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数学教育教学语言初探
2009-08-13宋新朝
宋新朝
【摘 要】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从艺术性、情感性、诱导性、启发性、赏识性、反思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等方面提高自身的数学教育教学语言能力及艺术。
【关键词】数学 语言 教育教学结果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对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履行数学教育教学职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掌握好数学教育教学语言艺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师教师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富有特色的数学教育教学语言呢?
1.艺术性。高中学生情感丰富,爱好文学,充满浪漫情怀,数学教师可通过诗意的教学教育语言吸引学生,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增添了老师自身的魅力。比如,描述三角函数时,可引用李尚志教授的诗:“东升西落照苍穹,影短影长角不同。昼夜循环潮起伏,冬春更替草枯荣”来描述。意思是说,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在苍穹中运转。运转过程中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变化,地面物体影子的长短也就随之变化。同一物体的影子长度与光线角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角函数来描述。此外,太阳东升西落昼夜循环,潮涨潮落,冬去春来,草枯草绿,都是自然界重要的周期现象,而三角函数正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数学美普遍存在于数学之中,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等。在数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在数学美的海洋里去遨游、去欣赏、去感受,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数学美感。比如,几何中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圆形的美、图形对称和谐的美,数学公式的对称、统一美等,都可以展示给学生,培养其审美的意识,陶冶其审美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其在数学上刻苦努力的良好学习品质。
2.情感性。教学教育语言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还渗透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教师语言富于情感,一方面以自己的情感感应出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以情动人,使学生产生共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那么,怎样的语言才具有情感性呢?一般来说,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存有三种情感,一是教师的情感,二是学生的情感,三是教材的情感。数学教师应把数学教材内容中的各种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并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将融会有自己真情的数学情“感应”学生,使学生形成情感,实现三种情感的升华。学生会因教师神采飞扬的讲述、声情并茂的讲解而产生兴奋的情绪,也会因教师呆板、枯燥的讲解而产生厌倦的情绪。
3.诱导性。所谓诱导性,是指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作为内部诱因,培养学生的数学认识兴趣和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诱导性语言一般在数学课的起、承、转、合处运用,或者在激疑、析疑、鼓励学生质疑处运用。教师可经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设问、反问、比喻、比拟、排比、摹形等,帮助实现数学教学讲授语言的点拨、点染、引导、引发功效。例如,“三个不同的平面,若两两相交,则可以把空间分成几个部分?”可作如此比喻:“空间喻为一个大蛋糕,用一把刀去切它三次,可以切成几块?”这样比喻有助于学生形成形象的具体的思维。学生较快回答:4个部分或6个部分或7个部分或8个部分。笔者常用语有:“谁敢试一试?”“谁能试一试,自己来解决?”“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解法)吗?”“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4.启发性。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知识的广泛性与学生认识局限性的矛盾;数学学习材料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矛盾;数学书本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于实践之间的矛盾;系统知识和技能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等。这些认知矛盾常常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阻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要帮助学生解开数学认知中的矛盾,教师就必须运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数学教育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指教师的语言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及彼、由因及果、由表及里,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通过积极的思维化解认知中的矛盾,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方法很多,如创设问题情境、生动的语言描述、正确地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等,其中,联系实际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笔者的常用语有:“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想探究什么问题?”“预习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汇报一下你们收集来的数据、信息、资料”“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可行方案(如建立直角坐标系、给出公式、设计图形等)”。以上这些启发性用语较具开放性,因为每个学生生活背景、生活经验、基础、能力的不同,他们做出的反应也不一样。有的学生想到的知识多些,有的想到的内容少些;有的学生说的内容层次深些,有的可能肤浅些。上述教育教学用语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回忆和建构。
5.赏识性。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更应该做到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每一个可以赏识的对象,不要等他们已经将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后才去赏识他们,而是要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用语,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例如,在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同层次的回答后,应给予一定的评价,而且应该用赏识性的评价。其实,有很多带赏识的用语可以信手拈来,如“你的设计(方案、方法、观点、点子)太富有想象力,太具有创造性了”“说得真好,太好了,了不起!”“我非常赞成(欣赏)你的想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好吗?”“你今天头脑真灵活啊!”“观察真仔细,同学们真能干,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等等。
6.反思性。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却是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怎样运用反思性语言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呢?比如,“通过研究,你有什么体会?”或“有什么启发?”“通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法?”“谁能给大家提出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这些反思的语言不仅能够巩固课堂知识,提炼出学法,也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更加全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认知能力。
7.科学性。科学的语言是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的重要保证。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语言准确、语句合乎逻辑。“已知E、F、G、H是空间四边形ABCD边AB、BC、CD、DA的中点,则直线AC与直线BD所成的角是__________。”学生回答:“60°。”此时,教师必须给予及时地纠正和强调:“直线AC与直线BD所成的角是直线EF与直线FG的夹角,并非∠EFG,也可能是该角的邻补角。”这种在细微之处把握数学语言的用词,讲究的是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同时,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语言表达还应注意逻辑性,即教师讲解数学内容的语言符合数学客观规律,符合数学思维规律,用具有内在逻辑的语言来推理具有内在规律的数学知识。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要求教师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明其中的逻辑规律。数学教师在运用讲解性语言讲授时,一定要按照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行逻辑推理,做到讲授深浅适度。教师必须使自己的语言、思想和思维的顺序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
8.教育性。数学教师的职业要求其一言一行都要对学生施加影响和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注意语言的教育作用。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言内容的教育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描述、论证、举例、引文等都有内容意义,这些内容意义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使学生接受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如讲解“等差数列”这一章时,可以将德国大数学家高斯10岁那年如何聪明解答1+2+3+4+……+100的故事作为教材来介绍,介绍中外历史上大数学家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研究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被数学家那种大胆探索、不断开拓的精神所感染,被数学家们那种坚持不懈的工作热情所感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意志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形成。二是语言态度的教育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进行讲解、提问、评价时,态度要和蔼可亲、平等友好,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师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一重要技能。教师在借鉴人性化数学教育教学语言时,应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情况、不同对象、不同的风格,抓住时机去启发、去赏识、去激励、去反思,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语言的积极功能,用富有自己特色的语言架起与学生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邵守义.演讲学教程[M].吉林:吉林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
[2]伍棠棣,李伯黍,吴福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