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迷恋网络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2009-08-13刘晓兰
刘晓兰
笔者近来整理书橱,翻出了一本2006年第10期上半月版《家庭》杂志,信手揭开书页,一篇题为:《12年拼死暗访:八旬老翁冲冠一怒叫板“网络毒瘤”》的真实报道跃入眼帘。文中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事件:辽宁省盘锦市李显光老人的二女儿夫妇,为了寻找玩网络游戏成瘾的儿子,不幸遭遇车祸身亡。10年之后悲剧重演,三女儿因恼怒儿子迷恋上网,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了人世。年近八旬的老人,怀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满腔悲愤,发誓要将害人的“网络毒瘤”调查到底,为自己失去的亲人讨个说法。12年间,老人没被恐吓和黑棍吓倒,坚持暗访了无数的两厅一吧,写出了100多篇调查文章,举办了数百场讲座,挽救了数千个家庭,并且使盘锦市成为国内最早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两厅一吧的城市之一。
看了这篇报道,在为老人大无畏精神拍手叫好之时,也为老人同时失去三个亲人而扼腕哀叹。剖析事件原委,想到自己近段时间正为班上学生结伴进网吧玩游戏而烦恼,一个让人深思的严峻问题涌上心头:是谁把不谙世事的孩子推向“网络毒瘤”的深渊?
当今社会,家门内外、街头巷尾,游戏机、网吧,五光十色的世界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孩子思想幼稚,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而新奇的网络游戏、淫秽的网络垃圾,无疑对毫无善恶美丑鉴赏能力的孩子形成了巨大的诱惑和冲击。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帮助,擦亮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健康成长。可当孩子喜欢上玩电脑游戏后,老师和家长又是怎么做的呢?
一、几种错误做法:
1.放任放纵。父母尚不能帮孩子辨别良莠、激扬清浊,则孩子难免近墨者黑。有不少父母,成天忙于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有的不注意自身修养,在孩子面前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碟片,孩子也如法炮制。父母疏忽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更不去引导孩子文明地、有节制地使用电脑,长期这样,孩子自然玩游戏上瘾。
2.封锁电脑。孩子一旦迷上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一着急,就封锁电脑,严禁孩子再上网。孩子自制力差,一下子怎能从电脑瘾中走出来?不能在家玩,他们干脆拿钱去网吧。没钱就偷,偷父母的、亲戚的,甚至发展成犯罪。
3.事发,训责打骂。孩子迷恋网络,家长急躁无耐心,大打出手。这种只阻堵不疏通、只打骂不引导的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仅不能纠正孩子的毛病,反而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更会变本加厉地玩电脑,以此来报复家长,甚至离家出走,酿成种种悲剧。
二、正确的做法
为了拯救孩子,家长和老师要努力提高认识,从自己做起,给孩子正确导航。
1.以身示范。古代有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让孩子做到的事,家长必须自己做到。要求孩子文明上网,父母首先要以身示范,不能在孩子面前玩游戏、上网聊天、看碟片等。父母提高自身素养,做好榜样,孩子照着做,自然不会受到污染。
2.正确引导。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文明上网》主题班会,告诉孩子们网络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了便利;可以在网上查找与书本有关的资料,可以阅读有益的文学作品和网络新闻,可以在网上与同学进行正常的交流。但同时,网上存在一些肮脏的、不利于成长的东西,我们要避而远之,不要让这些东西消磨了我们的时光,玷污了我们的灵魂。
3.耐心教育。孩子一旦迷恋网络,家长千万不要强压命令,训斥打骂,要宽容孩子,耐心地给他讲解迷恋网络的危害,让孩子口服心服,真正从心理到行动上抵制网络的诱惑,做到文明上网。孩子如果受毒很深,一时无法完全摆脱网络的诱惑,家长要有意培养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兴趣,慢慢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最后以有意兴趣彻底取代网络毒瘤。
4.净化网吧。一些不法商贩只为一己之利,大开黑网吧,招揽不谙世事的学生上网,谋取暴利。社会上要下令禁止黑网吧的出现,网吧、游戏机厅要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从大环境上消除孩子们迷恋网络的可能。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毒瘤”对孩子们的毒害,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还孩子们一个纯净的、自由的网络世界,李显光老人一家的悲剧就不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