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息技术引入作文教学
2009-08-21郭晓红
郭晓红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寻求作文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阐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作文教学,对习作效果起到整体优化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作文 兴趣 观察
作文是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是情感交流的一个载体。当教师面对一本本摊开的作文,便似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这是由一个个跳动的字符组成的一曲“心语”奏鸣曲。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在引发兴趣、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上,多媒体教学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之应用于作文教学实践,对课堂的整体优化,效果极其显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只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虽然看不见这些根须,但必须悉心保护它们。因为失去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可见,优秀的作文也得由兴趣的滋养来浇灌。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去品其情趣,才会有写作的欲望,从而逐步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适宜的课堂气氛给人以和谐、积极的教学实感,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昂,对所学内容唤起兴趣。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无话可写,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对作文兴趣淡漠。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写作。例如在指导习作《课间10分钟》时,我先用各种游戏的图片、声音、录像等,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外部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随后,让学生做几个游戏,让摄像机将游戏的经过摄下来。再引导学生对照录像,通过声音的聆听、画面的欣赏、语言的讲述,渲染了游戏时有趣的气氛。实践证明,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有感染力、可视性强的信息技术激活思维,调动学生观察、思维和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到习作活动中,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
二、积累素材,降低难度
有许多学生在谈及作文的难处时,都认为作文的最大困难是“没有什么东西好写”。究其原因是因为作文素材的缺失。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所以作文课教学应为学生网罗各类素材,从中寻找并发现能与自己的感知形成共鸣的相关内容,通过回忆、链接、联想等多种心智活动,将之诉诸于笔端,形成文字,从而再现或表现生活。例如,写《记一场比赛》,以往传统的做法是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和观看比赛场面后写。可有时候往往会受天气、时间、地点、场所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学生记忆只停留在大声地“加油”声中,而忽视了参赛队员的动作、神态、场外观众的表情和场上气氛等,我通过 CAI录像,放映精彩的特写镜头,定格场面,跨越时空,启发和诱导学生“重返”比赛场面进行搜寻和提炼,这样学生就可以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了。再如习作《公园一角》,通过同类教材的学习,作了相应的写法指导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家乡人民公园的风光片,再利用“小导游”、“小主持”的形式由学生选择给自己感触最深的一角,向其他同学作介绍。这样,在形象的感知下,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又能使其他成员择其优、指其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实现课堂的民主大解放,为作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此,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将语言转化为文字便不难做到了。
三、引导观察,启发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得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只有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好作文。由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尽管他们在生活中随时接触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可往往“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所以,他们平时接触到许多的事物在脑海里不能留下深刻的表象,写作文时就无话可写或写不具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显示中的可有意定格、重播再现等功能,教学时可实现可控观察。如指导学生写小动物“猫”时,多媒体对猫的头、脸、身子、脚、尾巴分别放大显示。学生在进行细致观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懂得观察要按一定顺序。接着分别展示猫在吃食、玩耍、睡觉等不同时候的动作及生活习性的动画或声像材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全面了解猫。如此,学生写起来既生动形象,又有条有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记熟悉的一个人》,教师往往引导学生写他们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等。然而这些人物并不见得是学生乐于写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乐于表达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根据同学们对“小沈阳”的喜爱,我带领学生走进计算机室,通过屏幕广播、在线观看等方式近距离观察“小沈阳”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在必要处可以自己控制屏幕,定格或放大,需要时还可以重复播放……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自然是情真意切的。
四、促进评改,实现互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文章也需要一个精心打磨修改、加工润色的过程,因此得加倍重视作文的评价。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变革传统写作教学“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提倡学生间的交流与评改,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具体要求。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扩展了学生习作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更快的速度、让更多的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网络调阅学生有代表性的习作,并以屏幕广播的方式向大家展示,由师生共同评议作品的优劣,并对作文的修改提出个人不同的看法。另外,教师也可让学生直接在网上进行相互评改。被点评者在吸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可以立刻在电脑上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作文都会有所提高,从而使被点评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技术融入作文教学,必然会一扫以往作文课的枯燥沉庸,使课堂生机勃勃,使学生启有所发,学有所长,畅写欲言,且其乐融融,使作文教学在我思我写中变得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