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09-07-31崔珩栗民
崔 珩 栗 民
关键词: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生源背景;人才遴选;学位论文管理
摘要:建筑学硕士学位制度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建筑学评估委员会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国家、行业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但随着研究生教育不断改善,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各种生源背景的考生涌入,其缺陷也逐渐暴露,如培养目标与手段错位,一些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单一、基本功较弱,等等。因此,应重视建筑学专业职业性与学术性培养的整合,加强建筑设计实践教学,建立学术型和设计专题型并重的论文管理机制,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改革现行的研究生人才遴选机制,以提高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3—0097—05
一、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主要培养建筑学领域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可授予工学硕士或建筑学硕士学位,其中建筑学硕士学位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教育评估后才允许授予的职业学位。相比较于同专业的工学硕士而言,建筑学硕士学位具有明显优势:获得其专业学位者就表示其接受了该专业完整、规范的职业教育,具备从事建筑师职业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建筑学硕士学位制度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建筑学评估委员会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国家、行业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使学生了解建筑师的专业范畴和社会作用,以及获得执业建筑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训练,并为我国建筑学职业学位与世界其他国家同等专业评估相应学历的互认创造条件。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已有18所高校通过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的教育评估,具有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的资格。
从总体上看,建筑学硕士学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内,在教学体系、培养标准与要求、评估制度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框架,使得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建立了有效的接轨,进一步完善了专业教育的制度环境。但伴随国家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办学规模明显扩大,生源背景更加复杂、多样。再加上专业教育自身机制中尚存的一些问题,这些都给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建筑学研究生教育规模日益扩大
我国于2001年开始研究生扩招,之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几乎每年均以20%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报名人数达128万人,研究生在校人数已经达到150万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大国。伴随国家建设的发展和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规模也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逐年扩大,一些学校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招生规模就从几人扩充到数十人;对于具有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考生更加趋之若鹜。面对大量扩招,其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数量与高水平教师并不能及时与之配套,导致教学资源紧张。部分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多达几十名,使得他们指导的研究生在毕业答辩时由于人数太多而安排不过来,只好让毕业生在答辩时程序从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质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短时期内的办学规模的扩大化对有着生师比办学要求的建筑学专业而言,其质量上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扩招已经成为影响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2非建筑学本科生源比重明显增加,专业背景多元化趋势显著
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建筑设计行业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社会需求量大,建筑师收入较高,就业情况总体较好,这就使得众多考生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有着极大的兴趣。其中不少考生是以改变专业背景、改变学历背景为目的,这就导致众多非建筑学专业的本科考生出现。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近几年建筑学研究生的本科背景除了建筑学外还有测量、工民建、室内装饰、计算机,甚至还有医学专业,这就反映出生源背景的多元化趋势,而相似的情况在国内其他同类高校中也存在。
3应届考生全力投入考研,严重影响了本科阶段的学习质量
由于竞争激烈,很多非建筑学本科生为了应付研究生入学考试,从大学二、三年级就开始复习考研;甚至有的学校原本五年制的专业,在大四时就同意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学生一旦考上学校,他们便调整计划,让只读了四年的学生毕业,这俨然成了学校和学生共同参加研究生“应试”。这样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质量,而且即使他们通过了研究生人学考试,也必将在日后的学习中暴露出其专业知识单一、基本功较弱、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不足等缺点。
4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存在着错位现象
