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作文评改之我见

2009-08-21张春风

学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张春风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评改又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提高学生作文评改能力,教师应从示范引导修改到学生互相批改,再经过讨论和教师讲评,最后自我修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步懂得如何修改作文,从而使修改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写作习惯。

关键词:作文教学 示范引导 互相批改 自我修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作文教学在接收和输入信息、传递交流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学生作文评改又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知道,好作文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但在当今新课程背景下,有些语文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样教师不仅累,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耗费了大量精力,但收效甚微。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批改作文是为了给学生看的,如果学生只看一下总批和分数,就扔到一边,那你的批改也就是无效劳动。”因此,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文评改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教师先做示范性批改

教师在改前首先通读学生的作文,这既是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又是对批改重点的选择,只要找准学生的批改点,就能找出作文教学在这个学生身上突出的问题。因此,收到学生的习作后,教师可采用“批语+符号”的方法进行书面批阅,并用规范的批改符号一一标出文中的主要错误,并加上一定的眉批和总批,当然教师所用的修改符号要与学生讲清楚,便于以后学生更正。

教师示范性批改需要一段时间,不要急于求成。通过教师几次示范性批改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批改作文的方法,为下一步学生互批作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学生互相批改作文

学生对作文的批改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便可以具体指导学生批改作文了。由于一开始就批改自己的文章难度较大,可以先让他们采用互批的形式。可以一个人独立批改,也可以两个同学共同批改,允许学生自己找批改对象,让学生接触各种同学的文章,吸取多方面的优点。批改主要由学生自行完成,但教师适当的指导点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做也符合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

教师可按照“从易到难”的规律、“少批评多表扬”的原则,指导学生批改三遍:第一遍,修改文中错的字词或标点,改正病句。这是最基本的技能,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很容易的。第二遍,再次阅读全文,看哪些地方突出或冲淡了中心,哪些地方过渡自然或缺少过渡,哪些地方对人物进行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致描写,哪些段落或佳词妙句用得恰当,然后针对各种突出的优缺点,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做出眉批。第三遍,统览全文,针对文章的立意,整体结构结合前两遍批改情况写出篇末总批。当然这三步应根据不当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使学生批改作文达到预期效果,也要经过多次训练,最初可在教师帮扶下进行,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学生熟悉方法和步骤后,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作文批改知识,每次互改后,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负责。

因为学生具有好奇心强、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所以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在他们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当老师”的自豪感,改起作文来兴致格外高,责任心特别强,明显毛病一眼看破,及时修改,遇到难题同桌之间可互相讨论,这样使学生既学到了别人作文的长处,又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三、全班同学分组讨论

在互相批改之后,由学生讨论这次作文中出现的优点和缺点,并推荐写得特别好的几篇文章,或者就这次作文出现的难题进行讨论。讨论时,可4至6人一组,每组中“优”、“中”、“差”要合理搭配,这样有助于讨论氛围的形成,有助于问题的探究解决。每组要选出组长和固定发言人,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发言人汇报本小组讨论结果,也可补充其他组的发言。同时教师要做一些摘录,为下一步教师讲评准备好材料。

四、教师集体讲评

教师在学生互批作文和讨论基础上,根据自己掌握的一手材料,要精心设计一节作文讲评课。我认为这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首先选出三、五篇批改比较好的文章张贴在黑板报上,供大家学习,批改认真的学生要在班上表扬。教师要对范文事先反复修改,再到班上去念,最多念两篇,其余只点名表扬,课后让同学们传阅。在班上念范文要经常变换,决不能总是那几个人,针对个别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可念他们写得比较精彩的一段或一两句,甚至几个词,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调动全班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然后再出示一些写得比较差的片段或一句话,不点名,师生共同分析,找出毛病,并修改。

五、学生自我修改

经过多次互批训练,加上教师讲评,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这也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最希望看到的作文训练结果。

有了前面的铺垫,对于中上等学生来说,自我批改这一环节问题不大,他们能独立修改,充实自己的文章,使自己的文章更流畅、更生动。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可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差等生来说,千万不要着急,要因材施教,对他们要放低要求,一步一步来。正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那样,让他们从会说、会写一段话开始,逐步发现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能完成一篇作文就可以了。等他们有了一定写作基础,再提高对他们的要求,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觉得适当的降低对这样学生的写作要求,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作文评改由教师示范引导到学生互相批改,经过讨论和教师讲评,再到自我修改,使学生逐步懂得如何修改作文,从而使修改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写作习惯。学生通过每次作文评改的前后对比,实实在在领悟到认真修改作文的好处,当他们具备这样能力和方法后,就会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这对他们来说会受益终身,这也真正达到了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钱威、徐越化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