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直道:华夏文明的瑰宝

2009-08-19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文化产业研究

李 胜

当历史大事件随着时间的久远堙灭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撩开历史的面纱,让当代人再次抚摸惊天动地的历史真实。我们牢记着,华夏灿烂的文明史里巍巍矗立在国人心里的万里长城,清泉潺潺、渔歌泛夜的京杭大运河,神勇雄威的兵马俑……然而,诉说千古文明、曾荡起猎猎狼烟的雄关漫道——秦直道,已仰躺在苍凉黄沙、幽凄戈壁、垒垒丘陵,或坎坎沟壑或草莽丛生的墚塬2000年,好似被遗忘了。秦直道果真要成为华夏文明的沉隐者吗?让我们走进秦直道,走近抢救、发掘、修缮、保护秦直道文化的工作者和专家、研究人员当中,聆听来自民族瑰宝——秦直道的声音,了解一个真实的秦直道。

秦直道,华夏文明史里的旷世奇迹

有关秦直道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史记》中:“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蒙恬列传》曾记述:“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到更为洋细的记录说明,历史上对秦直道的记载和研究少之又少。1975年,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撰写《陕西军事历史地理》时,写有《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一文,为秦直道研究开拓了新领域。1987年,陕西省地方志编委办曾组织史志工作者考察过,此外,再没有人对秦直道做过全面的研究。历史到了2005年7月,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召开了“中国·秦直道与草原文化研讨会”,这是我国第一次集中进行秦直道研究的专门会议,来自北京、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形成了《关于加强对秦直道遗址鄂尔多斯段研究与保护的建议书》,及《关于秦直道遗址鄂尔多斯段的评价意见书》两项成果,明确了秦直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列秦直道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翻开了秦直道历史新篇章。据考古专家论证,秦直道是为了快速抵御和反击北方匈奴侵扰的结果。公元前212年至210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和太子扶苏率30万大军,用了两年半的时间,筑起一条通衢大路,这条路北起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途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城梁古城、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乡、乌审旗,进人鄂尔多斯草原,直达陕西省定边县南,经海拔1600米的子午岭东侧,直通秦都咸阳军事要地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全长700多公里,其路面平整,适合大队人马快速驰援,又因南北贯通,故称“直道”。秦直道似一长驱直入的巨龙,一头插进苍茫的大野,卧守在戈壁墚塬,给北方匈奴以震慑,给沿线居民及沿途的商贾带来一派安宁。

穿越历史时空,讲述华夏文明

谈起秦直道及其历史意义和价值,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教授说:“秦始皇修造秦直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与北方的联系,快速驰援北方,抗击匈奴的侵略。秦直道作为军事防御体系,为拓展祖国疆域提供了有力保障。秦直道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如同开凿京杭大运河,秦直道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秦直道更是再现了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和民族史上长治久安的民族团结,是一道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走廊,积淀和保留着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刘庆柱说:“一般来说,活态遗产比静态遗产有更多、更复杂的功能,如秦直道沿线的地理、地貌植被、土表、土层、村、镇等,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2000年的文化,是无价的。秦直道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保护秦直道文化意义更大。”专家建议,保护和利用秦直道文化应同步进行。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院长高崇文讲道:秦直道宽阔平坦,秦军在直道上三天三夜行军,可从秦都到达九原,为此达到了修秦直道运送军队、物资等目的。这在整个古代史上也是少有的,它比兴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建造的罗马大道还早200年,可谓千古奇迹。我们深知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文化可分为黄河流域文化、江淮稻作文化及北方游牧文化。从民族文化层面上讲,秦直道促进了多民族融合,也就是南北文化大融合。秦直道对我国民族大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了大漠文化、蒙古族文化、陕北文化、草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特殊的民族文化效应,它是民族多元文化的荟萃,更促进了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说到秦直道的保护、利用及生成的文化产业,中国文物研究所葛川讲:“保护和建设秦直道文化的目的,直白地说,就是阻止文明的消失。”秦直道的保护原则:首先是总体层次规划保护;其次是路段层次保护;第三是节点层次的规划与保护。另外涉及地表遗产、地下遗产、自然景观的价值鉴识和保护原则。秦直道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对鄂尔多斯的发展作用更大,应充分利用秦直道文化的内涵发展文化产业,同时也带动旅游业发展,拉动一批新型文化产业脱颖而出。秦直道文化有世界唯一的特殊性,厚重的秦直道文化风格就是其文化产业的支撑点,树秦直道品牌文化,促进了鄂尔多斯东胜区“五个一”的开展和实施。秦直道文化催生了秦直道博物馆的建设、电视剧的投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形成。正如广告词中常说的“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现在广告词改成了“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葛川还说:“保护历史的完整,将一个要消失的文化‘活化,将其传承下去,用文化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再反哺秦直道的保护。请一批专家,考证、研究,出台一套科学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对于秦直道的保护规划和未来发展空间,北京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院副院长戴俭讲:“古代文明的发生、成长、积淀等成因以及作为重大历史时刻及事件的见证等因素,促成了文化的影响力。鄂尔多斯的秦直道保护最完整,应着力保护和利用。鄂尔多斯的东胜区政府恰到好处追求了‘哑铃式的保护与利用原理,秦直道原址在哑铃的一端(东胜区西端),而城市在哑铃的另一端(东端),相距23公里。秦直道文化产业园区建于两者的中部,起到了连接的作用,既保证了遗址的保护,又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开发。”

