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素研究综述
2009-08-31冯青青
冯青青
摘要:调素是最小的声调单位。本文从背景、前提、内容和不足四个方面对调素研究进行总结,理清调素研究的来龙去脉,并建议今后用实验的手段研究调素。
关键词:调素自主音段音系学声调承载段语音合成调素实验
1、调素研究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1T)的JohnGoldsmith提出了自主音段音系学(autosegmentalphonolo—gy),基本观点是:语音的各类音段(segment)有各自的独立性。声调不是音段的特征。而是属于另一个独立的音层。声调不仅是一个可以分离的部分,而且在整个从底层的音位表现到表层的浯音表达的过程中,声调始终处于独立平面的地位。也就是说,声调对于音段来说,自成一个平面,跟音段序列构成的平面一样具有“自主”性。这样,声调就被看成是与音段平行发展且地位相当的一个独立的系统。同时,声调并非不可分离,那么声调的微观构造研究就十分必要。这都大大推动了声调的研究。
陆致极先生(1985)最早把自主音段音系学的理论介绍到国内(他用的名称是“自主音段音位学”)。他用歌谱比喻音段平面和超音段平面的关系,又介绍如何运用自主音段音系学的理论解释线性音系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陆致极先生(1986)在探索声调理论的时候,又把自主音段音系学当作一种重要的声调理论介绍。由于他的介绍,国内学者的视野开阔了,也打破了传统声调研究上的描写方法,把声调从附属的地位提升到独立的地位,并推动了声调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国内,吴宗济先生(1986)介绍了自主音段音系学。徐云扬先生(1988)运用自主音段音系学理论研究了“上海话声调变读”。侍建国先生(1993)分声调层面和CV层面介绍了自主音段音系学理论,并介绍了MoiraYip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北京话里由单音节重叠引起的变调。侍建国先生(1997)叉以汉语声调现象为例,对自主音段理论及其发展作出评价,介绍了浮游声调、曲线声调等概念,并解释了北京话的“声调平化”现象、广州话的变调以及苏州话、常州话的连读变调。王洪君先生(1999)出版了专著《汉语非线性音系学——汉语的音系格局与单字音》,该书第10部分介绍了声调单位与音质音段的一些联接规则、自主的声调音列、声调的最小单位与结构单位,作者把这些称之为“自主音段声调学”。
自主音段音系学理论在把声调独立出来的同时,也把声调研究引向纵深方向,探讨声调的内部构成情况。林华先生(1998)提出了“调素”理论。之后,有的学者对调素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如刘俐李先生:有的学者把调素理论运用到语音合成的研究中,如郑新春先生(2000)。总之可以看出,声调的微观层面研究,特别是调素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自主音段音系学这一大的理论背景。
2、调素研究的前提
调素是声调的组成单位,调纱研究先要确定声调的承载单位。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语文》上有一批文章讨论声调地位问题。归纳起来可以有三种意见:(1)声调属于音节,应作为独立的音位,与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并列。(2)声调属于元音,不应独立成音位,仅是区分元音的成分。(3)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但不能独立成音位,也不是区分元音的成分,声调仅仅是识别音位变体的一种条件。胡伟民先生(1987)对50年代我国语音学界对普通话音位中的声调问题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上述三种不同的意见,最后他认为声调是附属于音节,是靠整个音节来承载。只是他把调位和音位区分开来,认为调位是音节层次的单位,音位是成分层次的单位,音位跟调位无直接关系,音位只有在组合成音节时才跟调位相结合。
有的学者把实验的方法引入到语音研究当中,试图通过实验证明声调的承载段到底是整个音节,还是只有音节中的一个部分。林茂灿先生(1965)首先利用音高显示器,研究了普通话声调的音高特性,指出:“弯头段”与“降尾段”的发生跟声调以及字音性质无关,它们不起区别声调的作用,而“调型段”音高变化在普通话四声中总是有特定的、互有区别的模式,“调型段”音高模式起着区别普通话四声的作用。林茂灿先生(1995)又利用感知实验方法研究了北京话声调分布区。他的结论就是:“北京话单说的声调信息主要由主要元音及其过渡携带。”这样就把浊辅音声母、介音、鼻音韵尾及元音韵尾排除出去,确定了北京话声调的承载单位是主要元音及其过渡段,这就为以后的调素研究奠定了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调素理论虽然是在自主音段音系学的理论背景下产生的,把声调当作一个独立的层次看待,但是声调不能单独发出,必须依靠它的承载段表现出来。所以,调素研究不能舍弃声调承载段的研究,而应该把这个研究看成是调素研究的前提。
