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

2009-08-17于春玲

探索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于春玲

摘要:文化观是关于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文化理论的核心,也是制定文化政策的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特别是文化本质观、中西文化观的沿革与发展并把握其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并继续推进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文化本质观;中西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115—05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逻辑起点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道路的革命实践中,在反对西方殖民文化和本国封建文化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革命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逻辑起点。毛泽东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由此可见,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不是来自对文化问题的孤立考察,而是建立在他对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进行整体思考的基础之上。

在1940年写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在指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指出:“中国自从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以来,中国社会就逐渐改变了性质,它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变成了半封建社会,虽然封建经济还是占优势。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封建经济说来,它是新经济。同这种资本主义新经济同时发生和发展着的新政治力量,就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力量。而在观念上作为这种新的经济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之反映并为它们服务的东西,就是新文化。”

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内涵。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很显然,这里是对文化做狭义的理解。之所以狭义的理解文化,是为了强调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政治、经济对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文化适应于政治、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给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中。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社会革命是一个总体性的革命,不仅有经济革命、政治革命,也有文化的革命,要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就必须在摧毁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统治的基础上,摧毁旧文化,建立新文化。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

毛泽东进一步对新文化与旧文化进行了区分。毛泽东认为,所谓旧文化,就是与旧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文化,确切说就是“封建的文化”、“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所谓新文化,亦即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确切讲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此,毛泽东不仅完整准确地揭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而且科学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进步文化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的关系。毛泽东说:“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在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再次强调:“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毛泽东后来提出的“古为今用”。在谈到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时,毛泽东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学习西方进步文化也不能盲目照搬,不顾中国国情。“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毛泽东把这一思想概括为“洋为中用”。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指出:“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

立足于中国的革命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科学回答了“古今中西”问题,超越了“五四”时期的文化论争,指明了中国文化建设的根本出路。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完成了一个重要的理论环节,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而且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些新认识,提出了诸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正确的方针政策,使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并出现过一个时期的文化繁荣。但是,由于后来“左”的思潮愈演愈烈,使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文化建设遭遇了严重挫折。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准确把握住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邓小平思考文化的出发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他从新的时代矛盾出发,在总结了国内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由此,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他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

中心,就有丧失物质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他强调物质文明对于精神文明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邓小平同时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对两个文明关系的深刻认识折射出邓小平对文化本质的理解。在他的思维中,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一个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于一体的宏观系统,他“从来就不把一种文化现象孤立地加以观察和思考,也从来不把文化价值看成是单一的、形式意义上的理念。换句话说,邓小平不是以某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作为出发点建立价值观念,而是把与文化有联系的人、社会、价值,作为一个整体去揭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自然条件与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这些文化发展的根本规律。”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文化观,邓小平才会始终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才会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建设统一起来,既重视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又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主张改革旧的制度文化。他说:“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照搬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宏观的、开放的文化视野,邓小平才得以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既坚持立足中国现实,又确立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价值观,为解决“古今中西”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古今中外法”,以一种开放的、扬弃的态度对待中西文化。他多次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借鉴和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说:“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都是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搞封锁是害人又害己”。“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为此,他坚决主张对外开放,让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接轨。

邓小平也一再强调,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对一切文化形式进行鉴别和批判。他说:“要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决不允许借反封建主义之名来反社会主义,也决不允许用‘四人帮所宣扬的那套假社会主义来搞封建主义”。在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中,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对外开放在引进先进思想的同时,也必将带进一些消极影响,侵蚀人们的观念意识。因此,他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他说:“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在思想政治方面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同时,决不能丝毫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这是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紧密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成熟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渐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民主法制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走向成熟提供了实践基础。然而,在经济、政治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不相协调的问题,文化发展滞后使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层次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同时,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也出现价值迷失、信仰失落、道德滑坡等精神领域的问题。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并使之走向成熟。

在1991年纪念建党70周年讲话中,江泽民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精神文明建设决议,进一步对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起,共同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纲领“是对毛泽东关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和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的有机整合,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全新的内涵,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随着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获得最终成熟。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其中“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述,是对十五大报告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新的

升华,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创新精神。同时,“把文化提到立党、执政、治党核心的理念高度,标志着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意识的理性自觉,也昭示着党的文化使命感的增强,更佐证着党的执政、治党思想的成熟。”关于先进文化的建设,江泽民提出了具体的理论要求:“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文化观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对文化内涵的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在十五大报告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阐述中,江泽民主要把文化看成与政治、经济相并列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即精神文化。他说:“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强调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要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则展现了对文化的宏观理解,即从社会发展观的视阈反省文化。“先进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又提供了判定文化进步与否的价值标准,也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动力和实践目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更为丰富、充盈、全面、成熟的文化观念体系。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日益激烈,“古今中西”问题再次成为文化争论的焦点。对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前两代领导集体“综合创新”的文化思想,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发展了这一思想。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他特别强调要传承和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他说:“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对于外来文化,江泽民主张,既要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也要坚决摒弃资本主义的文化糟粕与精神垃圾,而且要特别注意反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江泽民认为,解决“古今中西”问题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性质和方向。

四、和谐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进一步完善

走进21世纪的中国,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例如,社会转型使旧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迷失和道德危机;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结构重组,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影响了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引发生态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化问题的反思,形成了和谐文化观,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进一步完善。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战略。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列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强调“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至此,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和谐文化观得以形成。

和谐文化观的形成,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紧紧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义,形成了高度理性的文化自觉。从当前来看,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消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发展。所以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和谐文化。所谓“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法规制度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和谐文化即以和谐为基本价值诉求的文化,崇尚和谐,追求和谐。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根基和思想保证,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抑或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乃至人自己的身心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由此可见,和谐文化观的形成,也反映出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文化的理解发生了新的变化。文化不再被仅仅视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具体的方面,它更具有一种基础性地位和深层涵义,是隐含在人的一切活动模式之中的内在运行机制,是人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关系时所依据的基本价值理念。

和谐文化思想,既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早在2003年8月,胡锦涛就指出:“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宏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同时,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概括地表述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这里既强调了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表明了对待“古今中西”问题的科学态度:一方面,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谐社会理念本身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正如胡锦涛所说:“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还要借鉴国外的优秀文明成果,吸纳一切倡导和谐理念、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进步精神,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有机构成因素,运用它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责任编辑:金华宝

猜你喜欢

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透视
用“五观”牢筑甘南中学生思想领域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