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09-08-13徐焕均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年4期
关键词:知识网络行为机理

曹 兴 徐焕均 刘 芳

摘要:知识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的过程。结合知识流动网络结构模型,分析了企业内部知识网络构成,阐述了企业内部网络知识流动的特征。从结点和子网两层次分析了知识流动行为的微观机理:结点间的知识流动使知识得以在网络中共享和扩散,结点与子网间知识的循环流动形成子网知识增量,子网间的知识流动最终提升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企业内部知识网络知识流动行为主要受知识主体、知识受体、知识距离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知识流动;知识网络;行为;机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4-0069-06

一、引言

企业知识状态是对企业知识的系统和整体的描述,由知识存量、知识结构、知识分布、知识水平和知识流动五种属性决定,既反映了企业知识的整体状况,也体现了企业内部各种知识间的行为,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知识流动作为企业知识状态中的重要属性,体现了不同组织之间相互学习、吸纳,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其实质是促进知识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各主体间知识的转移和共享,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正如Grant认为的,知识唯有流动和整合才能构成组织的核心能力。

企业内部知识流动是一个动态过程,体现了企业内各主体之间知识的转移,同时也是企业内部知识得以学习、吸收、整合、创新的过程。对于企业内部知识流动,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动力机制、流动模型、流动方式等方面。Nonaka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即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分为社会化、外化、整合和内化四个呈螺旋型前进的不同阶段。Nissen在Nonaka及其他人的基础上发展了知识流动生命周期模型,具体体现知识流动时间显性化,采用一种支持多维描述的框架,对不同知识流动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代理的知识动态模型。Szulanski在研究企业内部知识流动时指出,内部粘滞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将其流动过程描述为发动、实施、加速、整合四个阶段。国内学者在知识流动的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周涛认为知识流动模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编码、知识转移三个部分。徐金发等从文化、战略、组织结构及过程、环境、技术与运营等五方面来分析知识的情境维度,提出了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模型。李顺才、邹珊刚研究了知识流动的动力机制构成的三个维度:知识区位、动机水平、环境因素。樊治平从知识缺口人手,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缺口分析的知识流程再造方法。在企业内部知识流动方面,周晓东、项保华探讨了影响企业知识内部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企业建立内部知识转移机制的途径。易显飞、李兆友研究了企业内部与企业间两个层次的知识流动机理。韩吉韬、赵涛构建了企业内部知识流动动态模型。李久平构建了基于SECI的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螺旋模型。白瑛等从组织内部分析了知识流动路径,将知识由下而上的流动路径分为“内向型流动”和“外向型流动”。钟琦、汪克夷等构建了以企业内各个成员为结点、知识在结点间流动的企业内部知识网络,并分析了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模式。

通过以上文献研究,本文结合知识流动网络结构模型,并将其引入企业内部知识流动中,分析企业内部知识网络构成与知识流动特征,进而分析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行为微观机理和影响因素。

二、企业内部知识网络构成及其知识流动特征

知识网络以知识载体为结点,通过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各类知识相互流动,是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和创新的基础。在这个网络系统中,不但结点上有知识存在,而且结点与结点的链接上也有知识流的存在,新知识正是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一)企业内部知识网络构成

在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结点是企业知识的载体,它们可以是个人、团队,甚至是文档、模板、范例等,这些结点构成了知识网络的基本单元;企业内部知识子网由若干个结点组成,它也是企业知识的载体;若干知识子网链接,构成企业内部知识网络。当子网内各结点、子网与子网之间都互相链接,就构成了企业内部全通道的网络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各知识子网之间的链接形成了知识流动的路径,而知识子网内两个结点之间的链接,使知识可以在结点间自由流动。

在企业内部,经常性的工作需要会把处于同一部门内的各结点紧密链接起来,因而一个部门实际上就可以看作一个知识子网。在同一部门内,由于子网内各结点是完全连通的,各结点之间产生经常性的知识流动。而在企业内部,部门间密切的配合与协作往往需要吸收、消化、整合来自各部门的知识,使知识在子网之间流动。企业内部知识网络需要企业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作支撑,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将节点、子网等知识载体连为一体,加快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的速度。

