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09-08-21李立锁张丽霞

学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英语课英语教学大学

李立锁 李 哲 张丽霞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口号已经提出有一段时间了,全国各大高校也在进行着各自教改的探索。本文就是基于本校教学现状基础之上的一次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的分析。文中对本校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效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增多,在这种多元文化氛围下,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外语则成了中国和世界各国交流的纽带。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是当前国际上各行各业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费时较多、收效甚低,教师所付出的努力与教学成果不成正比。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论证报告》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听说能力还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薄弱环节,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大多数学校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此以笔者学校为例,对本校的英语教学现状作一个概括的评论。

一、教学现状

几年前的英语课都是在普通的教室进行的,所有的辅助教学设备只是一台录音机。知识点在黑板上写了很多,既费时又费力,也不便于保存。现在的英语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可以在课下查阅很多资料,设计既吸引人,内容又丰富的课件,利用幻灯片在课上作充分的展示,既节省了时间,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产生了在普通教室所达不到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缺少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就很难记住学生的名字;有些同学在课上爱做些小动作,教师看不到就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还有一些课件虽然内容很好,画面很漂亮,但视觉上的冲击有时会影响到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结果听说也就变成了老师在说,学生在听。

关于网络教学,如今很多大学都在提倡或尝试网络教学,有的教材提供学生进行与课本同步的网上学习的条件。那么在实际运用中又是什么效果呢?即使教师按照教材的要求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很多人也不能顺利完成,他们依然有新的对策去应付教师认为很成功、很新颖的学习任务,结果达不到期望中的效果。一面是教师尽心尽力地提高教学,一面是学生抱怨课堂效果不好,许多问题也就由此产生。其实,教材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做出调整,而不是把教材作成一种依靠。

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的想法,笔者在很多班级都做了调查,大多数同学认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实每个人都想把英语学好,只是由于内在或外在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大学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还在上英语课的学生很少看英语,已经没有英语课的学生天天看英语。看来学生对英语课早就有意见,不上课就觉得自由了。关于某些学习方法即使老师和专家的观点一致,学生也会不惜重金去听专家的讲座。有的学生希望时时在一种活跃的氛围中听课,但是班上的活动却很少有人参加;有的学生幻想着有一天说一口地道的英语,但面对老师给的机会从不知道把握。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都说很想表现自己,也很想锻炼,但就是很难开口。有的同学在课下练得好好的,一到课上就又没了勇气。害怕老师,害怕出错。由于老师的威严和身份的不同,学生有很多话都不敢和老师讲。学生也苦,老师也苦!

三、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教师队伍当中,很多人都已经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过尝试,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目的就是尽职尽责地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并且在现有的条件下,对教辅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在此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在课堂上进行的一些提高学生主动性的活动。

1. 让学生讲课:每教一批新的学生,都会在某一学期安排学生讲一次课。学生讲课文部分,通常由四位同学完成。如果有同学主动参与,则这四位同学从其中产生;如果没有人主动参与,则由老师挑选出来。老师在课下与这几位同学交待上课的注意事项,并提出要求:一定要比老师的课堂精彩。这是唯一的要求。这样,为了准备好这一堂课,他们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从中也会收获很多。两节课完全由学生掌握,最后留出十分钟的时间供同学们交流及老师点评。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他们都会在这一次尝试中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对老师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以后的课堂他们就会积极地配合老师的讲课,并且影响到其他的同学。

2. 自由谈论:这是一项贯穿整个学期的活动。每节课上课之前都有至少两位同学做这一活动,内容、形式不限。时间上稍微控制一下,只要能把课前安排的内容讲完就行。要求:所讲的内容必须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并且能让同学们听懂。比如有的同学给大家读一首非常深奥的诗,同学们都不明白,那么这位同学就要再做一次,或者换内容,或者换形式。有了这样的例子,再也没有人敢随便应付了。这样一来,往往同学们的参与性很强,比听老师讲课还轻松,又长知识。现在又有了多媒体的帮助,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同时,老师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并把一些值得学习的东西讲给其他班的学生。因为每个学期只有一次机会,所以很多同学早早就做好了准备,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有了成功的经验,在班上发言的主动性也就增强了。

3. 主动回答问题: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有的班级积极性很不好调动,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规定每学期有二十分作为平时成绩,要求每位同学每学期主动回答问题至少两次,否则平时成绩为零。这样做看起来似乎老师有点“狠”。不过这一招很灵,哪位同学敢冒着平时分为零的危险参加期末考试呢?往往到了学期末,那些惰性很强的同学便抓住最后的机会拼命表现,一下子变得很踊跃。结果整个学期只要老师提问就有学生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就变得活跃起来。

4. 街头英语:英语专业出身的人都对大街上的一些英语非常敏感,但学生就不一样了。当课上讲到某一个单词的时候,就算满大街都是这个单词,他们都说不曾见到。于是可以将每班分组(一般按宿舍分),再把所在城市分成几个板块,每一组负责自己的范围。有的去公园,有的去医院,还有学校、商场、超市、公司、小区等等。把这一范围内的英语都抄下来,并查阅词典,把这些知识弄懂,在课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得。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书上的很多知识就在生活当中,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其他的一些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写英文歌曲、英文辩论、口语测试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大百科全书、活字典,是所有知识的来源,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只要我们心里始终想着学生,不管身处在何种环境下,都会有不菲的教学成果。我们必须认清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使大学英语教学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大力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论证报告》

[3]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猜你喜欢

英语课英语教学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英语课前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研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快乐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