“建筑学的研究生是画着进来,写着出去”,这是许多专业教师的感慨。建筑设计单位也反映:现在录用的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其职业能力不如有两年职业经历的大学毕业生。这种现象反映出建筑学研究生教育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比较研究生培养的“入口关”和“出口关”,不难发现其中有趣的现象。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环节中,建筑设计是重要的测试科目,在初试和复试环节中都占有较高的分值比重,这说明在招生环节中重视选拔专业基础较好、建筑设计方面能力相对突出的、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学生。也就是说,入学选拔环节更注重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培养基础。而培养的“出口关”——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则是以学位论文为考查对象,只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学理性,不注重学生在建筑设计、建筑创作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入口关”是按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的目标设立的,而“出口关”检验的却是研究成果,即考察的是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水平,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
5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内涵尚显薄弱
与一般工学硕士相比,建筑学硕士应具有更显著的职业能力,其中的核心是设计实践能力。而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对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体现在建筑设计1和建筑设计2两门课程上,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并不突出,也不系统。对于研究生阶段建筑设计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不利于建筑师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提高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一)应重视建筑学专业职业性培养与学术性培养的整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硕士学位获得者必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强调了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科学研究后备人才,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人才
培养目标与类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学术性”。在这一点上,建筑学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自然应与国家学位条例的要求相一致。但应注意的是,建筑学硕士同时还是一种专业学位,而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培养目标侧重点并不相同。专业学位主要以高水平的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毕业后研究生主要从事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工作,这种职业是高级的、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一种技脑结合,它需要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建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更注重的是培养高素质的、获得执业建筑师必需的专业知识与训练的职业建筑师。在双重标准影响下,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既要满足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性要求,也应达到高水平实践能力的职业性要求,针对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的错位问题,需要改善培养机制,实现培养目标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整合。
1建立学术型与设计专题型并重的学位论文管理机制
以建筑学硕士学位的培养标准看,学位论文更应立足于设计实践及相关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设计研究,要求方案合理,专题论证严密,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因此,建议改革单一的学术研究型论文形式,增加设计专题型的学位论文,即以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为主,辅以适量文字性的设计专题研究。应当注意到,设计专题型论文与学术性论文相比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如何?什么样的设计专题研究才能达到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只是做一个规模更大、功能更复杂、环境条件限制更多的题目?与本科毕业设计相比将有怎样的区别?……相关的评价标准值得另题专门研究。但有两个基本原则可以明确:一是建筑学硕士学位的设计专题,其选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完成的设计成果要有深度,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有成效,方案设计应具有创新性,能够体现出设计者较高的职业能力与素养;二是选题要有值得深入挖掘的内容来支撑专题研究,诸如社会环境、历史文化、新技术、可持续发展以及关于建筑本体的美学、功能等领域均可涉及,通过专题研究能够体现设计者在专业领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使设计专题能够达到硕士学位应有的学术性要求。
2进一步加强建筑学硕士的职业教育
强化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应以加强建筑设计实践教学为重点,在传统的培养方案中仅通过封闭、内向的课程设计教学是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建筑设计教学应当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综合性、复杂性、现实性的工程项目锻炼,进一步培养建筑学硕士的设计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创新能力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的硬件条件是需要建立与市场接轨的工程实践平台。工程实践平台一方面在机制上可以承接实际工程项目,丰富研究生设计教学的选题资源;同时可以成为研究生设计教学的载体和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场所;此外,平台的建设也有利于保障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的需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3改革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在研究生阶段的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灵活的“studio”模式及多题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倡导研讨式、实践式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围绕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积极开设前沿性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设计教学应加强设计实践全过程的训练。即实现调研—分析—设计—实施—反馈的—体化教学,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升级。
(二)良好的专业基础是高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
