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中的读写和读写的联结
2009-08-21陈寿江
陈寿江
摘要:写作,尤其是实用写作,只能是具体语境中的写作。所以指向写作的阅读,一定是具体语境中的阅读,是联结读写的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通道。大学写作教学仍然没有走出低效甚至无效的困境。文章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为例,通过对文本语境的还原和分析,以探求由阅读指向写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写作;阅读;写作;语境;案例
写作贵在自悟。自悟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在具体语境中的阅读不断领悟写作的真谛。会读的人大多能写,能写的人一定会读。因为写作,主要是实用写作,只能是具体语境中的写作,所以指向写作的阅读,一定是具体语境中的阅读。不少大学过去和现在都开设了写作课,叶圣陶先生在1984年2月18日的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解释说,这带有“补课”性质,原因是大家都认为“大学生笔下功夫差,写出来的东西不能或者不够应用”。他认为语言教育总该在普通教育阶段完成,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应当达到充分应用的程度。如果学生在中学里把语文课学好了,大学就不应该以宝贵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补习中学的功课。他希望大学的写作课在将来能取消。但无论是中学的语文课还是大学的写作课,效果仍不理想。因为从叶老1984年说这话到现在已25年了,但大学的写作课仍然照开,写作教材仍在不断编写出版。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写作教学缺乏在语境中引导学生写作的自觉意识和教学策略。据此,我们认为:大学写作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自觉的语境意识,通过设计拟真情境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在语境中写作的技能、策略和智慧。为了避免泛而不切的抽象讨论,我们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为例,阐述语境意识对读写的意义,以收举一反三之效。
《人民日报》1982年7月25日发表的《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后文简称公开信),堪称语境分析的经典范本和成功案例。在写作策略和具体技术诸方面,十分值得中学和大学的写作教学借鉴。正因如此,此文作为范文曾选入许多大学的应用写作教材和高职、中专的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编写出版的新课标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也将此文选为课文。
公开信写作的成功,就在于作者及幕后的决策、写作班子有着自觉的语境意识和高超的写作智慧。
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历史问题,属于主权国家的内政。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随后发生的国共两党内战,以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而接近尾声。但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派军舰游弋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致使台湾问题复杂化。随后便是两岸的长期对峙。台湾在蒋氏父子主政时期,无论怎样反共,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拒不接受美国弃守金门、划海而治的主张,并严厉打击台独分裂势力。这可以说是国共两党共商祖国统一的政治基础,也是公开信得以写作发表的重要前提。
台湾问题是关涉中美、中日关系和世界和平稳定的大问题。美国于1979年1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同年4月又由美国国会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日本曾侵占台湾五十年,其右翼人士殖民心态不死,为台独分子提供活动场所,不时觊觎台湾。台湾和大陆长期对峙或不统不独现状,最符合美、日的国家利益。台湾当局为求自保,始终和美、日保持复杂微妙的关系。在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中国政府无论选择何种方式统一,尤其是非和平方式,都会引起美、目的强烈反应。中、美、日都是有影响的世界大国,尽管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但是因解决台湾问题引发的种种不测,不单影响亚太地区局势,也会影响世界和平。明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公开信不便明指的“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的真正含意了。也不难理解“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对各方有利……且有利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了。
台湾问题更是台湾自身的问题。台湾先是被荷兰侵占,后由郑成功收复。明亡后,台湾孤悬海外,直至清朝康熙年间才得以一统。清末爆发中日甲午海战,台湾被日本割占,直到抗战胜利才光复。台湾两度被外敌侵占,又与祖国大陆横隔一条海峡,虽然两岸文化同宗同源,但两岸文化交流中断,血脉不畅,已是不争的事实。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后,虽然对复兴中国文化、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功不可没,但由于在抗日战争时期和退守台湾后出现的政策失误,又使不少台湾人产生了离心倾向。这可以说是台独意识得以滋生的历史土壤。
上文所述便是公开信写作和发表的历史文化语境,那么公开信的现实文化语境又是什么呢?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已不再像国民党政权从大陆撤退时那样摇摇欲坠,也没有反攻大陆的可乘之机,已不再占有联合国席位。而大陆,已不再是建国之初巩固和稳定政权、百废待兴的大陆,也不是内忧外患频仍时期的大陆,也不是中苏结盟、中美交恶时期的大陆。可以说,两岸内部局势和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都要求两岸执政当局对已往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从大陆方面说,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台政策由过去强调武力解放调整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主张通过两党对等谈判,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以完成祖国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发表了对台工作的九条建议;1981年10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以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为契机,邀请蒋经国等在台国民党军政要员来大陆和故乡看一看。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对国民党当局固守的“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僵化政策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就台湾方面而论,当初撤退至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一个个故去,而健在的,则“人到高年,愈加怀旧”。此乃人之常情,当局理该顺应民心。而他们的后代,或浪迹四海,或融入台湾本土,因为当初兵强马壮进驻台湾的风光不再。尤其是党外运动的兴起,台独意识的滋生,台独分裂势力的蠢蠢欲动,岛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都对国民党在台湾的执政格局和走向提出了严竣挑战。可以说,蒋经国及国民党当局何去何从,已是由势不由人。此外,两岸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也存在差距等,都是公开信面临的不能回避的最现实的问题。明乎此,我们就不难领会公开信中“局促东隅,终非久计”、“偏安之局,焉能自保”、“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所隐含的深意和苦心了。至于公开信中对国民党“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主张,仅以“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一句反应带过;对台湾经济政治制度,仅以“在台诸公,心中有数”回应而不置可否;对蒋介石的功过是非故意语焉不详,而对大陆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则避而不谈……这一切都显示了作者对两岸现实文化语境的清醒认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策略和言语智慧。
两岸历史、现实文化语境的交汇,形成了公开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