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学习

2009-08-21秦小宝

学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自学师生主体

秦小宝

自主学习,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成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敢于放手,多给时间让他们去安排;多给是非让他们去明辨;多给问题让他们去解决;多给机会让他们去把握;多给疑难让他们去探讨……让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内在动机,掌握自我学习的本领。而语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也要让学生体验多彩的人生,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成了广大任课教师教学实践的重点。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而自主学习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给学生学习机会、学习内容以及获得知识的各种资源。我们中的一些老师是从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观念在头脑中根深蒂固,总认为自己多讲一点,习题多做一些,学生才有收获,考试才有把握。这种思想的框框必须打破,这种观念也必须转变。我们要变成学生的服务者、引导者甚至合作者,要让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选择和探索,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互动学习过程。

二、营造氛围是基础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要通过交往互动,在师生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受到激励鼓舞,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中师生以平等的地位进行讨论研究,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还可以问教师。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爱说、敢说,甚至提出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当学生进入自由的充满情感的学习状态时,就会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和经验,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三、激发兴趣是关键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自然就会事半功倍。如讲《隆中对》一课时,我首先问:“同学们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并且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起来,然后我又接着问:“你们知道刘备是在什么情况下三顾茅庐的?二人相见后谈论了些什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去寻找答案,引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其实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和表演课本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创造机会是根本

课堂上,努力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学。课上自学时把个人自学、同桌商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项交流,建立以个人自学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交往型”、“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创造自学的机会,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五、课外拓展是需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不难发现,作为语文老师在考试中所能把握的有形的知识越来越少,而无形的知识只能靠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而课外阅读是最好的途径。在日常教学中就可以把学生直接带到图书馆上课,让学生自己到相关的图书中寻找答案。另外,还可以在学生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或资料。例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想知道朱自清这个人物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其他作品,就可以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

总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就在于我们语文老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确立学生主体发展意识,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营建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自学师生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麻辣师生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