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兴趣必须因材施教
2009-08-27周英
周 英
近日,笔者看到某市一所幼儿园对儿童参加“兴趣班”的调查结果:某班共有幼儿46名,100%的孩子上兴趣班,其中学英语的25人,学美术的22人,学乐器的2人,学围棋的12人,学舞蹈的18人,学游泳的8人,而同时报6种兴趣班的有2人,报5种的有12人,4种的有20人。笔者还了解到,现在的兴趣班五花八门,涉及面十分广泛,如珠心算、跳舞、绘画、弹钢琴、跆拳道、英语,等等。
谈起为什么要给孩子报那么多兴趣班,笔者了解到家长们的一些想法。
有的认为,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人家的孩子都在“充电”“武装”,如果自己的孩子什么也不学,这不是从“起跑线上”就输了吗?有的说,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小时候学东西印象深,多学点有好处。有的说,孩子有特长将来上重点学校能加分,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学校啊。有的说,不知道孩子有啥兴趣,多报几个兴趣班,看将来哪个有兴趣就学哪个。有的说,孩子从小多培养一些特长,将来如果成为一个兴趣和爱好广泛的人,就可以多打开一扇适应社会的窗。况且,现在的家庭条件也允许孩子参加兴趣班。
透过上面的情况不难看出,家长们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在对孩子报兴趣班方面都“不甘落后”。而且,家长们大都会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给孩子报兴趣班。
通过这些家长们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理由,不难看出家长们在培养儿童兴趣方面存在四大误区:
第一,互相攀比,盲目跟风。有人认为,别人家孩子都学什么什么了,我们为什么不学?好像孩子不学什么就低人一等似的。没有明确的培养目的,浪费了钱财事小,耽误了孩子培养的最佳时间,后悔也来不及。
第二,越俎代庖,自作主张。报什么兴趣班大都是家长决定的,没有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报兴趣班一定要相适相宜,要适应孩子的天性,要看孩子的潜质。对一些动作不协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磨蹭的孩子,建议不要报兴趣班,而要让他们多做一些游戏,比如,蹦床、跳绳、滑旱冰、搭积木、走迷宫等,通过这些游戏促进孩子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当一些兴趣班不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兴趣时,家长要有平常的心态,让孩子好好学好学校的课程,提高自信心才是当务之急。
第三,目标不专,随意性大。要慎重选择兴趣班,兴趣班不要报很多,对一些有价值的兴趣班,也不要轻易调换或半路中止。如果一开始是为了提高成绩,选择了一个兴趣班,比如英语,不要在孩子刚尝到甜头、成绩已经提高的时候就终止了。其实,学英语也是一项兴趣培养,而且可以终身受益。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参加英语兴趣班成绩起色不大,就选择终止培养。要学出点门道是需要时间的,我教的孩子,学完一期就出成绩的也有,但多数需要两期才能有很明显的进步。被英语折磨过的人都知道,比如听力是不可能立竿见影的,同样,弹琴、跳舞等都需要刻苦练习一段时间才能见成绩。
第四,抓小放大,功利性太强。健康的兴趣对孩子将来的工作和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才是家长们要着重注意的,至于加分、露脸那是次要的。不管学什么,最高境界是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如果背负着过多的愿望,学习就不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如果不快乐,还谈什么兴趣呢?
培养孩子兴趣是需要点时间的,出点成绩更需要付出努力。建议家长们在培养孩子兴趣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好奇心,这往往是兴趣的先导,家长要善于把孩子的好奇心培养成兴趣。孩子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好奇心,就会注意接近、探索这些事物,且会追根问底,一旦他所关注的事物使其不断地得到愉悦和满足,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将最初的好奇心转变为持久的兴趣。因此,当发现孩子对某事物产生好奇心时,就要及时地加以引导。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要显得不耐烦,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应耐心面对,要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展示问题之中所隐藏的“秘密”,或为其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使孩子置身于疑问之中,让孩子被一些不解之谜所吸引,启发其积极探索,以发现事物自身的秘密。也可以在解释孩子提问时,给孩子展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引导孩子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唤起孩子的求知欲望,从而自然进入兴趣阶段。
第二,要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往往暗藏在活动甚至玩耍之中,家长要从中发现孩子智慧的火花和兴趣的萌芽,并加以引导,将其特有的兴趣巩固下来,发展起来。
第三,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是可以被激发、培养的,如学习兴趣、读书兴趣、绘画兴趣等。比如,巧用游戏法激发孩子探究事物原理的兴趣。一些有目的、有意识的游戏活动,既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能满足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家长要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指导、参与孩子的游戏,使孩子在玩的同时,掌握许多必备的知识,激发其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再如鼓励表扬法能进一步提高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不少事实证明,鼓励表扬是促使孩子认真学习、强化孩子良好行为的最有效的手段。孩子的言语和行为如果受到成人的赞扬,便会成为一种动力,使孩子产生愉悦、满足的情绪,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对活动的兴趣。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处罚,处罚孩子会带来不少的消极情绪,也会使孩子和父母对立,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同时也压抑了孩子对事物的兴趣。
第四,要将兴趣转化成志趣。因为光有兴趣还只是心理需要,它是低层次的,是不能持久的。只有将兴趣发展成志趣,即成为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才能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责 编 辛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