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直道怀古

2009-08-19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沧桑长城

薄 荷

秦直道仿佛一条巨龙破空而来,经过多少苍坡漫岭,有过多少雨雪风霜啊。

“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中传来那一声两千多年前的呐喊。伴随着这呐喊,秦直道蜿蜒着在苍茫大地上延伸——笔直、宽阔、坚韧、壮烈。

遇山凿山,逢谷填谷,战天斗地,气吞山河。那雄视八荒的丈夫气魄,直至今天仍令人热血贲张,激情汹涌。

我仿佛看见那些汗流浃背的秦朝兵丁,杭哟杭哟,呼喊着昂扬的号子,从远方负重而来。我仿佛看到那弯两千多年前的彩虹,静静地出现在风狂雨暴之后,缤纷的五彩中,露出大地疲倦的笑脸……

岁月的风烟遮掩了那些坚毅的身影,但我依然听得到那车辚辚,那马萧萧,那沉重的喘息,那悲凉的呜咽,还有那激昂的感叹和豪迈的吟啸……远去了鼓角争鸣,暗淡了刀光剑影,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而今日登临,迎风凭吊,苍苍者天,悠悠者云,茫茫者雾,滚滚者尘……

遥想两千多年前,在没有任何先进机械的情况下,完全用人工开通这样一条笔直的大道,工程是何等的艰难和浩瀚!据资料考证,秦人筑直道大约采用了“土筑法…‘加宽法”“削平法”“铲平法”……种种方法,又土又笨又辛苦,却为我们留下来这样一个堪与长城媲美的历史奇迹。

秦皇走过,汉武走过,昭君走过,文姬走过……厚重质朴本真的秦直道,执著而忠实地刻印下了岁月前行的沧桑记忆。在漫长的民族史册上,秦直道也记录下了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的许许多多的典故和佳话。直道两旁的文化气象更是一路风生水起,活色生香。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西夏文化、草原文化……遍地开放鲜艳的花,处处结出甘美的果。这些闪耀在崇山峻岭和戈壁荒原之间的文化之光,当然与秦直道积蓄的光能与热能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

唐代以后,随着都城东移,秦直道的作用发生了变迁,但仍是沟通陕、甘、宁、内蒙古诸省区的重要干道。一直到了清朝初年,秦直道才逐渐堙没于蒿莱林莽。如此看来,一条秦直道,走了近两千年,其历史功绩,与长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今长城是大名垂宇宙,但秦直道却尚不为更多人所识。每念至此,我心即痛,胸中隐隐有不平之气。

沧桑变幻,白云苍狗。秦直道如今绝大部分路面或已损毁,或湮没于林莽和荒丘之下,只有少数路段至今仍有生命力。其中,部分保护完整的秦直道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鄂尔多斯东胜区段遗留的秦直道,固保存完好而尤显珍贵。这一段秦直道之所以能够保留至今,并如此引人注目,说到底,还要归功于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和保护。

东胜有秦直道博物馆,制订了秦直道文物保护规划,出版了《秦直道探索与研究》,拍了《秦直道》的电视剧,而且还在建设秦直道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随着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鄂尔多斯的崛起,随着东胜区奋进的步伐,相信秦直道的考古、探险、开发和保护,必定会有一番新的景象和新的开拓。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悠悠秦直道,并非只有厚重的历史,并非只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并非只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昔日荣耀。这秦直道,就是一根安装在华夏大地上的爱的琴弦啊,轻轻拨一拨,每一个音节,都是“爱”“爱”“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家园——这些深情的声音,是我们心中永恒的旋律啊。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沧桑长城
栎树沧桑
七夕
沧桑
登长城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长城,长城
网友留言 “鬼城”救赎该借鉴海南
“危机”鄂尔多斯
用开放促发展
人人创业方能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