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路径

2009-08-21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大学专业课程

韩 震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勇于实践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在修订工作中,我们重点思考和回答了下列一些问题。

第一,基于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的定位、理念与构想,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强化学生假收跨学科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创造性整合的能力

自2002年以来,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中国若想在科学技术上迎头赶上发达国家且有所作为,那么就必须仍然有自己的精英教育。培养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创新型精英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民族责任和国家义务。实际上,历史比较悠久,办学传统和模式比较稳定的大学,仍然在高等教育的大盘子中扮演着精英教育的角色,以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需要。

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看,顶级的高水平大学依然遵循精英教育的基本规律,似乎更注意通识教育,力图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的获取和多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而更多的高等院校却向更加职业化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学生学习和社会对高能力应用人才的需要。这就是说,一方面,许多美欧一流大学仍然坚持宽口径、综合化人才培养模式,甚至某些大学只在文理学院有本科教育,其他专业学院更多地进行研究生教育;譬如,从2007年起,墨尔本大学提出了“墨尔本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把近100个本科生专业归并为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工程、商业和音乐六个学位,以便进行通识教育和跨学科教育,发展通用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把学术和职业发展方向的教育延后到研究生阶段解决。另一方面,更多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职业市场有更密切、更直接的联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否则它们的学生就不容易进入职业市场实现就业。

作为一所已经有百年历史的北京师范大学,20世纪80年代就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0所大学之一,目前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大学。因此,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中,我们学校有责任也应该坚持精英教育的路径,并且将这种路径拓展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作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北京师范大学,我们应该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培养创新型的高水平师资的目标上,因为在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的情况下,我国缺少的已经不是教师的数量,而是教师的质量——有发展潜力且适教乐教的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国教师教育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毕竟,没有足够的创新型教师,就不可能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为了强化学校特色、提升教育水平,我们必须坚决地走综合化的道路,因为这种比较综合的学科氛围,对培养视野广阔的高水平教师来说,是必要的人才培养平台。如,在师范大学中有一个高水平的哲学院系,对培养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来说,可以说至关重要,毕竟哲学的特点就在于观念和文化的反思;再如,有一个高水平的法学院存在,对未来教师也很重要,毕竟教师不仅教授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又如,有一个环境科学学院,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它可以让未来的教师获得更多的环保知识,这对环境教育而言是有事半功倍和长远战略意义的。学科综合的氛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毕竟,社会所需要的21世纪的教师,不应该是只传递学科知识的教书匠,而是专业知识扎实、视野开阔、身心健康的创新性教师。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要求的,师范教育应“更具综合性”,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更综合。

为了塑造创新型人才和未来的教育家,必须让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和跨学科的知识领悟和方法转移能力。我校部分专业采取按院系招生,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以增强学生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前期打通培养,之后学生可在招生专业所涵盖的专业及专业方向内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如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可选择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专业,心理学可以选择理论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

各种平台课程都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校平台课程”旨在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和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学校平台课程由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构成,由学校统一规划、建设,与相关课程建设委员会和院系共同组织实施。“院系平台课程”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宽厚而扎实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在课程设置上,我们特别注重体现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的思想,重视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另外,我们也大力建设“相关学科基础课程”,该类课程是为学生掌握必需的相关学科基础而设置的。包括数理统计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类课程、大学数学类、基础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学类等课程以及体现学科交叉和拓宽学生学科基础的其他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各专业原则上设置8学分以上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与此同时,大学数学类、基础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等都开设多层次的课程,并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特点,配套相应实验课程。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确定学生应修读的层次及学分。总之,我们强调学科交叉,如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数理统计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类课程,以强化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数理分析能力。

第二,基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求知欲强、教师科研活动活跃的特点,进一步改革教育模式、调整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升课程的研究性比重,以尽快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把学生引导到知识创新的前沿领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高水平大学之中,研究活动高度密集,教师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活跃。无庸讳言,科学研究的成功所带来的持久社会声誉形成了教师参与科研的强大驱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这造成教师在时间和精力投入方面的选择偏向,并且与教学活动之间发生一定的矛盾。从整体上说,科学研究肯定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在科研方面时间和精力投入多了,就必然影响在教学方面的投入。

