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三个课堂 创新语言教学

2009-08-21柳静杰

学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化规范

柳静杰

语文学科是一个工具性、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语文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就为我们明确了语文语言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何在语文课堂内外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手段,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育,本文进行了初步探讨,力争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和中学语言教学有机结合的道路。

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语文教学是语言规范化的教学,语文教学中学到的语言是规范化的语言。要提高全社会的语言规范化的水平,关键在于搞好中小学的语言教学。要搞好语言文字规范教学,首先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语文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的教育,进行语言文明教育。教育学生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语言的发展。既要牢固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尊重最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的语言想象力、创造力,从社会大舞台中学习鲜活健康的语言,汲取有用的营养,又要努力培养提高识别语言的能力,树立维护祖国语言文字健康发展的意识。当前在不少学生当中,存在着轻视心理和畏惧情绪。如汉字这么多,怎么学也读不全、写不准的心理;大家都错,自己无所谓的心理;读音写字是小事,不是衣食住行等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的心理。在日常口语交际、作文中鼓励学生用规范的语言交流学习,做规范语言文字的表率,识别、抵制不健康的社会用语,努力消除不健康的社会用语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不规范所带来的危害,尤其是走向社会后,语言文字不规范会给自身、他人乃至社会带来不便和危害。现实生活中的这类事例不胜枚举,它轻则贻笑大方,重则造成经济损失。如报载乌鲁木齐一家挂面厂曾出资印制10吨挂面包装袋,由于图纸设计者和审批者的“一点之差”,竟将“乌鲁木齐”印成“鸟鲁木齐”,致使包装袋全部报废,16万元巨资付之东流。通过讲述这些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警示。对此要正确引导,面对出现的问题,不是堵塞,而是疏导。教育学生注意随时积累,养成有疑问向人请教或查字典,好学不倦、不耻下问的好习惯,使校园内错音、错字无处藏身,成为一片净土。

二、以第一课堂为中心,强化语言规范意识

语文第一课堂是指导学生学习规范健康语言的主要渠道,要努力发挥这个语文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以课程和教材为载体,在教学活动中推动语言规范工作的落实和深入。学生所学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文学史上有定评的文质兼美之作,又经过编者的精心修改加工,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最好范本,课上要认真组织学生赏析,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汉语字音、字形正误辨析,词语、成语使用正误辨析,病句修改辨析等基础知识的练习强化语言规范意识。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加大语音字形的内容训练力度。对错音、错字、错词、错句,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找出错误原因,总结规律。作文教学中,剔除字词语言垃圾。利用早自习等课余时间,给一些农村的学生吃小灶。收听收看电台、影视作品,向播音员、演员学习标准的读音,这要从高一开始,严格把好开头关。努力培养学生的听(准确识别说话人发音的正误)、说(提高语言准确表达能力、锻炼出众的口才)、读(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如利用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的紧密联系,沟通渗透,准确把握文言文的语法现象)、写(写作语言规范健康的文章)能力。

语言文字的内容是会考、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值占很大比重,要结合会考、高考复习强化,做到毕业升学与真正培养将来适应社会的语言素质得到有机的统一。

三、以第二课堂为依托,丰富语言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是一个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光靠有限的课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语言文字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好丰富多彩的语文校内第二课堂活动,其中包括搞好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渗透。

第二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实了语言教学的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广播站,做好宣传引导。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调查校园用语(如黑板报、展牌、告示栏文字用语、校园广播站广播语音)的规范情况,从每一个人做起,消除语言污染,搞好语言文明建设,作净化语言环境的“小医生”、“小卫士”。要时时处处与不健康、不规范的语言文字现象做斗争,在校园内不留语言文字的死角,让错别字成为人人喊打、无处藏身的过街老鼠。强化语言文字规范的岗位责任制,教育每个学生在语言文字规范化上各守其土,各尽其责,积极响应“开口就说普通话,提笔就写规范字”的号召,努力创设一个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为荣,以不讲普通话、不写规范字为耻的氛围。办好这方面的刊物,定期刊发此方面的文章。组织丰富多彩、有趣、有效的竞赛活动,如语音知识、错别字知识竞赛,普通话比赛、讲演比赛,分别采取书面和抢答的形式,突出实效性、趣味性。

四、以第三课堂为平台,拓展语言教学空间

学校与家庭、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要努力探求从社会现实生活中获取语言教育资源的有效渠道,找到语言学习在校内外巧妙衔接的最佳契合点。这就是内涵更为丰富的语文第三课堂活动,它包括家庭成员的参与指导、家庭藏书的利用,社会中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的利用等。为此,我们调查学生受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上的正负面的影响,用问卷法调查学生业余时间的主要语文活动。调查学生接受社会新语词的情况和作文用词所受影响的情况;学生受网络的影响(包括上网时间、查看的内容)。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外出采风,进行社会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并将调查结果量化分析,以丰富的感性材料,尽到向家庭社会宣传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并监督其使用的责任。

总之,在中学语文语言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科学的方法,提倡严谨的学风,并在“规范就是服务”这一宗旨的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进而带动、促进全社会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规范化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来稿规范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