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09-08-24孙树侠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历史方法老师

孙树侠

新课标实行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寻恰当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引起了历史老师的思索,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进心不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他们不管学习成绩好坏,只想混个毕业证书。致使课堂纪律涣散,经常惹事生非。

2.部分学生有很强的学习愿望,但学习的热情、自我表现的欲望被自我压抑和禁锢。他们属于“缄默”一族,金口难开,回答问题与我无缘,畅所欲言我靠一边。对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采取漠然的态度,没有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人,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3.学习方法不恰当。有些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历史课的学习就是考前背背,稳拿好成绩。结果呢,由于临时抱佛脚,脑子里装的东西很多,却像是一堆乱麻,理不出头绪。答题时卷子写得满满的,结果却是张冠李戴。

二、解决方法

1.加强思想教育,挖掘内在动力。

(1)追本求源,矫正心态。初中生年龄小,思想不稳定,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有的学生就认为读书无用。教师面对这些情况,不要急躁,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去指责、批评,而应该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做好心理辅导,让他们倾吐心声,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最终使他们在思想上走出误区。让学生有责任感,有信心,有恒心,从小树立鸿鹄之志,长大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2)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矫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经过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问题,学会思索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首先,教师要利用教材这一有利的武器,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其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途径,开展表现中华民族美德的经典格言、诗词朗读活动。再次,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烈士墓,向仁人志士学习,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想,激发学习的热情。

2.认清自我,变被动为主动。

(1)摸透心理,对症下药。这部分学生心理比较脆弱,承受能力较差,自信心不强。所以他们用逃避去掩饰弱点,用默默无闻把自己禁锢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可是他们的内心也有着想表现自己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愿望一经点燃,就像星星之火,也能成为燎原之势。

(2)摸透了学生心理,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胆怯、不自信的学生,教师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认清自己的优势,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只要他们跨出第一步,品尝到一个小小成功的快乐,他们参与的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教师也要把握好教材,控制难度,注意提问的艺术性和针对性,对没有积极性、主动性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降低问题的难度,延长完成的时间,让学生作充分的准备。教师要宽容对待学生回答的错误,注意纠错的方法和技巧,避免一棒子打死,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生表达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启发,多给学生一些自我纠正的机会。良好的师生关系条件下,学生体验到人际交往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减少孤独、无助与消极情绪,增加快乐与勇敢的积极心态。

3.运用“三步走”的学习方法。

(1)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时,首先可通读课文两遍。第一遍要粗读,对那些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注好音,明白它的含义。第二遍可精读,要逐字、逐句、逐段地慢慢地品读,思考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其次,根据课文内容,可以列一个小提纲,列出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名称、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课文内容前后贯通,便于完整地回忆课本内容。第三,疑难问题做好记号。上课老师讲授时,就会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把问题当堂解决。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思索、练习的开始。课前预习,就像战前“火力侦察”,可以发现在知识方面的薄弱环节,培养积极思维的习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2)课上要听、写结合,手、脑并用。听讲要认真。课上是接受知识的主要阵地。同学们上课头脑要静,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及外界干扰,做到聚精会神地听讲。老师讲课时,什么是重点、难点,在哪里容易理解错误等,相应的也会特别强调,让学生少走弯路。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很独特的学习思路和答题方法,这些对学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千万别掉以轻心,也许这些提示就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手要勤。手勤,就是上课要学会做好笔记。老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要记好、记全、记准。再就是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一经得到解决时,把它记下来,不然的话,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了。课上经老师讲解仍不懂的问题,更要记下来,下课去请教老师,直到把这个问题弄懂。学与思相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会使一个人既博学多才,又聪明睿智。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为现实服务的,就要在探究历史问题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思考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课余学习充实自己。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要想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可以借鉴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多读。通过博览群书,视野会更开阔,分析力、理解力都会提高,除了读书,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多方吸纳知识。如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收集到有关的历史资料;利用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获取历史知识,汲取里面的营养。

“课前,课上,课余”三结合学习法,会使学生条理清楚,思路明晰,成绩突出,甚至可以以史为鉴,指导人生,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历史方法老师
新历史
用对方法才能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六·一放假么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