通过企业内部知识网络,可以对企业内部所有结点上的知识进行梳理,对企业内部知识的存量、分布、结构、水平等归纳、整理,进而提高企业内部知识流动效率。知识网络能够将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将个人层次与组织层次的知识有机融合,促进整个企业内部知识的优化配置,使企业的知识状态不断更新。

(二)企业内部网络知识流动特征

知识在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的流动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知识流动是从各结点开始的,严格地说,是从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开始的,他们最了解市场动态和技术进步,同时也拥有较强的知识搜寻能力和学习能力。当他们学到新知识或掌握新技艺时,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和师徒相传等形式在子网内部共享、扩散,而在这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新知识,并最终形成子网的知识增量,与其原有知识体系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各子网存在对不同知识的需求,这促使知识通过人员等载体在子网间进一步流动,各子网间的知识不断整合、创新,最终形成企业的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会作为企业的组织记忆沉淀下来,成为企业内各结点和子网学习的新对象。

结点与子网等载体既是知识的供给者,也是知识的接受者。知识在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载体所拥有的知识存量与水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某一时刻一个载体是另一个载体的知识需求者,在下一时刻很可能这个载体就成为另一载体的知识供给者。因此,随着知识在企业内部网络的流动,专有知识完成了向公共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完成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整个过程既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各主体实现知识相互转移的过程。

知识在企业内部知识网络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的过程。技术核心能力从本质上体现了知识的作用。技术核心能力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有效应用、管理与创新。更多的学者也越来越认为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的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的流动过程,如知识的整合过程、知识的创造过程、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在网络内部流

动过程中,不断被模仿、学习、共享、扩散、整合、创新,最终提升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如图2所示)。

三、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行为微观机理

知识在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的流动行为,主要涉及结点和子网两大类载体,以及结点与结点、结点与子网、子网与子网三类知识流动行为方式(如图3所示)。结点间的知识流动是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行为的起点,同时也是各结点互相学习、模仿的过程,促使知识得以在网络中共享和扩散;结点与子网间的知识流动,使零散的个人知识扩散、整合为团队知识,同时团队知识也被转化为个人新知识,被结点吸收,结点与子网的新知识是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子网间的知识流动,主要是通过人员等载体的流动进行的,在这过程中子网间的知识不断被整合、创新,形成新的知识,提升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

1结点问的知识流动。这类知识流动,主要是通过各结点的互相学习与模仿来完成的,最终使得个体知识在子网内扩散。

各结点间显性知识的流动主要是通过知识的整合化和内化过程来进行的。一方面,将现有的零散显性知识通过分类、重组和重构等方式进一步系统化,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产生新的显性知识;另一方面,应用经整合的显性知识,通过“试错”和“干中学”,反过来将这种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

并非所有隐性知识都是难以言明的,如师傅的某些可显性化的经验、技能和诀窍等隐性知识,经徒弟记录、整理,总结成文字,然后转化成为徒弟的显性知识。这部分知识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其编码形成显性知识,其他结点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判断是否吸收该知识,以及是否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创新活动。

2结点与子网的知识流动。结点与子网间的知识流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结点新知识扩散为子网新知识,而子网新知识又被结点所吸收。

子网内各结点的显性知识内容结构千差万别,把这些零散的知识进行编辑、加工、重构,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就形成了知识子网新的显性知识。各结点再根据自身需要,对其进行学习、吸收、整合,形成更为有用的显性知识,或者内化为隐性知识。企业引进新的技术设备、专利技术等显性知识时,经过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的系统化和结构化处理,这类知识被内化为网络内部资源,通过采用正式的教育和培训程序,该知识便在子网内传播。学习者在反复实践中,将这种明晰知识内化为个人的经验和技能。