在研究型大学,如何才能解决这个矛盾?一直困惑者广大教师和管理者。我们不能回避矛盾,而应该正视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就必须设法将研究本身转化成为教学资源,将研究的优势直接转化成教学的优势。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教学计划,一是在选修课板块之中特别增设了“小学分课程”,二是继续设立本科生科

研基金,鼓励学生带课题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选修课的增多可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同时易于安排科研活动比较活跃的著名教授的研究性课程。而“小学分课程”是相对系统全面的大学分基础课程而言的,目的就是考虑科研活动的特点,让教师当下研究什么就教什么内容,课程不求系统、全面,而是追求深入、创新。时间上可以是半学期,如果每周两个课时,那么8周就可以完成全部教学计划。方式上,可以与科研过程密切联系,甚至直接部分地参与科研活动。如果有国外教授来讲学,集中讲授一段时间,达到16课时,或者将研究相近的外国专家的讲座合在一起,也可以形成一个学分的课程。

这种“小学分课程”的设立有几个好处:一是让许多科研方面有成就的教师愿意参加教学,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灵活性安排自己的教学任务,也可以灵活地安排一些外校的学者或海外学者开设一些短期课程;二是允许学者们自己研究什么就教什么,这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科研成果和探索过程本身转化为教学资源;三是在知识经济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被动地学习知识是不可能成为有效的学习者,关键是知识的理解力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本科生较早地进入研究性学习或探索性学习活动之中,站在创造新知识的前沿看知识,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四是学生的学习选择具有灵活性,可以接触不同风格的教师,提高自己对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不同的研究方法的整合能力;五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时间的信息量,避免不必要的内容占用课堂时间;六是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创造性互动中产生更有创意的科研计划,获得更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各院系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设置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活动。学生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学校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或各院系设立的科研训练项目,可申请认定科研训练与创新活动学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活动或文学创作等,并取得一定成绩或发表论文、取得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的,经院系教学委员会或相关学术组织评议通过后,可申请认定科研训练与创新活动学分。

第三,基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人才个性化发展的可选择性本科教学计划,倡导因材施教和自主学习,适当减少教学计划的必修课比例,大幅增加选修课比例,提供更多的选择可能性

北京师范大学新的教学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

首先,考虑到学生在考大学时个人学习兴趣还不明确以及选择到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坚持给全校一、二年级学生有一次“专业二次选择”的机会。学生可在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申请,经拟转入院系考核通过后转入新的专业,这就为确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了重新进行专业选择的机会,以便使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中得到发展。

其次,在校进行本专业学习的同时可以修读跨学科专业的辅修,双学位课程。学校在社会普遍关注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汉语言文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开设了辅修,双学位课程。在规定年限内,符合主修专业毕业要求,修满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学分者可获得北京师范大学辅修专业证书;修满双学位教学计划规定学分者,可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双学士学位证书。假如学生在毕业时未按规定修读完辅修,双学位课程且愿意继续修读的,可在毕业后两年之内继续修读未完成课程,修读合格后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或双学士学位证书。这不仅给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可能,而且对其知识领域的扩展提供了平台。

再次,2009年教学计划增加了选修课的比例。这一方面可以把教师的研究成果比较灵活地转化成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学习创造条件,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愿景。为了保证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加强了对选修课的检测和评估。我们提出:必修课和选修课是两种不同的选择方式,并不是有不同的质量要求。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的质量要求不能降低,应该有同样的质量要求和监督保障机制。

第四,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化发展对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的改变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更具多样性的学习渠道和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弹性和有效性

在IT和互联网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经处在知识和信息的包围之中。大学的知识权威已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现在,人们不一定到大学学习,就可以获得知识。人们通过IT和互联网,从知识产业和创意产业等许多其他地方获取知识。大学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顺势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就有可能丧失知识传播的主导权。

