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中的线条
2009-08-19廖鸣辉
廖鸣辉
音乐线条是一部作品中的基础,整个作品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生根、发芽、抽枝、长叶、开花,最后成长为一株枝繁叶茂、花艳果丰的参天大树。所以,音乐的线条是作品中所有音乐的发展依据,是决定音乐作品优劣的重要因素。
音乐线条的作用:和其他任何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音乐作品总是开始先“点题”,也就是说,作曲家在开始就要把他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中心感情和中心内容扼要地“点”出来,以免听者在漫天云雾中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只有先“点”出“题”来,下面听起来才有所依据。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引子,音乐一开始就是线条的呈示,例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如果有引子,引子后面出现的就是线条,例如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
音乐线条的特征:线条是种子,整个音乐作品的特征都孕育其中,它是整部作品的情绪、意境、形象、体裁、风格等特征的集中体现。所以,作曲家总是在线条创作上花最大的精力,用他全部的生活积累与情感、所有的技术手段,精心推敲、选择、设计,力求创造出最能打动人心的好旋律来。那么,一个好的音乐线条应该具有哪些特征?至少它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一、音乐语言鲜明且准确。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刻画什么样的性格?描绘什么样的意境?塑造什么样的形象?这些不但在创作音乐线条前就要心中有数,而且在音乐线条中必须用具体形式表现出来。这对于一个好的音乐线条来讲是最起码的必备条件。因此,作为欣赏者首先就要做到“抓本质”,抓事物的本质,抓情感的本质,抓形象的本质,惟有本质是真实的,惟有真实才能准确鲜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说过:“唯乐不可为伪。”作为一名欣赏者我们要做到“闻其声,如见其人”,敏感的捕捉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典型情绪……切忌使自己处于一片模糊混沌之中,而无所适从。
二、音乐内容的特点与个性。几乎所有的经典作品的线条,无论是刻画内心世界还是描绘外部世界,作曲家所选用的音乐材料都有其独创性和自己的个性。作曲家们深知只有富有个性和特点的音乐线条才有发展前途,才不会流于一般,才可能在其后的音乐进程中处处流下自己的印记。否则就会愈发展愈平淡,愈不知言何事,愈不能打动人心,愈不能被人记忆。而作为欣赏者的听众不用具备音乐线条的创造能力,但一定要具备敏锐地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再加上丰富的音乐语言积累,才可能达到欣赏的目的。
三、音乐线条的扩展性。音乐线条是作品的灵魂,但不是全部。如果一个音乐线条把所有要说的话都讲完了,后面的音乐也就完全多余了,这也不是好的作品。音乐线条是音乐形象的胚眙,是音乐材料特点的浓缩。无论在旋律线、节奏、调式、调性等任何一方面都应该有动力性,结构上亦不能封闭。好的音乐线条总是在这些方面提供多种挖掘、发展的可能性。作为欣赏者一定要在欣赏过程中“抓”住线条的发展因素,观察它是如何发展的,时时刻刻寻觅它的行踪。
了解了音乐线条的基本特征以后,我们还必须结合大量的实例,具体的去听,从而使我们在感性上更进一步地认识音乐线条。在听这些作品的同时为了能够更深的理解音乐,我们可以按音乐的表现特性和创作构思来分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线条的类型有多种不同的分法,例如可以从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不同结构、不同地域或不同历史时期等等。这里仅按照不同风格进行分类:
一、抒情类:这类作品着重表现的是人的内心世界。例如人的思考、人的情感、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等等。它常以某种概括性的表情术语来说明其表现特征,如忧伤的、愉快的、开朗的、阴暗的等等。它的音乐形象较为抽象,有更广阔的联想可能性。这类作品的构思和写法是最符合音乐艺术表现特性的,因此,它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人的内心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深藏心头,有时表露在外。当用音乐来表现这类情绪时,也有不同的方式和形态,可用低吟高唱、千变万化的旋律来抒发,也可用其他手段来表现。更加细分一下,又可分为:1、强调旋律性的音乐线条。这类主题具有抒情性,线条多有起伏,节奏多变,气息舒缓,喜怒哀乐皆可表现。例如肖邦的《夜曲》。2、强调节奏性的主题。这类作品主要依靠节奏型的设计及其流动变化来刻画人的内心感情,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体裁,如舞蹈性、进行性、朗诵性、急促流动性的作品中,常常用到。例如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3、旋律性与节奏性并重的线条。这是上两种音乐线条特征的结合,既有一定的旋律性,又有一定的节奏性。这类作品大多用在表现歌舞性情绪的作品中。例如肖邦《波兰舞曲》。
二、叙述类:与抒情作品相反,此类作品主要着重描写事物外在形式的特征,或人的性格特点在外部的体现,利用富有特色的音响效果来刻画事物的外在形象。因此,它比抒情性作品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要具体、明确得多,个性强烈得多。也正因为这一点,决定它比情绪性作品要有更大的“限定性”。此类作品也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1、描写事物外象的作品。它主要着眼事物外表形象上的各种特征,如声音、形状、动态等。然后利用音乐中的各种基本表现要素与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构思和塑造形象。例如里姆斯基·柯萨柯夫《舍赫拉查达》乐曲开始的情景描绘。2、刻画人物性格的作品。这类作品似乎比描写事物外象的作品要抽象一些。人物性格本来是内在的因素,但都必然在外形上有所表露。作曲家可以通过对人物声调、动作、表情、心理等特征的观察、模仿,来塑造人物的特定性格。还可以通过与某种民族的、时代的、体裁的、风格的特点相联系,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例如里姆斯基·柯萨柯夫《舍赫拉查达》小提琴作品。3、利用共知的标志性音乐引起联想的作品。这也属于描写性作品范畴,因为它是把人们已经熟知的音乐拿来作为作品,以其引起人们对那段音乐所刻画的形象的联想,这是一种间接的描写。例如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代表法国军队的马赛曲。
(3)标题性类:我们常常能看到,在一些标题性音乐作品中,其线条并非对标题所示形象的描写,而是使其情绪化。也有一些无标题音乐作品的线条,虽无突出的形象描写,但却有某种隐约的外象暗示。例如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以上是关于音乐线条的一些知识,了解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提高实际的音乐欣赏水平。如果我们不能够有足够的本领记住一部音乐作品或一部作品其中的线条,又不能自始至终追随它的行踪,那么就不可能谈得上去欣赏音乐艺术。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锻炼音乐欣赏技能。在你听到一个作品时,你马上就能抓住它的特征,即使在间隔几分钟之后或在此间又听到了不同的音乐,仍然能够将它辨认出来,这就说明你掌握了深入理解音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