握“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实施意见的核心内容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发展文化经济之我见
来而不往
咪咪(节选)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