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刍议
2009-08-24曹灵宇
曹灵宇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其基本特征为:课堂上教师能自由驾驭课堂,收放自如;要动能动 ,要静能静,要思能思,要看能看,要停能停,学生没有睡觉等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课后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收获,都有学习的快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是终身教育,学生不掌握学习方法,今后难以成功立足社会。因此,教师传授的不应该只是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然后根据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情境要恰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新知识的理想阶梯,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每节课都冥思苦想,创设生活情境,与课堂知识相关的都找出来,似乎脱离了情境设置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了。曾记得一位教师在讲授《指数函数》一节课时,分别创设了如下情境:“田忌赛马的故事”、“希腊神话中善跑英雄的故事”,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学生也听得十分认真专注,可是等老师进入正题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而此时学生一时还不能从故事的情节中缓过劲来。事实上,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情境也不是越多越长就越好。不必要的情境创设未免显得牵强,且有画蛇添足之嫌。本节课中教师若使用教材中的“细胞分裂”和“放射性物质”两个例子,既简单易懂,又非常说明问题。数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立足于数学内部矛盾,采用开门见山、类比、猜想等方法,不仅干净利落,而且事半功倍。过分追求情境设置难免会掩盖数学的本质特点,削弱数学本身特有的魅力。
2.教学方法要优化。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着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对于探究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合理的解释,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要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呈螺旋、递进结构,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点相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够从已知到未知,让未知的学习建立在已知的基础上,前面所学习的知识能为后面学习提供固着点,这样就使新的教学既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又能逐渐有所提高。
3.讨论探究要合理。新课程改革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即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这里的自主学习是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可是,现在许多教师所犯的一个共性毛病就是,不管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认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就是分组讨论。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刚上课不久,便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由于没有明确的分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异常热烈,课堂俨然成了一个市场,乱哄哄一片,教师虽在不断地走动,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参与进去。二十分钟后,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面积公式。课堂气氛看起来异常活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似乎很好。但这样的一节课,重点应放在公式的应用上,公式的得出教师用直观的演示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完全没有必要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而对重点内容却一带而过,草草收场,这样做未免有些喧宾夺主,过于形式化。虽然新课标中强调要重视直接经验,但是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内容和知识是无法亲自体验的。我们不应该因为强调了直接经验就不顾实际,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实际上很多间接经验是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慢慢地去感悟,一味追求形式上的东西,有时适得其反。
4.媒体使用要恰到好处。新课程强调现代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变虚幻成真实,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有了直观上的感受,易于接受和理解。因此,很多教师的公开课中普遍存在“课件代替板书”、“电脑代替人脑”,片面追求形式化的课堂教学,甚至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辅助课件”。教师不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而是依序播放课件,希望学生按照课件的预设进行学习活动,回答问题,最终引导学生得出预想的结果。曾有一位教师在讲授《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时,制作了若干幻灯片,课堂上像放电影一样按顺序一张张地放出来,将大屏幕变成了黑板。学生“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地盯着大屏幕,丝毫不敢放松,更别说有思考的时间了。殊不知,有些东西,教师边说边写形成板书比直接出示文字课件的效果要好得多,至少学生有思考和记忆的时间。师生交往中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师自身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电脑是无能为力的。要明确: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许多知识是要融会贯通、综合应用的,这是电脑无法解决的。
5.教学评价要得法。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数学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与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活动的信息,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能力,为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