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教案设计
2009-08-21董丽
董 丽
教材: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现象,能形象地、直观地描述物体平移、旋转的运动轨迹,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平移若干小格。
2.方法与过程:在活动中感悟图形是可以变化的,平移和旋转是变化的最基本的形式。
3.情感与态度:积极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数学活动和学习内容感兴趣,活动中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部分的重要学习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分两段安排了平移、旋转的学习,第一段安排在二年级下册,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学习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进行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平移。第二段安排在五年级下册, 重点是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本册教材的“平移和旋转”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熟悉物体的运动,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第二层次:通过观察、操作和分析,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感受确定平移的两个要件是方向和距离,尝试着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
学习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几何直觉,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合情推理等活动本身的价值,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体验“空间与图形”学习的乐趣,不断激发潜在的创造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三、学生分析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平移或旋转,而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平移或旋转的现象,对比较明显的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能较清楚分辨,但是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平面图形的平移或旋转。学生对物体平移的两个要件——方向和距离中的距离有一定误区,对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平面图形平移若干小格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
四、教学过程
1.观察比较,初步感知。
(1)(演示玩具小风车)小朋友们,见过这种小风车吗?风一吹,它就会转动。
(2)还有很多游戏我想小朋友肯定也喜欢。(课件:主体图)图上都有哪些游戏?你能用手模仿一下它们都是怎样运动的吗?
(3)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
(4)像缆车、小火车、滑梯等等这些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我们称它为平移。像风车、转椅、摩天轮等等这样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的,我们称它为旋转。
(5)出示课题:平移和旋转。
(6)出示图片,判断生活中的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
(7)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例子。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玩具小风车引入新课,让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中将物体按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并用手势模仿物体运动的轨迹,使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通过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使学生感受平移、旋转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平移、旋转特点的认识。
2.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1)(出示方格图)请你平移三角形A, 使它与三角形B重合。
a.说一说,什么是重合?
b.试一试,在方格纸上将三角形A平移到三角形B处。
c.小组交流,汇报。你是怎样让三角形A与三角形B重合的?
(2)如果把三角形A平移到原来的位置应该怎样做?
(3)如果把三角形A向上平移5格,应该到什么位置?
(4)不借助三角形纸片请你将三角形A向左移动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小结。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它身上的每一个点也就平移了几格。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平移三角形A,加深对平移运动特点的认识,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平移两个要件是方向和距离,突破在方格纸上将平面图形平移若干小格这一难点,初步学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平面图形平移若干小格。在这一环节中,还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位置,交流个人思维方法,探讨平移前后图形的两个对应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P41图。看图填空。说说怎样想的?
(2)通过平移将箱子从入口推到出口。
(3)猜电话号码。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填空,进一步让学生感知平移的运动特点,正确掌握在方格纸上将平面图形平移若干小格的方法。通过推箱子、猜电话号码游戏,使学生加深对平移两个要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平移的数学价值。
4.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