子网内结点的隐性知识经长时间的社会化过程,互相渗透、整合,逐渐成为子网的最佳实践与惯例。如专家通过当众演示、指导团队工作等方式将其个体技能、技巧和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逐渐传授给子网内其他结点。结点在通过互相模仿、实践过程,逐渐形成了团队默契、协作能力等,最终形成子网的隐性知识。同时,结点通过观察、模仿子网内其他结点来吸收子网隐性知识,并更新知识体系。知识子网将其能够显性化的那部分隐性知识加以整理、概括总结,编制成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和业务指南等文件形式,然后在子网内各结点中扩散、传播。结点则根据自身需要对这类知识进行筛选、吸收、整合,提高自己的知识存量和水平。

3子网与子网的知识流动。这类流动主要通过子网间的配合与协作来完成,在这过程中,人员等知识载体在各子网间不断流动,将各子网的知识不断整合创新。

知识子网将其内部零散的知识经过系统处理,形成新的显性知识,在知识网络内扩散。一方面,其他子网通过知识网络获取新的显性知识,与自身的显性知识相整合,经过编辑、加工,转变为更可用的显性知识;另一方面,各子网在学习、吸收、整合其他子网的显性知识的同时,通过不断“试错”和“干中学”,将这部分显性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并最终内化为知识网络的隐性知识。

子网之间难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的流动往往是通过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进行的。通过观察、切磋、模仿和不断实践等方式,一个子网逐渐领悟和掌握另一子网的经验、诀窍、默契、心智模式、价值体系、团队文化等隐性知识,并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对于能够进行显性化的那部分隐性知识,各子网通过整理、概括总结,编制成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和业务指南等文件形式,然后在知识网络中交流与共享。

四、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行为的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行为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Szulanski认为,影响企业内部最佳实践经验等粘性知识流动有四类因素:知识特征、知识源特征、知识接收方特征、流动背景特征;Teece认为,影响知识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源单元知识存量价值、源单元的激励水平、传输渠道、目标单元的激励水平和目标单元的吸收能力;Kogut & Zander认为,知识转移和扩散还受到知识自身特性影响,包括知识的可成文化、知识的可教导化、知识的复杂性、知识转移时的技术年龄和转移次数等;Schulz证明,企业内知识流动不仅与已有的知识存量相关,也与企业内个人或部门的知识创造相关,知识创造与知识流动的方式关系密切。国内学者孟庆伟认为,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信息技术是促进企业内外部知识充分流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张成考论证了信任程度、学习意图、知识属性和学习能力等四个因素对虚拟企业知识流动和组织间学习有较大的影响;范丹宇,金峰从主体、客体、环境三方面,对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

归纳起来,大多学者普遍认为知识流动的各参与方、知识自身特性及企业内部环境等因素对知识流动影响较大。因此,本文认为,在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影响知识流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知识流动主体、知识流动客体及知识流动环境三大类。

(一)知识流动主体

知识流动主体是指知识流动的参与者(知识源和知识受体)及参与者之间的知识距离。知识流动主体促进知识流动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知识源有较强的知识转移意识与知识输出能力,在知识流动过程中受益较大;知识受体有较强的知识搜寻与识别能力,较强的吸收意愿与吸收能力;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有较小的心理距离、知识势差、地理距离。

1知识源。知识源指需要转移的知识的拥有者,其转移意识、知识输出能力及在知识流动中受益程度对知识流动起着重要作用。知识源的转移意愿至关重要,如果知识源出于对知识的“独占心理”而不愿知识共享,则知识流动很难或者无法完成。知识源的转移输出能力也会影响到知识流动。知识源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编码能力,把需要转移的知识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展示出来,也可以根据知识受体的特征对知识进行适当分解,以合适的方式转移知识。知识源的受益程度也会影响流动效率,在“激励相容”的环境中,由于知识转移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知识源往往更愿意转移知识。

2知识受体。知识受体指知识的接受者,他的知识搜寻能力、识别能力、知识接受意愿及吸收能力都能影响知识流动的效果。知识受体的搜寻能力具

有路径相依性,他更倾向于搜寻与自身知识相类似的知识,这是由他自身的知识存量与水平所决定的。知识受体的吸收意识也会对知识流动造成影响,如果他没有从知识源吸取知识的战略意图,或者没有参与组织学习、更新知识体系的主动性,就会有更多的知识难以转移。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也会影响知识流动。通常,知识受体在相关的知识领域里必须有相应的先期经验,否则,这些知识难以有效转移。

