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智慧性
2009-08-24庄军红
庄军红
【摘 要】教育与智慧是密不可分的。教育需要智慧的滋养,而智慧也需要教育的开发与挖掘。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将其定义为智慧的教育和教育智慧。本文从“智慧何以需要教育”和“教育何以需要智慧”两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二者之间相辅相生的关系。
【关键词】智慧 教育
教育和智慧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将教育和智慧相提并论,并生成了“教育智慧”与“智慧教育”的新概念。这表明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和智慧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需要智慧的滋养,而智慧也需要教育的开发与挖掘。
一、教育:智慧生成和生长的沃土
智慧,它饱含着神奇和诡秘、复杂和多元、或然和灵活,就像人类的“斯芬克斯之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智慧是难以分析和量化的,它综合而深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被认识和解释。智慧,我们通常将之理解为聪明。其实,智慧的涵义并非如此简单。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的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 简而言之,智慧主要是指“人们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技巧等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本领,同时它更是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中个人生存、发展状态的积极审视、关照和洞见,以及对于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智、果断、勇敢地判断与选择的综合素养和生存方式。”
1.智慧的生成和发展依靠教育。教育是人类追求智慧的手段。智慧,固然含有先天遗传的因子;但其更多意义上是指个体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系统,它具有实践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人类对智慧的追求,既有个体的追求也有群体的追求。教育,作为一种群体追求智慧的手段,其目的是保存群体已求得的智慧并使人类追求智慧的行为更好地延续下去。这样,先哲不会有后继无人的遗憾,后人也不必重复前人的尝试。教育的功能是多样的:从心理学角度看,教育可以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从社会学角度看,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从文化学角度看,教育可以使文化代代相传;而更重要的是教育实现了人类对智慧的连续不断的追求,使人成为一个智慧的群体。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智慧的形成并非先天的遗传而是后天的生成。在智慧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智慧得以生成和发展的途径或者说条件。如果没有教育,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成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
2.智慧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历史地看,智慧和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人类早期的教育孕育着一种引导人的智慧成长、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原生性特质。这一点在柏拉图、孔子以及其他许多教育家的思想中都能找到可靠的证据。只是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主义的盛行,人类教育发展的立足点和重心逐渐地由自身的德、智转向了外部的物质世界,并且愈来愈演化成为了单向、片面的“为了知识的教育”,由此导致教育智慧性格的衰微。在今天这个愈来愈知识化、信息化和追求创新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重塑教育的智慧性格,重建教育的智慧价值。
智慧需要教育的开发与挖掘,教育在人的智慧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教育对于智慧的作用并不像教育对于知识的作用那样直接。因为,智慧不同于知识。知识可以直接传授甚至灌输;而智慧只能在个体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作用而得到不断地开启、生成、丰富和发展。而且教育的这种作用也不是自然而然无条件地发生的,智慧的生成和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好的教育有利于智慧的发展,而不好的教育有可能限制或压抑智慧的发展。当然,这里又涉及另一个问题,即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笔者认为,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二、智慧:教育的自有品质
教育需要智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论题。但教育何以需要智慧?当今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如何使我们的教育具有这些智慧?却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1.教育对智慧品质的追求,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总会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地对教育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要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各项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如纳米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克隆技术等专业的科技术语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语言。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越来越忽视人文精神的修养,忽视人心、人性、人道等人的基本素养的养成。我们发现:在科学技术日益繁荣的今天,我们的精神家园却日益地荒芜了。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的发展要由人来把握。现代科技与人文关怀就像人的两条腿,必须均衡发展。如果只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心灵的教化,势必会造成一个畸形的社会。所以,必须实施现代科技的人文关照,使他们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符合人类的需要,以更好地为人类的发展服务。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教育,依靠人文的教育,依靠智慧的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压抑或忽视了人文智慧的养成,而因为这种压抑或忽视,人文智慧的养成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社会发展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没有人文关照的教育,没有智慧滋养的教育,不但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合理不明智的教育,甚至是错误的危险的教育。