由于建筑学硕士与工学硕士客观上存在差异,决定了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忽视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要求。针对目前建筑学研究生学习时间短、职业能力的系统培养也非重点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扎实专业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专业基础是高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而建筑学专业良好的专业基础需要通过本科五年的学习逐步积累,学生应系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具备熟练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设计创作的专业能力。对于如何加强建筑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笔者认为,今后一方面需要改革研究生人才遴选机制,把好研究生入学选拔关,这对控制非专业考生的数量、缩小招生规模将产生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已通过选拔、但生源背景不同、不具有较好培养基础的,则应当在研究生培养阶段采取措施,加强其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1改革研究生人才遴选机制
通常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为笔试,复试为面试加笔试的综合测试,最终成绩是两个阶段测试综合评议的结果。其中初试占有较高比重,基本上采取书面考试方式。而现行的应试型入学考试不能全面考察衡量学生的专业基础,且“应试”考试可以使考生有针对性地做准备,所以也招致了大量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应试。
改善生源条件首先必须在改革研究生人才选拔机制上人手。第一,建立丰富的入学测试专家命题库,避免考试科目由少数教师多年重复命题而导致命题有明显的倾向性,从根本上杜绝考生进行猜题、压题等投机行为;第二,改革初试科目,初试主要以专业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重要相关知识的测试为主,对于建筑创作、建筑设计等职业能力水平的测试则进入复试环节,使初试与复试阶段考查的重点更加明确清晰,避免两个阶段测试均面面俱到、都不够深入;第三,改革复试环节,强化复试环节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设计能力的考察衡量,更加突出专业性;第四,复试通常是由多位有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参与,采用面试、笔试等多样的考查形式,对考生专业素质的综合判断比较更加全面、准确,因此可以加大复试环节在综合测评中的权重,选拔出真正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学生。
2增加先修课培养环节
对于通过选拔进入研究生阶段的非建筑专业学生,应增加本科先修课程培养环节,即原则上该类学生必须在毕业前完成本科先修课程学习。先修课程计划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学生本科阶段修课情况以及个人知识结构特点来制定,选修课程重点应针对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的薄弱环节,选课领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建筑设计类、设计原理类、设计技术类、相关知识类、文化修养类等。先修课应当至少涉及2个板块课程。
3实行弹性学制
由于先修课程的培养要求客观上占据了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为配合先修课程制度的执行,应当实行弹性学制,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必要条件。弹性学制为在正常修业时限的基础上最多延长不能超过1年的时间,以保证学生能完成所有的学习内容,并顺利毕业。
(三)应对规模化教育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面对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化导致的教学资源不足和师资队伍紧缺,在短时期内又难以增强师资队伍力量等问题,笔者建议进一步发挥教学管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监管作用,建立相应措施,以提高研究生专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1严格学位论文管理程序
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的出口关是学位论文,这也是教育评估审查的重点。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首先应加强论文的选题管理。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完成相关文献收集、阅读、资料整理和完成选题报告,接受统一的开题答辩。严格的开题答辩可以集思广益,为论文撰写铺垫良好基础。其次要加强论文写作过程的质量监控,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论文中期检查。“点”上检查是对开题环节中有一定争议、成绩不太理想的论文进行审查,“面”上检查则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审查。中期重点检查论文基本框架、论述逻辑、理论与实证研究情况、写作进度等,并对论文是否能如期完成做出评估,中期检查制度对论文的写作过程可进行有效监控。第三,加强论文答辩前的审查环节。可以采取学位论文校内、校外双盲审查制度,即送审论文必须“屏蔽”研究生及其导师信息,以使评阅人对论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顺利通过内、外两次盲审才能够说明论文质量达到了标准。面对扩招后大量硕士研究生等待论文答辩的局面,严格的送审制度将有助于提高论文的答辩效率和整体质量。
2增加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环节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从教学管理上增设对职业能力的统一测试和评价环节,具体形式包括:进行统一的快题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设计课程考核挂钩,如未通过则一票否决;对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成果采取导师组集体评议形式,而非导师个体评判,制定客观评议标准,确保成果质量和评价的客观、公正。设定职业能力的考评环节将有助于提高师生们对设计实践教学和学习的重视度,有助于保障职业能力的教育质量与效果。
四、结束语
通过完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培养基础、培养方法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措施,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或缓解,笔者所提出的设想也具有便于实施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并有助于实现职业能力与研究能力并重的培养目标。但应当看到,这些措施都只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些外部因素,真正决定教育质量的内在因素还在于师资力量、办学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以及科研基础等方面。只有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形成成熟而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和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相关的建议措施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