3知识距离。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也是影响知识流动的主体因素。在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有三层含义:心理距离;知识势差;地理距离。心理距离是指害怕对方的知识转移行为对己不利而在心理上对对方的防范程度。心理距离的存在会使知识流动更加困难,它会增加知识源对知识的保护意识,并增加受体对知识的不信任程度。知识势差是指他们知识基础的距离。如果二者知识势差很大,就会存在知识的不对称,知识流动难于发生。地理距离指知识需求者与优质知识源接触的难易程度。在企业知识网络中,知识需求者可能因各种因素很难接触到技术专家,而这类知识流动往往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完成,这样,知识流动便很难发生;反之亦然。

(二)知识流动客体

知识流动客体指的是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流动的知识,根据编码的难易程度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流动客体促进知识流动作用主要体现为:知识的可编码程度越高,则越容易通过企业内部信息技术网络转移和流动;知识越难以编码,则越需要行为主体问的直接接触与多次交互作用,员工的直接体验和领悟。

1显性知识。显性知识的流动主要是以编码的形式进行的,信息技术网络对显性知识的流动起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的传播,不仅可以降低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现象,而且可以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并且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在企业内部,显性知识相对容易编码,可以通过文档、图形、操作手册等清晰地表达出来。无论是组织层面的还是个人层面的显性知识,只要经过编码,通过信息技术网络进行共享,就可以快速流动起来。

2隐性知识。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文字等清晰地表达出来,不容易被模仿和复制,主要通过直接的交流和模仿学习来实现。对于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的转移和获取,往往需要通过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来实现。

组织层面的隐性知识包括企业特有的组织惯例、组织信仰以及企业价值观。只有长时间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人们才能掌握这种以隐含的形式存在的真正规则。个人层面的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并深深地植根于个体的特殊背景与行动之中,这类知识需要通过行为主体之间多次交互式作用后才可以被对方所理解。

(三)知识流动环境

知识流动还需要有良好的知识流动环境。知识流动环境促进知识流动作用主要体现为:企业有宽松开放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企业有一种易于接收和传播信息的网络型或扁平型的组织结构;企业有相对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相对完善的信息系统。

1企业制度和文化。企业制度和文化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在行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行为特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流动的效率。宽松开放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更能激发人们创新的灵感,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知识流动。

企业的规章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知识流动。如果一个企业奉行的是“激励相容,合作共赢”、“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人性化管理制度,那么,员工往往更愿意与同事进行知识交流。所以,鼓励知识共享的制度环境将推动知识的顺畅流动。

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有着指导性的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员工的行为,进而影响知识流动的效率。例如,在国外大公司盛行“咖啡文化”,员工通常在工作之余去咖啡屋休息。通过与在此邂逅的同事间轻松的谈话,员工间会无意识地交流对彼此研究工作的意见,或探讨对于最新科技动态的看法,使彼此所掌握的知识得到交流与沟通。此外,有效的交流有赖于员工间相互熟悉的程度,一些企业流行“聚会文化”,定期组织不同部门的员工进行正式和非正式的聚会,以此来增加他们的熟悉程度,提高知识流动的有效性。

2组织结构。传统的层级制企业组织结构内部层次过多,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这就使组织内部的沟通存在着难以跨越的层级鸿沟,阻断了员工面对面的互动式交流,给知识的流动与转化设置了许多障碍,为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易于接收和传播信息的网络型或扁平型的结构。扁平型的组织结构有更多的彼此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因而知识流动速度更快。基于解决某些问题的需要,企业中的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建立起某种“联结网络”,通过联结网络中的知识交流增加自己的知识,促进自己承担的工作完成,同时促进知识在不同成员之间顺畅流动。

