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的整合研究

2009-08-21曾春莲

学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生物教学整合

曾春莲

摘要:整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整合的方式是作为演示工具;应用的表现主要是搞好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整合 生物教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整合的必然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教学模式既呆板又陈旧,教学理论已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弊端较多: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不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过于强调教学计划的统一性、教师的权威性,教师强灌硬塞,学生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基于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现代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所谓现代技术,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代教学技术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将接受信息的单一性变为多样性,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可通过电视、电脑等方式接受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充满挑战的社会。中华民族的素质要提高,关键是教育;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最关键的也是教育,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教育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其最大的使用价值。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整合的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的整合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活动中结合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的实施将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的整合就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生物教学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整合的目标归纳如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整合的具体方式

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运用各种电教媒体,包括投影、幻灯、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综合利用多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CAI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科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针对各种教学媒体特征,优化组合,提高课堂效率。

1.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有兴趣学习时,注意力一定会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很重要的。

例如:中学生物学课程中遗传学部分的内容是较为抽象的、不易被学生理解的领域,加之中学实验条件的限制,这部分内容几乎不能安排更多的实验机会,这样就导致理解一些抽象概念会更加困难,比如DNA分子结构、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等等。但利用计算机的教学软件,就可以模拟遗传实验,使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例如学生可以用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中的“果蝇”、“狗”等实验材料完成不同实验。学生在菜单中选择亲本的性状,然后进行交配实验,观察、纪录子代的特征,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讨论、阅读教材和生物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对显隐性性状、性染色体、伴性遗传等概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这样可改变学生对生物课的看法,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感知越具体,表象的形成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生物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许多知识的传授必须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与生物学知识有机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比较抽象,较难理解。Darwin的实验过程是: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向光弯曲,切去胚芽鞘,单侧光照射不弯曲。如果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而不照射下部,不会向光弯曲。荷兰的Went1928年作了更深入的实验,证明了促进生长的影响从鞘尖传道琼脂,再传到去顶胚芽鞘,这种影响源自化学物质(Went称之为生长素)。这些内容光凭教师讲解及学生想象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前将这部分内容制成栩栩如生的动画,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这样既可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使得教学效果显著

生教学中一些难以表现、条件不方便实现的生物学现象,可以通过多媒体鲜明的表现形式呈现于学习者面前,使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较难建立的时空关系得到比较理想的提炼。这样避免实验者本人与实验动物在身体和情感上的接触和可能造成的伤害,也解决了实验条件、实际操作、实验周期等方面的不理想和不方便,便于学生体验和经历整个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例如:在讲“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1)种子从外界吸收足够的水分后,原来干燥、坚硬的种皮逐渐变软的过程;(2)胚根突破柔软的种皮,露出种子,向下生长,形成主根的过程;(3)胚根伸出不久,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并逐渐长成一株能独立生长的幼苗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上述过程,将该过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教学中,有些知识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获取的,有些知识是需要教师讲授让学生获取的,还有些知识则是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去获取。究竟采取哪种方式让学生去接受学习内容,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实际,科学地选择教学媒体,从实际情况和效果出发,使媒体的选择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生物教学整合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