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施“脂粉”扮靓脸
2009-09-01黄小新
黄小新
为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这种话题作文往往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确实,为考生提供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写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多彩”。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不少内容和表达上令阅卷老师击节赞赏的佳构妙作,在拟题上却缺乏新意,不少考生将材料中提供的话题简单地移用做文章的标题,未免美中不足,读后多少给人留下些缺憾。那么,话题作文如何为自己的“文章”巧施“脂粉”,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清新面孔呢?
一、巧用修辞摄人心
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使自己的文题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收到摄人心魄的效果。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有人用比喻拟出了“小心这把双刃剑”,准确形象,新颖独到;有人用对偶拟出了“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观音解难”,巧借神话,鲜明突出。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有人引用“万紫千红总是春”、“条条大路通罗马”为题,恰如其分,独出机杼;有人反问“阳光很活泼?”为题,立意高远,令人警醒。以“诚信”为话题,有人拟出“‘诚信漂流记”,运用拟人将“诚信”人格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总之,修辞手法的妙用能使文章焕发出一道亮丽的风采,引人入胜,令人深思,使人折服。
二、他山之石可攻玉
借用数学、医学、英语等其他学科语言来拟题,往往能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如全国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有些同学用英文写成的题目“Neverland”、“Touch”、“Sunny,还是Sunny”就显得特别醒目,给人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有人针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运用医学语言拟出“山姆大叔的就诊报告”,发人深省,可谓当头棒喝;有人以“加速度”为题,从物理学的概念出发,引出人们成才与失败的哲理,颇有新意;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有人拟出了“7-1=0”、“1>6”、“7-1=?”,分别以等式或不等式突出了“诚信”的重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复为浅近,使七个“背囊”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收到了纯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所以这些题目打破了学科界限,富有创新精神,可谓独树一帜。
三、借鸡下蛋自生辉
引用、化用、修改、仿造诗文名句、名言警句、流行歌曲、精彩的广告词、民间谚语或改装、套用文学名著、影视剧本的篇名作等为文章的题目,借鸡下蛋,省时省力,自然生辉。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有人引用陈子昂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为题,来写对记忆移植的困惑,令人心动思凝,掩卷沉思。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有人所拟的文题为“创新永恒”,巧妙地将美国著名大片《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略加修改,精彩传神,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借“他山之石”来包装润色自己的文章,可谓恰到好处;有人套用了澳柯玛的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题,优雅别致,引起共鸣。以“诚信”为话题,有人化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格言,拟出“诚信所至,金石为开”的题目,有力地突出“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应讲诚信”这一主旨。这些拟题使文章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使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四、改变句式铸特色
有时为了突出某个词或某个成分,故意改变句子的结构或运用独词句、反问句、短句等特殊的句子来拟题。如2000年全国高考中一位考生以“美哉,生活着”为题,突出谓语部分,强调生活丰富多彩的“美”;2001年一位考生以“苏醒吧,灵魂”为题,强调“苏醒”,痛陈道德沦丧,呼唤“诚信”归来,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有人用“今夜,我走过”为题,强调“今夜”给我的特殊意义,埋下伏笔,吸引读者;有人用“官!官!官!”三个独词句拟题,简洁有力地概括了几千年来人们对“官”的复杂态度。所有这些拟题方法,有利于凸现主题,有利于读者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
五、矛盾乖谬设悬念
运用正话反说、矛盾错位、反弹琵琶等违背生活常识、事理逻辑与传统习惯的手段来拟题。如鲁迅先生纪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使人难以忘怀。有个学生写了一篇《老师给我写情书》的文章,写一位因丑陋而自卑的女学生在班主任老师情书的鼓励下,树立信心,刻苦攻读,考上大学的故事;有位学生以“带着镣铐跳舞”为题,写自己的高中生活,别开生面;有人以“勇敢的弄斧者”为题,赞颂班门弄斧的人,写出了新意。这些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拟题,设置了悬念,激发了阅卷者的阅读兴趣。
当然,拟题求新,可用的“脂粉”远不止这几大“品牌”。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要想在高考作文拟题时得心应手,熟练地涂“脂”抹“粉”,必须多读书,多看报,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自己所拟文题的面孔清新脱俗,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责编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