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私家园林的人文情怀

2009-08-11侯佳彤

文艺评论 2009年3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

侯佳彤

摘要: 中国历史上有过不少著名园林,迄今除明清两代残存者外,已无遗迹可寻。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出现了许多富人,这就意味着中国新一代的私家园林也将随之而产生。通过系统分析明清私家园林的人文要素和历史文化内涵,为当代新的园林产生提供借鉴,体会古人在园林艺术与文化层面上的追求。希望新一代富人在对自然的体悟中感受个体生命思想升华的意义,能够在富的基础之上去追求高贵的思想品格。即由富走向贵成为真正的精神贵族,找回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真谛。

关键词:私家园林;文人园林;人文情怀

中国园林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重“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从老庄崇尚自然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中国园林景象是在三度空间里写作诗文,不是客观的自然界,而是主观化了的艺术品,它的创作,也如诗文、写意画的创作一样,要深在思致,妙在情趣,高在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一般认为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游娱园林。中国园林艺术观念的嬗变经历了了六个阶段。先秦:从“娱天神”到“娱人王”;秦汉:“体象天地”,“模山范水”;魏晋南北朝:“静念园林好”“山水有清音”;隋至盛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唐至两宋:“壶中日月长”;元明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私家园林,不仅是为了可居、可游,还在于以“借”园林来表现自己,园林是人内在生命之寄,是人内在生命的象征符号。人们“借”园林而净化自己,提升自己。中国园林家如同其他艺术家一样,有一种自觉的超越情怀。园林家身在方寸之间,心系浩渺的宇宙时空,造园家是将天地之无限生机和博大雄奇收摄于山水园林之间。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真山真水、花草树木的配置, 特别是通过为数众多的诗、画、文、题、联、匾、额等园景之作,表达深刻的寓意,表达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中国古典园林的诞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它和中国的山水画、中国的诗歌及中国传统艺术等同出一辄。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佛、道、儒为主的传统文化引导下产生的,这种传统文化引导人们信神、敬神、行善。相信轮回,相信善恶有报,更相信世上的一切都是由高层次的佛、道、神掌管和安排,而人生之意义在于回归自然,返本归真。所以古人尤其是当时的士大夫、文人、雅士追求超尘、脱俗,寄情自然山水,更憧憬仙山与琼阁的诗情画意。这些文人雅士的生活情操表现的是内心恬静淡雅、浪漫飘逸、朴实无华,向往的是遨游名山大川,享天地之灵气或藏身于深山老林中过隐居的生活,修心养性追求早日成仙得道。

1.道家思想的融合

道家重在自然、天地宇宙的探求, 人身如何顺应自然, 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界的许多相关因子, 抽象概括为“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主张万物复归其本色根源,造作的人类和社会必须复归其原始状态才能实现万物和谐的境界。这就是遵循自然, 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美学思考和景观设计一直受到“道法自然”的影响,目的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表达, 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有自然之美。文人士大夫早就意识到自然山水所具有的魅力, 因此着力于在园林中再现自然、道法自然, 追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意趣。“园林既是文人出仕之前的习业治学之所,又是文人退身之后的归隐静思之处;既是文人修心养性、安身立命的乐土,又是文人雅聚唱吟、谈古论今的园地”。因此,它处处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人格追求和审美情趣。道教大约成型于东汉中后期,园林也是在此时期开始萌芽,因此,道家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园林的布局思想。在道教传说中,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人们到了这里就能够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因而“一水三山”的园林模式便开启了以山水为主的自然园林先河。如留园“小蓬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都象征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在那里园主感到“仿佛蓬莱烟景,宛然在目”。

2.儒家思想的体现

山水比德,是儒家著名的美学命题,园林里的山水负载着与道德相联系的情愫。儒家常常以山水作道德精神的比拟。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而仁者愿比德于山,故乐山,高山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孔子认为水之美,它在于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又如“嵩高维岳,骏极于天”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用高耸的泰山和山水来比喻君子的品格,并把自然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联系起来。孔子认为自然山水和松柏之所以惹人喜爱,是因为它具有某种和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特性,孔子的这个看法就是自然美的“比德”说。所以中国后来的士大夫,都喜欢用山水或者松、竹、梅、菊等高洁的自然事物来自喻人格,以达到借物抒情的目的。这种“比德”观念,对于日后文人画的创作和园林山水的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思想基础,也由此形成了一个强调因物喻志,托物寄兴,感物兴怀的比兴传统。具体到中国古代园林创作中的“比德”,主要来源与它对山水诗、山水画依附对象的继承,多表现为通过梅兰竹菊或者“岁寒三友”等植物来比拟高洁,如欣赏松的岁寒后凋,梅的独傲霜雪,竹的虚心有节,兰的处幽谷而香清,荷的出淤泥而不染等等。

