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物理总复习中主次关系的处理

2009-08-21任淑琴

学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通法课本辅导

任淑琴

面临高考的压力,对高三教师来说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既要进行新课的教学,又要纵观全局进行总复习。如何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在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处理好以下几个主次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主次关系——以学生为主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现代科学知识发展迅速,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很多,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越俎代庖,要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复习阶段,要组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在复习力学知识时,在学生掌握了力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力的效应、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瞬时作用效应——牛顿第二定律;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动量定理;力对空间的积累效益——动能定理;若合力为恒力,合力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匀变速直线运动,合力与速度不共线——匀变速曲线运动等。总之要先对力学知识建立一个整体网络,在各个单元的复习中才容易找到它与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自己寻找规律。在总复习中,可以常引导学生对一般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从而提高他们善于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对知识的掌握能够提纲挈领。例如,在复习机械能时,要深刻理解做功和能量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做功过程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过程,不同的力做功对应着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

二、讲与练的关系——以练为主

物理复习课中的讲与练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知识讲得确切,学生才能练得正确,练又能使知识得到巩固,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果在总复习中总是担心学生听不懂,所以课堂上一味讲解,势必造成满堂灌,讲练主次颠倒。其实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练的机会,练的内容要“全”,练的时间要“足”,练的方法要“活”。

三、优辅差辅的关系——差辅为主

学生学习成绩与认识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为课堂教学要面向大多数学生,不可能恰如其分地满足每个学生的要求,特别是到了最后阶段“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矛盾最为突出,如果课堂教学内容愈来愈深,复习愈来愈难,这就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复习效果受到抑制,复习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就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加剧整体分化,导致“多投入,低收益”的现象发生。因为尖子学生毕竟是少数的,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潜能生”的成绩,重视辅导工作,注意差辅的方法,如可以:

巡回辅导——在课堂内进行学习讨论时,教师及时给予巡回辅导,发现不对的地方及时加以改正;

课后辅导——对那些“潜能生”单靠课堂辅导仍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知识缺陷,在课后进行适当辅导;

配对辅导——在班上训练学生骨干,挑选几名骨干作为小教师,每名骨干帮助一两名“潜能生”。

四、教材与课外资料的关系——以教材为主

毕业总复习不能是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临阵磨枪,如果总复习抛开课本,借助大量的复习资料,试图通过多次反复的题海战术来提高复习效率,其结果只能事倍功半。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经过筛选的题目之精华,用好课本例题、习题是废止题海战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总复习中高度重视课本,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让课本上的“旧题”来个“新做”,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通法与特技的关系——以通法为主

在总复习中,如果刻意追求解题技巧,热衷于一题多解,忽视了通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其结果会转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标,也会偏离教学大纲的要求。

通法也即常规解法,它不仅适用于解某一题而且也适用于解一类题,它的思维本质是定向思维,而培养学生定向思维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目标之一。在复习阶段,要以“通法”为变,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解决某一问题的一般方法,对那些有规律性、全面性和运用面广的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学生理解其实质,真正掌握;面对那些局限性大、应用面窄的巧招则宜淡化。

应该看到,随着高考对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在不断地增强。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利用知识的迁移,设计型、创新型题目不断出现,但是试题考察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在高考备考中,应抓住基本知识,在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上下工夫,真正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猜你喜欢

通法课本辅导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