3信息技术平台。在企业内部知识流动中,利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如企业信息技术平台,可以促进知识流动与转化。Davenpon认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知识流动的过程依赖于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相应的组织、工作和流程设计。企业经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程序,能把小部分可显性化的隐性知识逐步编码化,编制成工作指南、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员工手册等工作文件形式。这样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加快企业知识的流动与转化。信息技术平台为员工间交流频繁的增加提供了可能。这种知识交流方式取消了人与人在面对面交流时产生的“界面障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平台也是缩短知识搜寻时间、加速知识转移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些企业为其知识库绘制了电子地图,使企业拥有哪些领域的专家、拥有哪些专利成果、与哪些外部专家有联系、企业外部知识所在地等信息一目了然。当员工需要某种知识时,就能够很快地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或向谁去咨询,从而提高了知识流动的效率。

五、结束语

对企业来说,知识流动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学习、整合和创新的过程。知识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的过程。知识流动行为的微观机理表明:结点间的知识流动是各结点互相学习、模仿的过程,这使得知识得以在网络中共享和扩散;结点与子网间的知识流动,使个人知识与团队知识相互转化,并在这循环过程中不断形成子网新知识;子网间的知识流动,使企业知识得到整合与创新,最终提升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兴,易文华,郭然,企业知识状态属性的内涵、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J],中国软科学,2008,(5):102-108。

[2]Grant,R.M.Prospcx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s: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88 Knowledge Integration[J],Or-

ganizatlon Science,1996,(4):375-387。

[3]Nonaka,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an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

[4]NISSEN ME,KAMEL MN and SENGUPTA KC(2000)Imegratedanalysis and dign of knowledge syems and processes[J],Imormar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maI 13(1),24-43。

[5]NISSEN ME(2002)An extended model of knowledge-flow dy-llilies[M],Communications 0f the Association h InformationSystems 8,251-266。

[6]Mark E Nissen,Raymond E Levitt,Agent—based modeling ofknowledge dynamics[J],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Pinerice(2004)2。169-183。

[7]Sralanski G,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A diachm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Processc,2000,82(1)9-27。

[8]周涛,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模型[J],情报资料工作,2002,(2):28-30。

[9]徐金发,许强,顾惊雷,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分析模型[J],科研管理,2003,(2):54-60。

[10]李顺才,邹珊刚,知识流动机理的兰维分析模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2):39-43。

[11]樊治平,王建宇,陈嫒,一种基于知识缺口分析的知识流程再造方法[J],科研管理,2005,(5):96-101。

[12]周晓东,项保华,企业知识内部流动:模式、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3,(5):7-11。

[13]易显飞,李兆友,从两个层次把握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流动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5):81-84。

[14]韩吉韬,赵涛,企业内部知识流动动态模型构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0-63。

[15]李久平,基于SECI的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过程及螺旋模型[J],情报杂志,2006,(9):51-57。

[16]白瑛,蔡建峰,骞永博,基于运作优化向可持续竞争优势演化的知识流动路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80-83。

[17]钟琦,汪克夷,齐丽云,基于企业内部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397-399。

[18]王众托,关于知识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管理学报,2004,(7):18-24。

[19]曹兴,许媛媛,基于知识的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管理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4,(10):72-76。

[20]Gabfid Szalanski,Exploring intem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the transfer 0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c Mange-ment Joumal,1996,17(Winter Special Issue):27-43。

[21]Teece,D,Technology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Firms:The Re-source Cost of"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J],the Eco-nomie Journal,1977(87):242-261。

[22]Gupta,A.K.,V.Govindarajan,Knowledge Flows within Muhina-tional Corpo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5):473-496。

[23]Schz Martin,The Inctaln relevance 0f newness:organizationallearning and knowledge flow[J],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2001,44(4):661-681。

[24]孟庆伟等,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流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85-89。

[25]张成考等,虚拟企业中知识流动与组织间学习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2):129-135。

[26]范丹宇,金峰,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科学管理研究,2006,(3):92-95。

[27]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6):114-121。

[28]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2-7。

[29]翟丽,企业知识创新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0]DAVENPORT TH(1993)Process Innovstion:Re-engineeringWork thre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M],Harvard UniversiyPress,Boston,MA。

猜你喜欢

知识网络行为机理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雾霾机理之问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DNTF-CMDB推进剂的燃烧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