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成功与博士的悲哀
2009-09-01张宪哲
【摘 要】对于曾经甚嚣尘上的“于丹热”,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学术争论,笔者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客观而冷静地分析了于丹的成功及博士们的悲哀。
【关键词】于丹 《论语》 大众文化
对于于丹,批评不少,多是来自学术界的挑剔;赞誉更多,大都出自民众的热捧。孰是孰非,见仁见智。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诸子的研究为什么持续很“冷”?于丹对于经典的解读为什么曾经很“热”?
时光进入现时的中国,日子便开始快节奏的奔涌。新的文化现象日新月异,热潮迭起,总是让人目不暇接。今天,我想在“于丹热”稍显降温之时,就“学术冷”与“于丹热”的这种客观现象,来谈谈自己作为一个普通读书人的真切感受。
早些时候,听说于丹在北京签名售书,一群博士很有些不平,以至于用身体做成标语牌,到现场进行讽刺与批评。这前后,还有一些研究中国文化以及古代汉语的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先后指出于丹的讲述中翻译与理解的诸多疵点,论证了于丹有关学术观点的庸俗化倾向,贬斥的意味很足。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总是让人觉得,他们的主要目的好像并不是进行学术的探究与勘误,而是在于指出于丹学问思想的浅薄与粗陋。细细想想,这也难怪。好你个于丹!你不是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也没有进行过古汉语“科班”的教育,凭什么在电视媒体大谈特谈孔子思想与老庄哲学?连你这样的“外行”竟然都受到了世人的追捧,难道还不能说明流行文化的低俗么?再说,我们皓首穷经,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著作等身,难道治学的水平还不如你一个半路客串的角色么?一句话,谈论诸子,我们比你有资格,比你有水平!
然而,可悲的是,于丹的现实影响,是这些所谓的专家们无论如何也难以企及的。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几千年来,传统的汉学家们,恪守严谨,力求创新,他们用自己的学术在执着地捍卫着圣贤思想的本真与纯粹,挖掘着圣贤著作中蕴含的思想与哲理。与于丹相比,不少学者对于诸子百家的解读显得更准确。但是,也必须看到,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传统的学术研究与经典解读的最终目的,太多的时候局限于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原意进行论述与阐发。众多学者有意无意,或者做一个圣人思想光环“擦拭者”,或者做一个圣人思想观点的转述者,或者做一个无比虔诚的礼赞者,或者做一个力求客观的评价者。他们呕心沥血,以自己的学术研究一次次在论证圣人的圣明。在这种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姿态一直都是“仰视”(或者“俯视”,)因而,诞生的“学问”难免先天不足。
学术最需要的是“平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从古到今,学者们头颅越抬越高,最终的结果必然就是:用自己的“学术”将古代的圣贤们一个个推向高高的神坛,或真或假地供奉起来。而研究者自己也便从此匍匐圣人脚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身视作祭坛的一件法器。于是,他们时不时地就会权威地发布对神祗的最新解读,好让芸芸众生代代瞻仰膜拜,以将香火永远地延续。反观此时,我们发现,对生活于俗世中的人们而言,学者们很自傲的成果与最得意的“学问”,其客观效果竟然是让诸子百家真正成为了普通人心中高山仰止的神圣,“可望而不可即”。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历史与学术,有时会成为弘扬文化的一种禁锢。某些研究,常常会打着尊崇神圣的旗帜,让本来朴素的真理,远离大众,失却新鲜的活力,成为枯干的哲学标本。
明白了这些,我们不妨再回头看看“于丹热”。也许,有些东西会让我们豁然开朗。
解读诸子,于丹的出发点并不在于追求传统的学术意义上的严谨和创见。聆听于丹的演讲,现实生活的男女们感受到的是生命智慧的亲切与温暖,收获的是心灵家园的阳光和雨露。沉思时,她切近现实,深入生活,言词恳切;动情处,她热情洋溢,声情并茂,热泪盈眶。彼时彼地,身临其境,你定会真正领悟到什么叫做“如坐春风”。
于丹解读经典,是在用与传统学术研究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方面,就研究对象而言,她从不仰视,并未单纯将自己喜爱与尊敬的圣贤,当作神灵般一味顶礼膜拜,大唱颂歌;她也未俯视,更不是狂妄地将他们全当作鄙陋的学者,大肆地贬斥,以凸现自己才思杰出;她始终在平视,将圣贤的形象视作与常人并无二致的血肉之躯。千古知音,促膝而谈,聆听谆谆教诲,感悟现实的人生。另一方面,对读者与听众而言,她在自己的演讲与著作中,推心置腹,将他们当中的每一位都视作交流的对象,视作有着共同人生困惑的同道,与之共同品味圣贤的人生态度,从古老的文字背后来捕捉圣贤们喜怒哀乐,以求获得心灵的慰藉,得到境界的提升。
在解读的整个过程中,她始终保持了一个凡人的正常心智。
在自己的著作与演讲中,于丹诚实地讲述了一个凡人在聆听圣人教诲之时生动的心路历程。她似乎一直在试图阐述圣人思想智慧对世俗人生的启迪与指导意义,想通过自己心灵的感悟来与大众进行交流,从而使圣人的思想光辉普照万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于丹的成功,就在于让圣人还俗!因为,她不是在单纯地传播知识,而是在用心灵点燃智慧的圣灯,照亮并温暖了真实的人生。她的学术观点虽然毫无新意,并且疵点多多,但是与某些人自以为骄傲的厚厚的“转述类”论著相比,它似乎更具有思想的活力,更具有生命的温情,更具有普世的智慧。
★作者简介:张宪哲,陕西省宝鸡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