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师范舞蹈教学的特殊性

2009-08-13王雪琴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特殊性舞蹈教学

王雪琴

【摘 要】舞蹈是幼儿师范的专业课,在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幼师的舞蹈训练与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有所不同,本文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殊性两方面分析幼儿师范舞蹈教学的特殊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师范 舞蹈教学 特殊性

舞蹈是幼儿师范的一门专业课,在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幼师的舞蹈训练与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有所不同,幼师的舞蹈课主要是教授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前训练,而艺术院校主要是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所以幼师的舞蹈训练并不是专业训练,而是适应幼儿教育的素质训练。笔者拟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殊性两个方面来谈谈幼师舞蹈教学的特殊性,以期对幼教老师的培养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幼师的舞蹈课不同于艺术学校的专业训练,因此,根据幼师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精选了教学内容,并将其分为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和幼儿舞蹈创编四大板块。不仅让学生学到各项基本功,如身段训练组合、民族民间舞组合、儿童舞蹈和舞蹈创作技巧等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让他们能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审美能力有所促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精选教学内容。我们一般采用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的基训、身韵和民间舞教材,但没有照搬其教学内容和专业训练的模式。在一年级时,一般以基本功的训练为主,把杆和地面的练习结合起来,并教授一些简单的技巧;二年级以民间舞蹈组合(藏族舞、维吾尔族舞、汉族舞、蒙古族舞、傣族舞、朝鲜族舞)和古典舞、现代舞组合练习做为课程内容;三年级则注重成品舞蹈教学以及儿童舞蹈(幼儿形体基训、律动、歌表演、舞表演)的教学,并与儿童舞蹈的创编紧密结合起来。

2.打破教学常规,实行编舞渗入制。幼师生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他们没有舞蹈基础,很多学生甚至对舞蹈一无所知,如果天天做基训,他们对舞蹈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为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可以在每节课前十五分钟教一个简单的幼儿舞,并配以小朋友的舞蹈画面,这样既使他们看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又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增强好胜心和进取心。另外,在学过一段时间的舞蹈之后,还可以让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重新编排队形、造型等,并进行分组练习,让组长负责排练,要求在课后完成。一个星期后,再集中两节课进行表演和评讲,这样就使学生们都感到学有所得。在学民族舞蹈时,要求学生用已学的元素去编排队形、舞蹈构图和造型练习等。三年级学习幼儿舞蹈时,则增加了幼儿创编技巧,如可以先教一个八拍的动作,而让学生编第二个八拍的动作,或教第一段编第二段,以队形变化为主,由浅入深。逐渐渗入编舞练习,从而增强学生的舞蹈能力,以使之适应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

3.利用多媒体有效创设情境。舞蹈是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认识舞蹈,了解舞蹈家的身体语言,了解舞蹈用身体语言发展起来的历史,了解舞蹈艺术作品以及舞蹈家的身体所揭示的不同时代的国家、民族、文化和习俗,以及不同的舞蹈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进而关注、熟悉自己的身体,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最终达到情感体验和舞蹈肢体感应的目的。这样,就能在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幻想中获得精神陶冶和启发,并唤醒自我的创造性与想象力。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舞蹈产生、发展的过程制成课件,并进行简要概述,讲解舞蹈欣赏的规律和方法。其次,通过一些典型舞蹈来欣赏、分析、讲解舞蹈的具体内容、形式、结构、主题动作、舞蹈语汇等详细情况。以扩大学生的眼界、拓宽知识面、丰富头脑、增长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第三,通过多媒体播放片段音乐,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进行情感和肢体语言体验,以激发其舞蹈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学生的特殊性

依据学生的状况,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类,这样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1.有提升潜力的优秀学生。这类学生有良好的气质、形体和旺盛的精力,他们的基本功很好,有一定的软开度,并能完成一些质量很高的复合技巧,基本上具备了舞蹈表演的专业素质。这些有提升潜力的学生,可以作为优秀人才输送到艺术院校、艺术团体、培训机构等,以专门从事舞蹈表演。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除了要他们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以外,还要给他们布置针对其特长的独舞练习,或在群舞中给他们领舞的机会,通过舞蹈练习或演出,培养他们表演的感觉,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树立起榜样,从而引领同学们的舞蹈学习和训练。教师要注意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防止他们骄傲自大,要让他们看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达到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2.能完成大纲要求的合格学生。这类学生对大纲所规定的实用型技能和知识能够完全接受,他们在班级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是教学的主体和重点。在教学时,教师先将他们按个头分组,个矮的站前面,在以后的每节课调换第一排和后面几排的位置,以使大家都有机会站第一排,同时,还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排练、编排队形等。组长采用竞争制:在开学初安排基本功较好的,半个学期后则安排协调性较好的,一个学期下来再安排表演好的。这样循序渐进,让大多数同学都有机会做组长。在竞争机制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你追我赶,使班上的学习气氛越来越浓。事实证明,一个好组长就能带好一个学习小组。组长强,组里同学的学习提高就快,其整体实力就强。

3.怕吃苦和形体协调性较差的学生。还有少数学生怕吃苦或形体和协调性较差,难以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怕吃苦的同学一般都属于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经过磨练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懒”,压腿怕疼,练舞怕累,学习也不怎么样。但他们也有优点,如有的外在条件不错,有的比较活泼好动,有的爱时尚爱赶潮流。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早发现,并多和他们谈心,以摸清他们的脾性和爱好,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为其量身定做一些舞蹈,如利用课余时间教他们学街舞、给流行歌曲的歌伴舞等,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舞蹈碟片,要求他们回去学,遇到困难时再向老师请教。这样训练之后,他们很快就显露出了跳街舞的天分,在同学面前有了自信,并渐渐克服了惰性,逐渐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一种是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形体条件也比较差,这样的学生大多比较自卑。针对这些学生,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而不能用先入为主的“有色”眼光去看他们,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要经常对他们的微小进步和努力大加赞扬。同时,可以安排一个较负责任和有耐心的组长带他们,争取他们不掉队,从而使之保持积极性。教师千万不能一味地把他们当成反面例子,以至同学和老师一起嘲笑他们,使之失去了学习舞蹈的信心,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总之,教师无私的帮助、教育和引导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要帮助他们努力达到舞蹈课的教学目标,促使他们在完成幼师学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将来为祖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舞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程蕾.浅谈幼师舞蹈教学[J].剧影月报,2007,(3).

猜你喜欢

特殊性舞蹈教学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浅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戏剧传播方式
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计量器具政府采购漫谈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抛体类问题解题方略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