精心规划,合理谋篇布局,打造秦直道文化“五个一”工程

鄂尔多斯东胜区对秦直道的保护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秦直道就被列为市级保护单位;1994年,东胜市人民政府重新划定保护区范围,专门设立保护机构;1996年,秦直道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秦直道遗址申报国家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9东胜区又成立秦直道研究保护发展中心,属东胜区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专题研究秦直道和保护秦直道遗址。东胜区先后邀请国家和省级专门研究机构的专家,对秦直道遗址遗存和保护最为完好的东胜段进行考古勘探和GPS导航定位航空拍摄,并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信息中心编制完成《秦直道遗址(东胜区段)文物保护规划》,顺利展开了秦直道文化“五个一”工程的建设。第一个工程:建一个秦直道博物馆。秦直道博物馆占地

2000多平方米,为地下1层、地上4层,展示秦直道沿线出土文物100件及全线图片,以全新的视角向世人展示出2000多年前秦王朝的历史文化。秦直道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交通工程博物馆。第二个工程:出版一本《秦直道探索与研究》。2006年,论文集《秦直道探索与研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收录有徐萍芳、黄景咯、罗哲文等我国学术界公认的研究秦汉史知名专家对秦直道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论文30余篇。该论文集填补了国内秦直道研究的空白。第三个工程:做份秦直道遗址保护规划。为了使秦直道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开发工作更加理性化、科学化,东胜区委托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信息中心编制完成《秦直道遗址(东胜区段)文物保护规划》。第四个工程:拍一部大型电视剧《秦直道》。投入3000多万元的一部35集大型电视连续剧《秦直道》,由中央电视台中视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由著名导演陈家林、肖锋联手,著名编剧林海鸥等精心打造,知名演员寇世勋、吴京安、毕彦君、丛珊等加盟。该剧对秦直道的进一步开发、弘扬草原文化、提升鄂尔多斯的知名度,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该剧将在不久与全国观众见面。第五个工程:建一个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秦直道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占地1500多公顷,总投资10亿元左右。该基地有人口引导区、草原文化主题区、秦直道文化主题区、秦文化主题区、文化产业动漫数字化产业制作区五大区域。工程分3期完工,第一期为路文化基地,第二期为草原特色文化基地,第三期为中原文化基地。即将建成的第一期项目以秦直道为历史文化背景,有古战车、匈奴文化、蒙元文化、秦都文化等,还有模拟秦直道及附属的九原郡城门、烽火台、驿站、关隘、秦都、秦行宫和六国都城。秦直道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建成,将增强鄂尔多斯市文化品牌的实力。秦直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保护和利用是一项造福后人的伟业,更是鄂尔多斯市文明的一大象征。东胜区文化局的同志们从2000年到现在一直为秦直道奔走、高呼,先后得到了3届政府的支持。用东胜区文化产业办主任张光耀(原东胜区文化局局长)的话讲:“很幸运,在秦直道问题上,政府非常支持,政府的部门都一路绿灯,这更增强了我们的决心。”如今鄂尔多斯在秦直道的保护和利用上,已出了不少成果,受到各级政府、专家学者的重视。昔日的羊绒故里名依在,近日再立秦直道文化新功。人们坚信,一座文化强市正迅速崛起在祖国的北方鄂尔多斯。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文化产业研究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网友留言 “鬼城”救赎该借鉴海南
“危机”鄂尔多斯
用开放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