为了适应新的变化,我们已经计划对部分教室进行改造,使其成为适应信息技术和全球网络时代需要的学习空间。我们加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网络辅助教学能力,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并且通过教学软件的开发及课件的竞赛,给予在这方面取得成绩的老师以鼓励。我们将进一步充实网络课程资源,教学计划、思考题、参考书目、学习资料、PPT等课件、教学案例尽可能上网,让学生提前接触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时间的效率。我们还提倡教师建立教学博客,扩大师生之间的互动。为了适应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我们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整合,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的整合,显课程和潜课程的整合,不同类型教学方式的整合,提高理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

另外,我们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不仅推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且为新型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有些学院建立教师办公时间制度,即教师要安排固定的时间在自己的办公室,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找老师提供帮助。

第五,基于大学功能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性教学:在积极的社会参与中,获得本土的实践知识,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领导力

在当代社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与社会有着各种联系且拥有多重目标的复杂组织,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所以只有有效地整合这些目标,才能有效地发挥大学的功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大学永不腿色的底色。随着新的功能的显现,人才培养的功能并不是被削弱了,而是以不同的形式而得到加强了。譬如,科学研究功能走向前台之后,必须具有科学创新的教学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服务功能凸现之后,只有加入服务社会的过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科学研究是大学为保持人才培养的先进性所要求的条件,本身却逐渐成为大学的一个主要功能,而且一旦科学研究的功能凸显,那么其研究水平也就深深地影响其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影响力,同时大大提升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

社会本来就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培养人才本身就是服务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研究的成果最后必定也能够惠及社会。这个功能的凸现,使服务社会成为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既拓展了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广度,也加深了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深度,强化了大学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既然学习可以在大学之外获得,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获得,那么大学就应该把这种学习方式整合在高等教育之内,进一步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习效能。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学习,加强与社区和公民社会的联系。通过社会参与和合作学习,在促进社会实际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社会交往和社会对话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领导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大学实际上扮演了这个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并且也深受这个进程的影响。在当前,国际化程度已经成为提升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品质和影响的重要途径和要素。大学学者国际流动和留学生的跨国流动不仅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而且也培育了可以自如地进行跨文化工作的人才,并且通过对各种差异文化的理性分析和把握,使大学成为各种文化冲撞的实验室,由此扮演了国际文化交流的推进器、文化冲突的减压器和文化融合的加速器。在文化冲突、选择、整合和创新的过程中,大学扮演的文化引领者的服务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越来越明显了。

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把西方教材作为补充参考教材;许多人都在尝试双语教学,并且大胆尝试国外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走向国际,增加国际性学习和交往的经验,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和差异观念的意识,提高国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树立“全球视野或世界眼光”。

总之,我们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显课程与潜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完善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层次有机结合并辅之以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着力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第六,基于大学组织方式、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的评价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增加过程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实现多元评价

在全球化时代,教师在不同高校甚至不同国家间的流动也加快了,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一生工作在一个学校,而是经常变换工作的场所,而且越是有成就的教师越倾向于并且也更有机会在全球不同的学校之间流动。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学校也开始聘用一些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课。因此,与过去相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疏离,教师只管教,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却不怎么关心了。近来,许多教师平时只顾自己讲课,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经验,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有效的学习不在于知识记忆,而在于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可是,有些学生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经验的反思,只关注最后的考试。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如何规范教学环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建立新的质量保障体系,就成为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这种新的质量评估体系,一方面通过促进教师发展,稳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过程检测,提高教学质量。

鉴于这种新变化,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的评价,都应该把注意力从最后的考试测试转到教学的全过程上来。一方面促使教师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体验,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置身于学习过程而不是学期结束时的考试。

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考评学生时,把精力转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上来。譬如,我们要求最后的考试成绩不能超过50%的比重,平时成绩不能低于50%,目的就是注意教学过程的评价,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最后的考试上。另外,要求教师注意测试的区分度,优秀率不能过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我们还准备组织教学督导团,抽查教师平时的教学环节,如对读书书目的布置,对学生实验、文章的指导与修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也不再一考了之。平时的讨论、读书报告、小论文、小设计应该得到鼓励,并且纳入到学分获取的教学计划之中。

总之,我们将把构建和实施2009年教学计划与实施“质量工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着力构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工作。

猜你喜欢

大学专业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至善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