3、调素研究的内容
调素研究应该紧紧围绕“调素”这个概念展开。瞿霭堂先生(1985)把声调研究的视野延伸到微观层面,提出了“调素”的概念。陆致极先生(1986)在介绍自主音段音系学的时候,谈到了一个声调在形式上的表述问题,也使用了“调素”的概念。林华先生(1998)系统地提出了“调素”论的观点,这是借用自主音段音系学的基本原理所建构的普通话变调理论模型。调素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原理:调素说、边缘调素脱落论和低调制约规则。
林先生指出:“调素”是最小声调单位,它必须有两个功能:一是表示音高,二是表示音长。声调是由调素组成的:一个声调可以由一个或几个调素组成。普通话中一个调素的相对音长为所在音节相对时长的三分之一,普通话的单字调就由三个调素构成,用H(高)、M(中)、L(低)三个符号表示三种调素。一个声调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调素为边缘调素。在同一音步中,一个边缘调素若不属于音步尾部,声调亦不在音步边缘,那么该调素在连读时即消失。这就是“边缘调素脱落论”。而普通话中的“低调制约规则”是指语流中不能连续出现两个以上低调素。林先生就用“边缘调素脱落论”和“低调制约规则”对普通话四声的连读变调情况做出了解释,不仅解释了上上变调和去去变调,还分析并解释了去声在其它三声前面也会发生变调以及阴平变调和三音节里居中的阳平变调的情况。这些都是传统的连读变调研究很少论及的地方。
许多学者接受了调素理论,并对其进行补充或修正。王洪君先生(1999:233)提出了“声调特征”的概念,指出:声调的最小单位是声调特征,声调特征指单音高值的平调。声调的最小结构单位是调型,调型指声调旋律是单音高值的组合体,平调组合成斜调。王先生提出的“声调特征”就相当于林华先生提出的“调素”。林华先生(1999)又利用调素理论,研究了轻声的本调及变调情况,提出了普通话轻声多调值综合分析模型。她指出:轻声的本调是一个短而低的声调,可以用调素L来表示;轻声变调是后调变化,由于重音在前,所以后调处于音韵
中较不稳定的位置上,容易变化。在普通话轻声多调值综合分析模型中,普通话轻声在深层结构中有本调值,而其表层调值实际是经过了三个有规则的阶段的产物,即:“调素”脱落阶段、轻声变调阶段和前调延伸阶段。这种分析不仅对普通话轻声各调值的来龙去脉有了交代。而且把普通话轻声和上声变调有机结合起来,指出轻声变调与上声变调的原因相同。都是为了异化而产生的。张旭先生(2000)利用调素理论,解释了“一、七、八、不”这几个古人声字的变调,以及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变调现象,并使用了方言中的材料。刘俐李先生(2004:134)在“调索”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等值调素说”,认为“组成声调的调素不等值,有核心调素和非核心调素之分,二者调长不等,组调作用不同。非核心调素失落,不危及声调的存在,核心调素如果失落,则声调不复存在。声调变作轻声首先是失落核心调素,而连读变调和语流中失落的多是非核心调素。”还指出“核心调素与非核心调索的时长比需要大量细致的数据测量”,不等值调素说需要实验来证实或证伪。
调素理论不仅丰富了声调理论研究的内容,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价值,比如语音合成方面。语音合成技术的学名叫“文语转换系统”,简称为TTS(text幻speech),是指将文本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其目的就是让计算机把文字说出来,追求的目标是计算机输出的“合成语音”可懂、清晰、自然,具有表现力。语音合成技术已基本解决合成语音的可懂度、清晰度问题。但在自然度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调素理论提出以后,郑新春、柴佩琪两位先生(2000)就把调素理论应用到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合成中,使句子合成的自然度大大提高。两位先生认为“边缘调素脱落论”提出了音步内各音节合成时边缘调素脱离的一般规律,可以较好地揭示两字调和三字词的轻重音分布原则和连读变调现象,但是不能反映语音合成时音步问的边缘调素变化情况,为此,他们提出了“音步间边缘调素脱落论”。他们还发现一个句子里含有大量的词组,在句子拼接时词组的味道特别浓,由词组拼接的句子的自然度还比不上全由单字拼接的句子的自然度。于是,他们就运用“音步间边缘调素脱落论”,对句子中两字词组、三字词组的前后调素进行适当的调素脱落,试验发现,合成结果的词组味明显减少,句子自然度有很大提高。通过郑新春、柴佩琪两位先生的研究,可以看出。调素理论不仅是对声调本体研究的微观探索,而且在言语工程方面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为解决汉语语音合成的自然度问题提供一种理论支持。
