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枝一叶总育情:政治课情境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2009-08-13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情感生活教育

刘 丽

政治课作为一门有着浓郁人文特点的社会科学,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起着重要的导向、指引、调控作用。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一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材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思想因素、人文因素,注重渗透品德、情感、情操教育,进行创意教学设计,有意引入、制造或创设“情境”与“刺激”,安排好各种教学“事件”,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设身处境,由境生情,由境激情,由境塑情,由境升情,从而达到以境育情,创境育情,以境育人,创境育人的目的,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下面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以积极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风范影响学生,做到以情育情

首先,教师应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高尚的道德情感浇灌学生的心田,以情育情,以良好的师德形象感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激励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并把这种爱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之中。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时,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情绪饱满,精神振作,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激发学生对科学、道德等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兴趣与热爱,才能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及强大的精神力量,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勤奋、好学、严谨、尊重、合作、创新的良好品质和高尚人格。

二、走进学生,以境激情,创境育情

1.创育人之境,激爱国之情。比如,以我国自行设计北京奥运会会徽为例,谈到北京奥运会会徽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国画、京剧、长城、天坛、印章、故宫、熊猫、园林、中国结、道教、中国功夫等,彰显了国人智慧,当学生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无不自发地露出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一种眷眷的爱国之情在心中涌动,学生的爱国情感被悄然地撩拨着,憧憬着,唤醒着……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到,中国太了不起了!笔者趁机引导学生要弘扬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珍爱传统文化,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根。青年更要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以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2.创生活之境,育生活情趣。纵观新教材,内容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为主题安排教学内容,因而情境教学设计应融入生活,回归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引入一些生活事例(情景导入、故事导入),从而把思想政治课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活化、实用化,使学生始终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情境,引领学生思考生活的真谛,形成良好品质。

比如,故事导入情景。在讲到《如何避免盲目从众》一课时,笔者对大家说:同学们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吗?学生一听乐坏了,“我说,我说”争先恐后地直接站起就讲,其他同学也急不可耐地保持着一种冲动,渴望发言。有趣的故事调动了许多同学的欲望,发言的欲望,急听下文的欲望,期间笔者赶紧扣人心弦地在黑板上写上:老牛伯伯说:水很浅;小松鼠说:水很深,小马?怎么办?同学们的喊声更是迫切,“自己去尝试,坚持自己的原则,自主判断,自己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笔者及时鼓励,并及时诱导,在我们的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办?话题一打开,学生的热情高涨……在这里,老师恰当地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创设”“制造”一种典型的学习环境,打开了学生心灵深处封尘已久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讲、有感可发,学生七嘴八舌地讲起了平时盲目抄袭作业,盲目模仿影视明星的发型、服饰等令人反感的可笑言行,以及盲目模仿影视作品中的一些暴力情节,如欺负弱小的不良行为等,典型而真实。此时的课堂似乎就是一种生活教育、实践教育,老师已经自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而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分析逐步深入,对这一原理的理解也一步步地深化。最后,学生兴奋而惊奇,高深莫测的理论原来竟如此普通,原来哲理性的思索往往又来源于生活!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此时教学不再空洞枯燥,而是自然融入生活,又做到了“从教学到生活”。情境教学设计的生活化使我们的教与学更趋于实质,少去了些许的虚假繁荣和走调的形式主义,充分体现着“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自觉形成自主、自立的高尚健康品质。

三、知情交融,促情升华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按照新理念的教学观,教师应主动建构教学与社会、世界的广泛联系,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因势利导地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唤醒学生的责任感、价值感、使命感,促情升华。比如,在讲到初二八年级下册《市场经济》这一课时,笔者列举了一些非常典型的案例:一个人生病了,生命垂危,需要药物去救治,结果没想到买来的却是假药;一些农民本来已生活艰辛,满怀着对丰收的企盼,拿着微薄的金钱偏偏买来的却是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辛勤的劳作换回的却是颗粒无收,惨痛的悲剧。此时,学生的是非观念、公平正义理念以及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就被唤醒了,增强了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了优化德育的目的。

四、贴近学生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情交融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因而会出现一些青春期逆反心理、早恋等心理困惑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常常会导致各种行为问题,如情绪与行为失控,因此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妨碍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学《男生女生》时,笔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角度,通过创设“有了烦恼跟谁说”“我收到一封异性同学的来信”等活动,让学生来出主意,老师引导梳理解决。学生自己感受、体验、分析、反思、洗耳聆听这些“秘密”。老师以和学生平等的协作者的身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他们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我想这么做,大家看行不行?”“如果你遇到这类事,你该怎么做?”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循循善诱地疏导学生的不良情感体验,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中获得了知识,分享了经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充满耐心和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与学生进行深度的心灵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轻松地释放心灵的重负,温暖感悟阳光的抚慰,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的、健康的教育和引导。学生思想上的种种误区被洗涤、净化、升华。调整了心态,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简单灌输或说教,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设置育人情景,营造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引导、感染、熏陶学生,使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体验发生碰撞,从而变为一种自觉的高尚的需要和动机,以形成良好的品德。运用和创设情景教学,来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思想品格的引领与塑造,塑造成功人格,培养爱国、尊重、诚实、自信、自立的坚强信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有着积极意义。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有效实施情境教学,相信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加涅著,皮连生译.教学设计与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休金娜.中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何克抗.教学设计系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金林祥,胡国枢,屠棠.当代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情感生活教育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台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