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人拾柴火焰高”

2009-09-01赵明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

【摘 要】良好的班集体激励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受教育者心情愉快,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本文探讨了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学校教育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学生成长的摇蓝,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中心与灵魂。要把班级管好、教好、培养好,要组织好、引导好、协调好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集体,班主任必须作出相当的努力。

班级是一个整体,与每一位成员都息息相关,“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何培养班级凝聚力呢?结合近几年当班主任的经历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班主任不仅要像韩愈在《师说》里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坐得正,行得直的作风,能使得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真正做好“父母、导师、朋友”的角色。

二、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增强班级凝聚力

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勤奋学习,关心集体,遵守纪律,艰苦朴素,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积极锻炼的好作风,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

1.营造集体舆论,培养优良班风

班集体凝聚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班集体的力量。凝聚力大的集体,集体力量是1+1〉2,只有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才能成为优秀班集体。而班级舆论和班风都是增强凝聚力的凝聚剂。在班级的影响构成中,集体舆论占有突出的地位。班集体舆论对学生影响往往要比班主任个人的力量大得多。因此,班主任要想获得工作主动权,就必须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正确的舆论总是由点到面,由少数学生逐步扩大到全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好思想、好品德,及时给予表扬,并及时联系当前社会上所宣传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推动正确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同时,又要注意观察,尽早发现学生中出现的某些错误的看法或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地给予批评教育,抑制不良言行的萌发和蔓延。正确的舆论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经过大量的积累,逐渐发展为质的变化。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而习惯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有“习”才有“惯”,好习惯也只有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好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受益终生。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是整个班级的风气,它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言论、行为和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或表现。从广义上讲,班风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一般良好的风尚,如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的学习动机,刻苦求知的学习态度,尊师爱生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的生活作风,民主公正,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团结求实的集体主义精神。二是有别于他班的独特风尚。班风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受到班集体内部力量的影响,又要受到班集体外部如学校内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要营造出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善于培养、利用这两方面的力量。优良的班风是在班主任长期培养下逐步形成的,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对培养班集体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

2.营造竞争氛围,养成良好学风

学生要以学为主,抓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在班集体中,要养成一种比的风气,这需要有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适时地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榜样一经树立便成了大家学习、竞争和赶超的对象。如去年我接手初三(10)班后,发现班上有一个刚转学来的学生——刘帅,学习十分刻苦认真,成绩非常优秀,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吃苦耐劳,而且从不与别人争高下,对班主任分配的工作任劳任怨。于是,我将她任命为班长,要求全班同学向她学习,并给大家许下诺言:只要班长同意的事,大家就可以做。这样,无形中给了班长足够的“权力”,让班长成为一个具有极大吸引力的磁石,全班同学能紧密团结在班委成员周围,形成一个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

在榜样的带动下,大家竞争意识觉醒,学习兴趣剧增,学习效率提高。很明显,如果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力,个人便没有危机感,更没有创造的火花闪耀。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就必须鼓励竞争,用竞争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发掘学生巨大的潜能。一个品学兼优的班长,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会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三、要使班级有凝聚力,重要的一点,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与需要,调整设置新的目标。

目标是行为的向导,集体目标使集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去年我接的初三(10)班不太好管,纪律差,行为习惯差、学习差。在接手这样的班集体后,我首先是与学生真诚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然后同学生一起正视现状,制定班级目标:改变现状,建设文明班集体。具体要求是:改正不良习惯,遵守礼仪规范,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为了鼓舞士气,确定班训:敢与强的比,敢与勇的争,敢与高的攀,敢与快的赛。在九月份的管理质量月中尽管最终没有得到流动红旗,但比之前班级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学生成绩上升幅度也很大,市模拟考试和几次月考,每次三(10)的三项指标在同类班级中均名列前茅,而且进入年级前300名的人总是最多的,2008年中考中,该班成绩在同类班级中也遥遥领先。因此树立恰当的班级奋斗目标有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四、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

1.优化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在我几年的工作中,我体会到关心、爱护学生是职业道德,也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一位教师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只有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正确处理好班干部和学生的关系

为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应处理好班干部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干部真正成为师生关系的桥梁,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教育学生干部增强为同学服务的意识,要教育他们在工作中秉公办事,不能拉帮结派,要指导他们在开展活动时,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作用,给大家提供均等的机会,使每位同学都有成功的喜悦;要引导他们主动、热情地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帮助同学,使大家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3.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为了增强班集体凝聚力,还应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同学关系是班集体凝聚力的决定因素,班内同学团结得越紧密,凝聚力就越强。

总之,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很多,上面我只是粗浅地谈了几点。我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人奋勇争先,班级凝聚力肯定会得到加强,班级建设肯定会再上新台阶。

★作者简介:赵明云,湖北省武汉市卓刀泉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