3.佛家思想的引入

佛教是在东汉时期才传入中国的, 而中国早在佛教传入千百年前的先秦时代, 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足以主导社会的哲理思想体系以《周易》和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社会伦理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宇宙自然观, 以及其他诸子百家的丰富多彩的思想观念。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使得“佛教的传入, 只可能使社会意识发生某种程度变化, 而不可能由它成为社会意识的主宰”。禅宗思想对园林清幽雅逸的意境有一定影响,禅宗建筑和富有禅意的题额为明清江南园林增添不少胜景,如苏州留园中就设有禅室。园林因禅意而更显幽邃,禅因园林而富艺术气息,两者互为因借。不少园林现象在唐宋以前可能还是一种道家自然思想的体现,但在明清时期衍生出了一层禅意。陈从周的《说园》中提到“园林中求色,不能以实求之。”“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便颇有些佛家色空之道的意味。士大夫更希望当在家修行的居士。如留园有“伫云庵”、“参禅处”、“亦不二亭”等礼佛建筑,还有“闻木樨香轩”这类出于禅宗公案的题名,怡园的“面壁亭”,取自禅宗第一祖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十年,静坐参禅的故事。

4.隐逸思想的折射

“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园林的哲学、美学基础,隐逸是它的基本主题,体现深厚、浓重的人文精神。寓善于美的古典审美观,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正宗代表的士大夫文人园林的文化主体精神,这也是文人园林成为隐逸文化基本载体的思想渊源。

唐代的“中隐”是影响明清江南园林的又一重要思想。白居易的《寄隐者》言:“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又言“歌酒优游聊卒岁,园林潇洒可终身”,“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深山太冷落,要路多险艰。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一方面在宦海沉浮中寻求自保,另一方面强调了优游自家园林的无限快乐。隐逸山林是由于对现世的失望,但并不是真正的作一个山野村夫,只是为了更自由地宣泄感情,辞官也不是真正的不想有所成就,只是他们认为成就自己人生价值的社会条件不存在而已。无论是隐士,还是仅有隐逸精神的当朝士人,当他们置身于自己营造的这种生活环境中,心已经远离世俗了,所以,这种思想往往写入了他们精心营构的园林中。如在留园西部设有“小桃坞”,其山水林木风光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及记》的理想再现的入口处理,是武陵渔人找到桃花源的物化。拙政园及狮子林的“见山楼”,取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意境。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解放、艺术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在此时期内,山水诗和山水画创作开始出现,佛教和道教也开始盛行。追求自然之美的园林艺术作为一种寄寓自我情感的空间创造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人们融合儒、道等诸家思想,利用山水诗画的模范,创造出追求自然和逍遥的园林空间,由此开启了自然式园林发展的先河。

魏晋隐逸是一种主动隐逸,非被动隐逸,它更为直接对园林产生着影响,尤其明代园林,园名或景名出自魏晋典故的为数甚多。明清还有大量以“隐”为名的园林,如洞庭的“招隐园”、“安隐园”、苏州的“小隐亭”、“怡隐小房”、“北山小隐”、“梅隐”等等,大都折射魏晋名士的归隐典故。可见明清园林的主人对魏晋精神之推崇。

