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拓展阅读 让语文课充满魅力

2009-08-21刘翠云

学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朱自清语文课魅力

刘翠云

中小学教育已步入新课程时代,但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仍存在着“死扣知识点,人文含量低”, 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等诸多弊端,学生怕上语文课,上语文课头疼,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怎能学好语文?教师又怎能开掘学生的潜能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环境,开展拓展性阅读,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使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已经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了。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拓展阅读,让语文课充满魅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丰富教学内容入手加强拓展性阅读,让语文课充满魅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机会,乘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或相关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阅读。如学了朱自清的《背影》,可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绿》等,把陶醉于朱自清感人的父子之情中的学生引到优美的自然景色之中;学习了李煜的《相见欢》,可介绍并教唱他的另一首同样表达亡国哀思的《虞美人》,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一个亡国之君的悲愁;学习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的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报打不平的英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可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水浒传》这部中国古典名著,让学生去关心鲁智深后来的命运,激起学生阅读探知的兴趣;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可请来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又认识一位有同样情愫的诗人;学《陋室铭》,可引进《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比赛……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地接触到了不少名家名作,完成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阅读,且觉得兴趣盎然。

还可以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就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如教学《隆中对》,可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段),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段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再如教学杏林子《生命生命》,可以布置学生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并与课文进行比较。以此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并从中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使语文课充满魅力。

二、从多媒体手段入手加强拓展性阅读,让语文课充满魅力

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做到博览群书,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精彩片断及图片进行阅读欣赏,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一起挖掘课文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实行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培养三统一,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使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以其短小精悍、意蕴深邃、意境优美而著称于世,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风,怎样透过这篇文言小文展现在读者眼前呢?必须广开渠道,使学生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解脱出来,这就必须使用多媒体,查找有关莲花的资料,配上音乐、朗读,制成赏心悦目的电视散文。那意境怎是一个“美”字所能形容的!

网络的发展也给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与学生在网络上一起阅读喜欢的作品,一边阅读一边交流感受。大家一起了解作品中人情百态,感受文章中的喜怒哀乐,滑稽的地方一起大笑,悲伤的地方一起叹气,从此我们的阅读课已经完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到神话一起读神话,从中国古代神话到希腊神话再到古罗马神话,应有尽有;学到童话一起看童话,从安徒生到格林,从普希金到高尔基,从《一千零一夜》到《木偶奇遇记》;了解了三国,还要去饱览《水浒》、《西游记》、《红楼梦》;领略了朱自清的《春》还要读读他的《匆匆》,看看他的《背影》以及他的小说……总之,网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地拓展了他们的阅读视野,培养了一种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因此,课堂上没有了冷漠的知识性分析;没有了教师既定的阅读教案的框框,有的是学生自主的、动情的文本感受;有的是学生主动和作者沟通的心灵对话。

三、从语文活动入手加强拓展性阅读,让语文课充满魅力

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适当的语文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把金钥匙,是点燃学生求知火种的钥匙。布鲁纳说:“活动是发现教学的依托。”而萨曼奇则将活动视为探究教学的基础。可见,语文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学习告一段落,可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可更好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还可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发展,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也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减少了课堂上的无效劳动,提高了课堂效率,语文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创建开放并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拓展训练,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推敲”语言的习惯,文笔变得越来越通畅优美,还会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审美情趣上有长足的进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猜你喜欢

朱自清语文课魅力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东方欲晓》的魅力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