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中信息输出量标准浅谈

2009-09-01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界定程度体育

倪 强

一、两种现象

现象1:信息输出量(教师)>信息接收量(学生)。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教师思想上的急功近利、贪多求快、急躁情绪有关。课堂上只看到教师从队伍的调动到讲解、示范、指导、讲评等等,可谓忙得不亦乐乎,却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信息输出量大大超过学生对信息的接收量,实则这种多余的信息学生是无法接收的,更多的是一种无效信息;其次,这种过多的信息使本来可以准确、完整接收的有效信息受到干扰、影响,造成损耗,使学生产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之感,大大降低信息接收的质量,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现象2:信息输出量(教师)<信息接收量(学生)。表现为教师不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输出足够的有效信息,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差,传授知识技能的难度不够,分量不足,多数学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一堂课几个球,学生教师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根本谈不上有效信息的输出。

二、一个标准

课堂教学是一个40分钟或45分钟的定量,体育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教学相比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那就是体育教学是通过学生身体练习,身心共同参与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其练习密度和运动量都有科学合理的要求,同时受到教师的严格控制。课堂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接收信息量的多少。信息的输出与接收是一对相互制约的概念,在一定限度内,教师信息的输出量与学生的接收量成正比例关系,有效输出量多,接收量多;输出量少,则接收量少。同时教师有效信息的输出。还受到本身业务能力和学生接收能力的影响。学生接收能力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增加信息输出;反之,如果学生接收能力差,则教师要适当降低“信息输出频率”,过量的信息反而会把学生弄得昏沉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

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在备课和授课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去界定和及时调整自己的信息输出标准量。尽可能做到教师的信息输出量等于学生的接收量。它是衡量一节课教师输出的信息量是否合理的一个标准,也是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之一。

三、几个因素

1“接收量”的界定

接收量的界定取决于对学生接收信息的情况尽可能合理的估测、判断;取决于教材的特点和难易程度:取决于学生性别、年龄和运动基础。信息的接收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量度概念,经常表现为:①未知性。体育教学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律、次序而进行的活动。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原有知识技能水平和接收能力,要确定课堂教学目的和任务,融于教材的知识技能之中,并作出合理的估测。如果偏离学生的实际,就可能使信息输出量大于或小于信息接收量。②双重性。一方面学生的活动能力、智力和知识水平在某一阶段或某些班级中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共性,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另一方面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对体育的兴趣、能力、项目及心理、生理的承受能力等。如果教师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吃透学生”,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信息输出量,就不能为上好每节课营造最佳的课堂教学氛围。

2“接收程度”的界定

对一堂课的检查评定,不仅要看备课、看过程,更要看结果。看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要通过自始至终地观察学生的客观反应(如积极性、表情、疲劳程度、组织纪律状况等),判断学生对信息的接收程度,还要根据不同课次(新授课或复习课)和不同水平随时调整,不应要求一个统一的尺度,也不必达到十分完善的程度。

3“微调”的应用

一堂好课,往往与教师的教学经验分不开。是否能对课堂输出信息及时“微调”,是检测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备课时对输出信息量的界定是否合理,还需要临场的检验。教师必须随时捕捉学生练习的情绪和效果(包括神态反应等)来判断学生对信息的接收情况,以利于教师对教学要求、步骤、节奏、手段、运动量、密度、强度等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课堂应变能力。“随生所欲”的本领,是体育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猜你喜欢

界定程度体育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外语学习中的自我界定
议论文概念界定的几个问题
高血压界定范围
我们的“体育梦”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幸福的程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