5.诗情与画意的追求

古人在遨游名山大川中领略大自然的熏陶,把自然中生活中的感受,体现在文字中则成为诗歌;体现在绘画中成为山水画;移植到有限庭院空间中就形成了中国园林,实际上就是将宏伟秀丽的河山用写意的方法再现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成为中国园林。中国古代的造园家多是能诗善画的文人,他们以空间为纸,以山、水、树、石、屋为笔墨,托物言志,抒发情怀,创造出富于诗画情意的文人山水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立意深刻的主题园,置景构思,大多出于诗文。中国文学史上许多著名文学家的思想和诗文意境,成为古典园林及园中景点立意构思的主要艺术蓝本,即造景依据。从唐宋至明清的写意山水园,多为著名的文人书画家所构思创作,园中以诗情画意为尚,以文学意境为宗。具有文学内涵的园名题咏、富有文采韵致的景观立意,文采飞扬的名人园记、中国文学名著中描绘的精美绝伦的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笼罩着文学的光辉,飘逸着中国古典诗文的馨香。《论语》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文化中的山水情怀在明清文人画中不断张扬,亦在园林中得以拓展。其实以园林为家,集居、游、观、思,是个人精神的反思和激励。尽管园林在哲学思想有较多的传承,但将飘飘渺渺的哲学思想落实为三维空间的表现形式,仍然有一个过程,而成熟于唐代的诗文艺术以及繁荣于宋元的绘画艺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明清江南园林的借鉴。

由于连年的战乱,使人开始习惯于栖身山林之中,“隐逸文化”开始盛行。许多文人雅士长期因为战乱或厌倦官场,选择了归隐山水、回归田园,长期栖息自然山水之中,逐渐对自然山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开始以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形式描摹自然山水之美,向往自己理想中的人生远景。于是,一些山水诗人、画家最先开始建造园林,他们借鉴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创作原则和理念,利用自然之中的土石花木,来勾画自己理想中的自然空间。当时文人的园林其规模一般都小而精,造园手法从单纯的写实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过渡,园林与山水画、山水诗文互相启寻,互相发展,是包含着老庄哲理、佛道精艺、六朝风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的结果,获得了社会上广泛赞赏,开启了后世文人园林的先河。园林墨宝有许多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如园林中的文学品题,包括匾额、楹联、砖刻等本身就属于文学小品,具有文学价值。另外刻在园中的大量园记,也是优美的文学作品。

明清的诗文出现了几个新的趋势:描写更趋于细腻化;明清诗词较多地赋予所状之物以丰富细腻的人的感情;明清状景的诗文趋向于对景物进行剪裁与组合;明清诗文还出现了更趋生活化的特点。明清的园林多将佳景组合,以达到更美的效果。各地的“八景”、“十景”多起于明清,就与这种诗意化欣赏标准的形成有关。园林为人造自然,其构造因空间有限,多采用移山缩地的做法,于是更强调景物组合的效果。

绘画艺术融进园林,成为立体的画的园林,又成为画家的无上粉本。以画构本,也成为造园的惯例。众多的山水画家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山水画之先河,更重要的是他们以画抒情,以山水画为精神愉悦的美感享受工具,自然为我用的思想,是人们从先秦以自然为崇拜对象的阴影中走向重视人的情感表达的重要转折。从书画的角度理解自然,在文人园林形成的最初就融进了新的血液,园林也正式迈出体现人性的第一步。元代以来一批大文人画家多为江南人士,不少人直接或间接参与造园,而明清之际,“著名的造园家,几乎皆工绘事”。明清绘画极推前人山水画,尤重山石法度,因此在园林各要素中,叠石也就成了最重要的内容,成为一园景致成败之关键。受画理的影响,明清园林之叠石十分注重选石。虽然中国士大夫玩石赏石自唐代而始,但充分讲究其色、形、纹却在明清。

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富于诗情画意,富于典雅美丽的神韵风致,其重要原因就是以道家、佛家、儒家及隐逸思想作为哲学根源,以文化艺术的点缀为主题,并非单纯地模仿和再现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表现艺术。它的山石水土、花草果木都经过精心处理,以满足人们寄情山水的审美趣向,使人流连忘返于山水花木之间,借山水以解忧,藉花木以怡情,更重要的是在对自然的体悟中感受个体生命的意义。

(作者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建筑学硕士)

参考文献

夏昌世《园林述要》,华南理工大学出报社,1995年。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5年。

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孟凡玉、陈丹《江南私家园林空间形态的比较研究》,《广东园林》,2007,(03)。

刘婉华《文心与禅心——中日古典园林审美意境之比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邓洁《汲古出新——论明清江南园林文化特征的形成》,《古建园林技术》,2005,(04)。

杨先艺、吴清、董涛《论中国明清园林的成就》,《国外建材科技》,2003,(01)。

陈从周《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年。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如何培养当代技校生的人文情怀
立足听读说写,渗透人文情怀
“胡杨精神”与塔里木大学人文情怀教育
浅论中小学素质教育
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