4、调素研究的不足
(1)林茂灿先生用感知实验研究了北京话的声调承载段,选取的语音样本只有四组,相对较少;他得到的结论是声调信息由主要元音及其过渡携带,并没有明确过渡的范围:过渡是一个固定的值,还是不同的元音有不同的过渡?而且我们发现,对声调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只把声调标注在主要元音及其过渡段上,得出的调值和人们的感知有很大的差别。作为调素研究的前提,我们有必要研究普通话中的声调承载段,选取多个语音样本,用数据表示出不同元音的声调承载范围。
(2)调索理论作为声调微观层面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理论阐释上显得单薄,有些地方表述上还不是很清楚。“低调制约规则”适用的范围有限,不能解释汉语方言中的一些声调现象。
(3)调素理论缺乏实验论证。例如一个声调是否由三个调素构成、三个调素是否等长、连读变调中调索的脱落情况、轻声音节中调素的变化情况等问题,都还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
(4)把调素理论运用于语音合成时,忽视了一些问题,如音步和音步之间结合紧密度不相同,音步的确定受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的影响。在基于调素理论的语音合成中这些问题都应该解决好,才能保证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
综上所述,汉语声调的微观研究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调素理论无论在声调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只是该理论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扩大它的解释力,应该把更多的汉语方言的材料作为其研究的基础,不断地去修正该理论,并且需要利用实验手段验证这个理论,进而把它应用到方言的调查、普通话的推广和言语工程等重要方面。这些应该是今后调素研究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萌伟民,调位三论,语文导报,1987,(12)
[2]林华,“调素”论及普通话连读变调冲国语文,1998,(1)
[3]林华,普通话轻声调值的综合分析,载第四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
[4]林茂灿,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音高特性,声学学报,1965,(1)
[5]林茂灿,北京话声调分布的知觉研究,声学学报,1995,(6)
[6]刘俐李,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当代语言学,2004,(1)
[7]刘俐李,汉语声调论_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陆致极,关于“非线性”音位学(上)(下),国外语言学,1985,(3—4)
[9]陆致极,关于声调理论的探索,汉语学习,1986,(4)
[10]瞿霭堂,汉藏语言调值研究的价值和方法,民族语文,1985,(6)
[11]侍建国,《生成音系学和非线性音系学》评介,国外语言学,1993,(2)
[12]侍建国,汉语声调与当代音系理论,国外语言学,1997,(1)
[13]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吴宗济,自主音段音系学,国外语言学,1986,(1)
[15]徐云扬,自主音段音韵学理论与上海声调变读,中国语文,1988,(5)
[16]张旭,汉语语流变调的理论释说问题刍议,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1)
[17]郑新春,柴佩琪,“调素”论与普通话合成自然度的提高,中文信息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