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09-09-01周廷彪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语文教学

【摘 要】口语是借助声音传递,诉诸听觉的语言,是人们交往最基本的方式。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是在中学阶段,它也是中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中学生要通过语文学习和训练掌握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语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对中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我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能力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能力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读写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口语能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能力,无需训练与培养。殊不知,要达到得体、准确、简洁、流畅的口语表达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多的是要靠后天培养。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最关键的时期就是中学阶段。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定义

什么是口语交际?我们可以这样下一个定义: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为完成某种特定的交际使命,针对特定对象,借助于标准的口语(有声语言)和非口语(态势语言)进行的听说沟通、双向反馈的一种实践活动。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务,那就是读、写、听、说四项训练。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强调听说训练也是相当重要的,这里的“听说”用现代观点来讲就是口语交际。

1.“听”的能力的构成

照从低到高的水平,我们可以把“听”的能力分解成这样四个要素。第一,有意注意能力。要听得清楚,听得准确。第二,辨音识义能力。听话人用自己的听觉去接收说话人发出的信息代码,能听音辨调,能准确地辨析具体语言作品中的具体内容。第三,理解语意的能力。要听懂说话人话语的意义。第四,辨析品评的能力。品评能力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要对对方的话作出分析、综合、评判。

2.“说”的能力的构成

在我们生活、学习和未来的事业中,“说”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说”的能力素质又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第一,声音信息的传递能力。要说普通话,以现代白话文的典范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第二,话语的组织与表达能力。说话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用词恰当准确,内容连贯,层次清楚,并能恰当运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且要做到清楚、明白、简洁。第三,运用态势语言增强话语的表现力的能力。“说”是表情达意的手段。在“说”的过程中辅之以表情、姿态、手势等态势语言,做到表情自然、仪态大方、手势得当,可以增强话语的感染力,增进交际双方的沟通理解。

三、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现方式

1.“听”的能力的培养

“听”的能力的训练,方法很多。原则上,首先,应认真按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新编语文教材《听说训练》中有关“听的训练项目”进行指导和练习。课本上所安排的训练从横向看互相关涉,从纵向看循序渐进,自成体系,不可忽视。如初中一年级的训练侧重在听清楚别人谈话的意思并发现问题。训练时要指导学生:(1)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2)注意听讲课开始时的说明,了解课题和讲述顺序;(3)注意老师的提示词语;(4)发现讲述中存在的问题;(5)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6)作一些听课笔记。另外,训练“听”的能力,还要紧密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进行,与“说”的训练融为一体。“听”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光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很好地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来进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用他们感兴趣和能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多种多样“听”的训练。

2.“说”的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激发“说”的兴趣。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第一关。我们知道,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学生,大多腼腆怕羞,性格内向,在大庭广众面前是不轻易“说”的。究其原因,一是从小少于训练,二是没有给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如果这两条是一座堤坝,那么教师就应该激起他们感情的潮水将这座堤坝冲垮,鼓励他们自尊自信。

其次要丰富“说”的内容。胸中有所积蓄,而后才能有所抒发,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根本谈不上口头表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多观察、多动脑,使自己的头脑逐渐充实起来。为使充实的生活实践不致成过眼烟云,最好的办法是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同时,在引导学生重视实践的同时,还要努力学习间接经验。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手段就是读写,读书时要养成做读书摘抄的好习惯。

再次要教给“说”的方法。话虽人人都能说,但真正说好却很不容易,这里除了内容是否充实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说的方法问题。诸如怎样发音才能准确而清晰,怎样掌握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怎样使说话内容条理分明,怎样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怎样根据不同目的、场合、对象来调整说话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等态势语言增强话语的表现力等方法问题。语文教师都要结合课文阅读、写作和《听说训练》的安排有计划地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

3.听说能力的综合性培养与整合

培养途径:想说—要说—会说。

(1)想说。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地想说。教师首先要消除他们的怯场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多创造口语交际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训练。当他们初试成功,胆子也就大了,态度自然,思维就会更清晰。创设的口语交际训练要贴近生活,充满趣味性,学生在每一次训练中不会感到太难,而且充满乐趣,自然会有参与训练的激情。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成功的奠基石,兴趣是激发“能源”的火焰,一旦被点燃就强烈地爆发为学生的求知欲。

(2)要说。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要始终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来设计符合大家的口味的情景。只要学生有话可说,再加上有趣,他们就要说了。创设情境有很多方法,如语言的渲染,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等等。

(3)会说。

学生想说了又要说了,可他们不知道如何来说。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手中的教本,把口语交际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放下作为权威和“知识的化身”的架子,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先了解课文内容,再让学生来复述。然后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开展思维活动,以取得运用知识、发展智力的效果。使学生有话可说,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说,还会创造性地说。

当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实现,还要强调基本功的训练,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说话要说普通话,力求发言准确,吐字清晰,运用恰当的语调,注意句子停顿,控制说话速度,使口头表达的语调、语脉、语流、语速等自然合度,大方得体。因此,我们还要在语音、内容、结构、表情上把关,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周廷彪,四川省会理一中教师。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语文教学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