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危机处理”
2009-08-01郑静群
郑静群
摘要:文章从现实教学实例出发,提出教师应有恰当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以便良好的课堂秩序得到保证,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美术教学;课堂偶发事件;教学实例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6-0156-02
上课铃声响了,走在少年宫教室外的走廊上,却听见教室内传出闹哄哄的嘈杂声,“怎么回事?”我纳闷地进入教室,目光四处寻找着,发现8岁男孩郑成浩同学的双手正伸人课桌把玩着什么。我走过去:“郑成浩,请你把东西拿出来。”郑成浩同学愣了一下,惊慌失措地把一团黑乎乎、软绵绵的东西放到我手里,我仔细琢磨,原来是个橡胶恐怖面具。在我朝他走过去那刻起,郑成浩的眼神一直注视着我,他紧张得鼻尖上冒出了小汗珠。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无声地注视着我,像是在等着我大发雷霆。尽管有些生气,但我知道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作为教师的我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走上讲台。突然,一个灵感在脑中闪现,我举着“面具”微笑着对大家说:“郑成浩同学为大家找到了画画的好题材。我们正好可以以‘面具为题材进行主题画创作,你们说怎样?”“好!”郑成浩喊得最大声,这时我抓住时机引出原定的课题——挂历设计,接下去的课堂教学异常顺利。郑成浩同学尤其认真,大家完成的作业都很别致。下课铃响了,我呼出了一口气,感觉到意外的惊喜!课后,我表扬了郑成浩同学的画,同时批评了他的调皮。
这堂课的“转危为喜”对我来说确实是印象深刻,引发了许多思考。我认识到怎样恰当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是教师的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堂偶发事件使课堂出现“危机”,如果处理得当,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学得以继续顺利进行;处理不当,会扭曲正常的课堂秩序,影响教学进行。正确处理偶发事件,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出高度的教育机智。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理智感、责任感和巧妙的教育艺术。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宽容和智慧,感受到教师的人格之美。这一切能转化为一种灵魂的感化力量,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人格信赖,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从这一意义上说,处理偶发事件,也是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增长才干、树立威信、增强教育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良好机会。反思这节课的经历,结合平时的教学,我觉得恰当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随机应变,顺势而为
研究表明:好奇、好动、好胜是大多数儿童都普遍存在的共性,因为儿童的理智、情感、意志、性格、观念、信念刚刚处在形成时期,各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在课间、课后发生一些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调查发现,特别在上午的第三堂课和下午的一些课中,有些学生由于精力不能集中,就想在课堂上玩些新花样来调节调节自己,这时的偶发事件的发生率就特高。教师若不能正确及时地引导,采取有效的措施,课堂教学将陷入困境,教师则会非常被动,因此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去扭转课堂中的尴尬场面,降低偶发事件的发生率。这里所说的智慧,最主要的就是教师的教育机智。机智含有“巧妙”的含义,教师运用机智的语言或机智的措施处理偶发事件,体现出教师“随机应变”、“处变不惊”的能力。假如教师不能有效正确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那么教师将难以在学生的心中立足,更难以在教育事业中立足。在本堂课上,发现郑成浩同学玩“面具”,我没有加以呵斥,而是马上调整好情绪,并且以“面具”为题材来上这节课,学生觉得很突然,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起来了。教师这样来处理偶发事件是非常明智的,课堂教学的秩序得到了维持,学生也有了上课的兴趣。在此要提醒广大教师,不要将课堂的偶发事件做为教学中的绊脚石,正确处理、理性思维是关键!只要发挥机智,做到随机应变、顺势而为,就会化“危”为“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摆正心态,调整角色
这节课收获最大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本身。这堂课从出现危机到转危为喜,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教学的成与败。教师,应该受到学生的尊敬,但在互动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应该是平等的。而且教师应该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现出特有的宽容,因为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作为教师绝不能因循守旧,不能把自己死死地定位在教授者这一层面,也不能把自己看得绝对权威,而应该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以一颗宽容心来对待学生的一些小缺点,灵活地运用教学规律,恰当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变不利为有利,借以催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触发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的形成。即使在教育他们的时候,教师大可放下不必要的架子,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勿急于一时之气而乱了师道,就像在课中,如果教师一味地指责这位学生,大骂班中同学,教师的一时的“心理胜利”,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逆反心理,终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教师恼羞成怒,导致师生感情出现严重的危机,课无法上下去了,要画出好画也就更不可能了。教师的高高在上会使学生在无形中降低了对教师的尊敬。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就是由于教师的容忍、尊重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注意力也比往常更集中了,是什么原因呢?因此,不能否认在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和爱护学生,摆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是何等的重要啊!
三、尊重个体,激发兴趣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儿童在接受感兴趣的新事物时心情会处在兴奋、喜悦的状态中,这时鼓励孩子开动脑筋,多想多提问题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变得事半功倍。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肩发有关,因此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建的思维,它走出常规的思维状态,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它能独具慧眼,独具匠心,表现与众不同。学生虽然不能说个个都是天才、神童,但的的确确蕴藏着惊人的潜力。从这次的学生作业就可以看出这堂课确实是成功了,它的成功就在于教师的宽容、在于教师的正确的主导作用、在于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得到了发散,得到了创新。在教师宣布用“面具”作为上课的题材时,郑成浩同学的兴致是那么的高涨,愉悦,而郑成浩同学的好心情带动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有了兴趣,学生的讨论变的有思考、有价值;有了兴趣,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有了兴趣,学生的绘画内容更充实了。让学生的兴趣真正地成为了偶发事件转危为喜的纽带,同时也让教师懂得了尊重和宽容是上好课的关键。
学生是可爱的、无邪的,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认知态度和不同的思维特点,只要教师走进他们,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教师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一个学生是“差”的。教师应该抛弃训斥、责难的态度,满怀对学生的真情实感,用欣赏、期待的目光面对每一个学生,运用精湛的教育机智、教学技能进行课堂操作,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在课堂中得到成长的快乐,在课堂中变得更加聪明。
作为一名教师都要能够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掌握科学艺术独特的教学方法,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吸取新的营养,不让偶发事件成为课堂教学的绊脚石,那么课堂将会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