2.教育对智慧品质的追求,是教育之根本使命的要求。鲁洁教授在《培养有智慧的人·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序》中谈到:“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成人,也即是使人成人。”人何以“成人”?鲁洁教授分析了人的两种存在状态,即“是其所是”和“非其所是”。人是一种“是其所是”和“非其所是”相统一的存在。首先,人无可避免地存在于他所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社会条件之中,不能脱离他的对象物而存在。为此,他的生存状态要由各种对象关系所规定,他总是以一种“是其所是”的实然状态存在着;但与此同时,人与其他自然物的根本区别还在于:人能按照自己的需要,通过各种对象性活动,去超越各种被给定了的对象性关系,去实现所应是的目的。由此,他又是以一种“非其所是”的应然状态存在着。人性的规定就是在“是其所是”和“非其所是”这两者的否定性的统一之中。
教育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人需要通过教育以实现和满足自己“成人”的需要。在教育这种生活中,人既要学习和把握存在的诸种“实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要在教育的引导下,不断发现和实现人之存在的各种新的可能,各种应然的目的。人们在其中经历“是其所是”和“非其所是”的矛盾与冲突,而逐步获得自我发展和提升的经验与体验,懂得并拥有人之为人的根本。教育使人成人。
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往往过于偏颇。教育认识论、教育知识论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教育存在论的意义。由此,教育的过程成为单纯知识传授的过程,向学生传授甚至灌输知识在某段时间内成为了教育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任务。这种教育所培养的只是“为知识而知识”的知识容器,从根本上说,这种教育并没有完成教育“使人成人”的使命。当然,人们对实然状况的把握需要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却还要从实然中超越和腾飞,在既定的实然中生成新的生存意义与价值,这是知识论教育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为此,我们呼唤智慧,呼唤教育的智慧,用一种教育的智慧来引导教育,发展教育,以使教育更好地完成其“成人”的使命。正如刁培萼、吴也显教授在其《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一书中所言:教育的过程就在于使人日益成其为人,它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受教育者成为追求知识的智者和思想者。教育的崇高目的在于促成人性的觉醒,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沌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智慧得到觉醒,从而逐步走向追求有价值的人生的理想境界。
3.教育对智慧品质的追求,是教育之为教育的要求。教育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之所以称之为教育的根本属性,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将之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本质属性的经典论断。由此,我们认为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既离不开教育智慧的滋养,也不能舍弃对智慧品质的追求。
首先,我们要澄清的是教育要培养的人是什么,它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思考和思维是人真正称之为人的特征,我们通常将不会思维不会思考的人称之为行尸走肉,其原因就在这里。那么思维思考说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它依靠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智慧。没有智慧,我们无从思考。人是一种智慧的存在,教育要培养的人是智慧的人。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真正的教育是挖掘人的智慧潜能,培养和养成人的智慧品质;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也不单纯是知识容器代名词的“知识人”,真正的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智慧人”。简而言之,教育是从一种智慧的潜能出发,在智慧教育的过程中,养成人的智慧品质,竭力使人达到一种智慧的境界或状态的智慧性的活动。因此,正如田慧生教授所言,教育在人的智慧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好的教育有利于智慧的发展,不良的教育条件则有可能限制或压抑人的智慧品质的发展。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其次,我们说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是与本能活动相比较而言的,本能活动是人生而有之、不需要借助于思维与智慧而顺利进行的低级活动;而社会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它需要借助于人脑的思维和人的智慧才能顺利开展。由此,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这同时也定义了教育是一种智慧活动。因此,我们说教育既是一种智慧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培养智慧的活动,教育是一种大智慧。这是教育对智慧品质追求的内在根据。
当然,智慧和教育这种相辅相生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我们教育的应然追求。在实然的现实世界里,还存在着许多教育与智慧的隔离状态。而这正是教育工作者所应尽力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思·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美)麦金太尔,奥黑尔.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4]刁培萼,吴也显.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黄娟娟.教师的教育机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冯契.《智慧说三篇》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石中英.教育智慧的根源[J].基础教育参考,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