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应从点滴细微处着手

2009-08-13符艳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小红旗离校拖把

符艳芳

本学期,学校在《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中,要求完善“‘三全德育(全员参加,全程教育,全方位整合)模式,突出‘三实(更诚实,更真实,更踏实)创新”,开展“抓小节,立大德”活动。德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做人,怎样生活,怎样交往,如何珍爱自己,又怎样尊重他人等。德育工作不是空洞无物的,而应外化在视而可见、触而可及的于己于人于国于民有益的身边小事中,于细微处见精神。作为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笔者感受到只有“捧出一颗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抓实了这些小事,“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才能逐步树立大德,“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1.从“管好钥匙”中培养其责任意识。二年级教室前后门有二把锁。把班干部分成若干组,二人一组,一人管一把钥匙,二周一换。任务是:早中晚开门锁门,开关窗户、电灯、电扇……明确的任务,角色的调换,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经历“自律”、“他律”,评选哪组管理得好、责任心强等,学会先管理好自己,再管理好他人。起初,每天早中晚学生到校、离校时,笔者都先于班干部到达教室门前……不久,他们这方面的工作越做越好,两学期来没有丢一把钥匙。

2.从“保持整洁”中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地是每天打扫的,重在保持清洁;桌椅和抽屉内的物件是会常挪动的,重在保持整洁。在和学生一起做清洁卫生、整理桌椅和抽屉内的物件时,笔者问:“怎样保持整洁?”答案是:“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抽屉内物件摆放有序,还需常整理。”组织参观哪组桌椅和抽屉内物件摆放整齐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说,任何人任何时候到教室去看,公物和抽屉内的物件都摆放得好好的,地面都是很清洁的。

3.从“爱护扫帚拖把”中培养其节约美德。扫地是要打扫的,拖地是要拖把的。笔者常和学生说:扫帚拖把虽不值几个钱,但离了它们就做不成清洁。问:“怎样才能使它们用的时间长些呢?”答案是:“用后要晾干,摆放好,不要随地乱丢、脚踏等”。一学期下来,班里只在学校领了一把拖把和六把扫帚。不仅如此,节电、节水、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都养成了。

4.从“不再‘告状”中培养其团结互助品质。七八岁的小学生,好奇爱动,自制力差,常为一些小事到办公室向老师“告状”。在一次班会上,笔者讲了些团结互助的故事后说:“油田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你们都随父母来自五湖四海,应像兄弟姐妹一样和谐相处,即使有事也应相互谦让,不要因一些小事就到办公室向老师‘告状。如再有‘告状的,先向班长反映,她处理不了的,再向老师反映。”现在,向班长“告状”的人少了,向老师“告状”的人更少了,同学间相互关爱、谦让的人多了。

5.在“小红旗小红花”活动中培养其进取精神。笔者做了上千面小红旗和几十朵小红花,把全班同学的名字按小组排列好贴到墙上,只要某同学有点滴进步,就在他的名字上方贴一面小红旗,满十面小红旗换一朵小红花。学生如果做错了事,不用“不许”,“把家长叫来学校”等,而是启发其荣辱感,去激发其歉疚、后悔的情感体验,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导之以行,与他们个别谈心,商谈“是把小红旗暂时摘一面下来,还是保留?”每在此时,老师听到的不只是“保留”的声响,感受到的更是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6.从“期末评先”中培养其民主作风。以往期末评先时,笔者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和得小红旗的多少来确定。上期末评先时,除考虑以上因素外,用了投票推荐的办法。全班实际参加的有48人,共推荐了35人。全写在黑板上,接着进行简短评议、投票,按学校要求选定了11人。班长得了44票。笔者问她:“有什么想法?”“有些地方我还做得不好,在团结同学方面做得不够,以后一定注意改正。”有一位男同学哭了。笔者问:“你为什么哭?”“因为没评上。”“你知道原因吗?”“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有些行为习惯不好,我一定努力,下次争取评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热烈鼓掌。

此外,笔者还向学生承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还常提醒自己:“工作中多点人情味,和同学们保持零距离。”只要笔者在校,每天学生到校后,都到教室清点人数,发现谁未到校,立即用电话与家长联系;每天放学时,也总是看着同学们都离校以后,笔者才离校。离校较远的,如丢了车费,笔者多次给他们回家的车费;每天都坚持和同学们一起做操;每天班上做清洁时,坚持和同学们一起扫地、拖地;发现某同学有点小病,笔者先给他们查体温,再与家长联系;有学生带病上学,家长把药交给笔者,笔者按时叫他服用;同学因病落下了课程,笔者都设法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补上;发现同学有不好的行为,笔者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一起做学生的工作,直到他改正为止;对单亲同学,笔者给予特别关注;如学生因病住院,笔者几乎天天都去医院看他,还在朝读时间用自己的手机让全班同学与住院的同学集体对话……

家长对笔者说:“把孩子交给您,我们家长放心。”从他们带笑的脸上,笔者读出了他们的满意和期待,同时也受到了感动和激励。

参考文献:

[1]胡锦涛.2004年9月10日在庆祝第20个教师节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04,(19)期.

猜你喜欢

小红旗离校拖把
澳大利亚:发布离校生工具包助青年就业
贴小红旗
小红旗
小皮鞋和小拖把
前行路上的希望之旗
“弹性离校”应成义务教育“标配”
小学“弹性离校”值得借鉴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