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中学物理教学

2009-08-21王红英

学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物理信息技术

王红英

摘要: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其本质是要改变中学物理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模拟演示实验过程,组织教学呈现。但在教学中应有选择地、恰当地使用,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促进物理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物理教学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人才类型深刻变革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培养新型人才,这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所面临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于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就是核心和关键,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到底如何促进教学呢?下面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研究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我们的教学曾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变成了听话的孩子、解题的机器,他们的学习全靠教师拖着走,实在拖不动的只好放弃,这样做,一方面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另一方面也得不到真正良好的教学效果。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物理教学,我们就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工具把相关的实验过程用多媒体技术把它真实地显现出来,能让学生感到简单、形象而生动,物理教学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真正的提高。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使用,它也是一门必修的技能,因为学生可从大千世界中搜集信息,加工处理转化为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转变为一种信息能力,把物理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相应地具备了信息技术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我们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物理过程用音、像及动画演示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能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讨论分析得到结论。

二、利用电脑的模拟技术,充分发挥物理的演示和虚拟作用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认真培养,而培养观察能力又从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中获取,因此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我们通过实验课不仅能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重要的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整个过程,在一般的物理演示课堂上,由于受到常规仪器和学校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尽人意,例如在讲解物理中力学知识时,力的合成与分解能用动态演示,学生就会真正明白产生力的原因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关系,该怎样去理解相关知识;再如,在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内容时,利用Flash软件将振动和波动图像用动画演示,充分地把振动质点和机械波传播的过程演示出来,让学生充分明白相关的物理过程。所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完成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条件下又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充分弥补了常规仪器的不足,提高了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和课堂效率。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突破常规仪器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比较复杂和难以演示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组织教学的呈现作用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融通讯技术和传播技术为一体,处理、编辑、存储和呈现多种媒体的集成技术。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物理教学内容的呈现。伴随着计算机网络、仿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充和变化,信息技术对于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集成性技术处理,从而形成集成文字、语音、图像、视频、动画等为一体的教学信息。作为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多样性的特点,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利用信息技术的媒体处理功能,多媒体信息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可视、有声、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从而创设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具有对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编辑能力,通过将微观的物理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进行微缩处理,将瞬变过程转为定格分析,如把分子运动进行放大、电流形成进行放大,宏观中天体运动进行缩小、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传播进行定格化处理,进而使物理教育具有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有趣等特征,有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建立认知结构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途径,培养学生建立理想化模型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二是教与学过程的呈现与再现。教师在上课时的内容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把整个过程储存起来,放到网络中,学生可在课后随时随地把所学知识从网络上让其重现,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同样可以在网络上借助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师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对所学习的内容、过程进行记录。在传统的课堂里,记笔记、看笔记是学生常用的一种方式。可是在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WPS2000或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笔记本、记事本等来记录学习内容和资料,这些记录是学习过程中灵感和思想的火花,也是学生、老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的重要资料。学生与老师共同收集和制作相关的资料进行网络资源的交流,从而获得共同的进步,把网络资源共享融合到物理教学过程中去,使局限在课堂中的封闭性走向开放性,能借此引导学生将物理学习延伸到社会、日常生活中来拓展,以此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三是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实验作用。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一方面为安全考虑怕发生意外和造成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使得学生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操作,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和条件限制,实验结果与物理结论不相吻合,甚至得到相反数据,造成学生的误解,充分体现了传统实验的弊病。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操作,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解决此类弊病,没有以上的这些隐患,如热学中的一些实验,可能会引发爆炸,产生安全隐患,原子核的聚变和裂变等都不能让学生去做,只能从理论上讲解,而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网上人机的交互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知识,相互交流和讨论,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掌握新的技术和学习方法。利用虚拟的实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开放型环境,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模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从而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只要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有选择地、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相信我们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物理信息技术
只因是物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