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中学生就业后跳槽现象的思考
2009-09-01于逊
于 逊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各类企业遍地开花。与之相应,企业用工需求剧增,技术工人可选择的就业岗位也随之增多,职业中学毕业生也变得炙手可热,许多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在未完成两年学业时就能在实习工厂(办学合作企业)顶岗操作,这使得部分学生的就业期望也随之增大。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个人发展空间以实现个人价值,是技术精良、业务精湛的专业人员的正常心理需求,因而部分人正常跳槽,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也是追求个人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本属正常现象。但在“跳槽”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相当部分学生实习期间或就业后不能在一个单位长期工作,部分学生甚至频繁跳槽,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个人的收入与发展。也妨碍了学校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同时还损害了原就读学校的声誉。笔者现就如何帮助职业中学学生向工人转型。完成角色转换,适应现代企业需求,以求就业稳定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不适当跳槽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1糊涂跳槽,基于认识的短视
盲从心理和利益驱动导致学生会在短时间内频频跳槽,且美其名曰“炒老板鱿鱼”。刚进入企业的学生,眼高手低,心高气傲,缺乏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辨析是非的能力普遍不强,常因碍于情面或诱于蝇头小利而糊涂做事。部分企业(特别是作坊式的企业)因招工困难,生产人员不足,遂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指使老员工或他人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游说涉世未深的职中毕业生加盟本企业——每引进一名工人,可得奖金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使得部分学生受各种关系的非正常影响而糊涂跳槽;更有甚者,在同批同学中有一人产生跳槽念头和行动后,会怂恿其他同学随之而集体跳槽。
2被动跳槽,基于岗位的失应
学生因种种因素。不能适应原有单位的工作而被迫跳槽。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缺乏必需的技能和本领,或者专业不对口,用非所学,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二是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参加工作,基层繁杂(重)的劳动,机械的重复操作,严格的企业管理,少数工种带给人长时间的高度紧张等,极易产生生理、心理的疲劳,而本身体力、精力的储备不足,迫使她(他)去寻找新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三是个人利益得不到保障,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工作条件和环境恶劣,受到不公正待遇,没有合法的劳资关系等都是频频跳槽的原因;四是缺乏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刚就业学生与老员工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若不能采取恰当的方法,及时消除彼此间的不适应,很可能会僵化关系,引发矛盾,这与学生在就业前预想的工作环境有极大的差距,由此会出现心理偏差,生活、工作环境的“不顺心”,极大程度地压抑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无奈之举是去寻找理想中的工作环境。
3赌气跳槽,基于情绪的左右
这在刚就业的学生中尤为普遍。这些家中的皇帝(公主)只要有一丝的不愉快或极其微小的愿望不能实现,都可能使他(她)们不计后果地作出跳槽决定。而跳槽的主要原因,一是新员工不能适应现行企业“绝对服从”式的管理,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来都是家人迁就他(她);在学校里,老师的教育也只能是以理、以情说服教育,不能采用打骂、讽刺等粗暴的教育方法,(他)她们又怎能接受车间主任、班组长等管理人员的严词训斥呢?更何况企业的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使得“绝对服从”变了味儿。二是新员工时常有“受排挤”的感觉,导致工作情绪化,老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相对较长,他们有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有让人“看得见”的技术水平,对产品质量的把握也比较恰当,因此,班组长对老员工的信任体现在分配任务时让老工人“沾光”也情有可原,而在有工作矛盾时,受“偏袒”的也必然是老员工,这使得新员工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二、不适当跳槽的应对策略
总结我们多年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经验,笔者认为,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内容、方式及对就业(实习)学生的跟踪管理与服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和关键阶段。而职中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的特点更要求学校注重在校期间对学生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选择必须兼顾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把职业理想建立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把祖国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追求结合起来。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创新品质和法纪观念,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岗位、热爱企业的高尚情操。
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明显不强,而职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又使她们不愿意接受空洞的理论说教。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搜集大量让学生“看得见”的案例,进行细致的剖析,甚至是悄悄地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直到她们明白“发生了这样的事我该怎么办”。
2加强学生技能和体能的储备,促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融通,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加强学生技能和体能的储备是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的根本所在,其最佳途径是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以服装专业为例,我们可这样规划: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进行正常的学习和训练,主要是让学生从了解“服装”开始。直到能熟练地操作常用缝纫设备完成日常服装的制作,同时,适当做一些加工任务(按企业方式运作),强化其质量和速度意识;第二学年起,每学期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教学工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工厂化生产见习、实习活动,让他们感觉、体验企业生产中不同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先将学生单独编组,由厂方派专人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进行工厂化流水作业,并逐步选拔学生到不同班组进行顶岗生产。这期间,学校派专人协助管理,主要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剖析疏导,保证学生在提高生产适应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其各种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理顺“个人与集体”“速度与质量”“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关系。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深刻的总结和有针对性的“回炉”培训:第二学年后,学校以双向选择的方法推荐学生到各个企业开始就业性实习,学校派老师进行跟踪指导、服务。这样,在强化技能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符合企业不同岗位生产的心理、生理及技能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软环境”的适应。专业科会同就业办派专人对各单位进行考察评估,精选实习、就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要将这些单位的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同时,要让学校文化(特别是专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使之双向融通,为学生将来的转型早作铺垫。
3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对就业学生的跟踪管理与服务工作,培养学生的控制能力
态度决定一切,而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情感、态度完全取决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和心理指向。因此,健康的心态对一个社会人而言尤为重要,职业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耐挫训练。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成熟度较低,情绪极易波动,初到陌生的环境更是如此。因此,做细学生刚进企业时的转型、安抚工作尤为重要;另外,也要做实学生实习、就业后的服务工作,特别是协助学生与单位、同事“沟通”“维权”等,以使他们能有稳定的心态工作。
除此之外,就业办老师也要端正思想,不仅仅把安排学生就业当作任务。真正做到单位择优、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严把就业关。
综上所述。解决学生就业后流动性大的最实际的做法是:在正常教学的同时,利用大量翔实的案例,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工厂化教学实践活动。在强化技能的同时,将耐挫教育和训练贯穿于全部教学的始终,让每个学生有机会逐步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生理、心理和技能的要求;让学生与就业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学校在学生就业后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由学生向工人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