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源》“听(聽)言”释义辩正
2009-07-31李永
李 永
《辞源》“听(聽)言”(以下径作“听言”)条,释义为“道听途说”,引例为《诗经·大雅·桑柔》:“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并引郑笺:“对,答也。贪恶之人见道听之言则应答之。”
词典释义及郑笺并误。《桑柔》:“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郑笺:“贪恶之人见道听之言则应答之,诵诗书之言则冥卧如醉。”又《诗经·小雅·雨无正》:“凡百君子,奠肯用讯。昕言则答,谮言则退。”郑笺:“答犹距也。有可听用之言,则共以辞距而违之。有谮毁之言,则为共排退之。”词典因循笺义,未加辨正,古注旧训多为是说。如孔颖达《毛诗正义》:“若有道听非法之言,闻则答而受之;若有谮毁之言,云此人不可任则用其言而罪退之。言以谗言进退人也。”释义同郑笺,以“道听非法之言”释“听言”,以“谮毁之言”释“谮言”。朱熹《诗集传》卷七:“王使贪人为政,我以其或能听我之言而对之,然亦知其不能听也,故诵言而中心如醉。”其以“听我之言”释“听言”,与郑笺、孔疏皆训“听言”之“听”为听觉动词。于省吾先生别为新说,认为“听”、“圣”古通用,“诵”、“颂”古通用,“听言”即圣言,圣善之言;“诵言”即颂言,颂谀之言。依此解,王“闻圣善之言则对答之”,可谓是从善如流的贤王,此不合诗序“刺幽厉”意旨。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以下简称《通释》):“听言,谓顺从之言,即誉言也。”“诵言,即讽谏之言也。诗言贪人好誉而恶谏,闻誉言则答,闻谏言则如醉。”“谮言,即谏言也。……王好顺从而恶谮谏,闻顺从之言则答而进之,闻谮毁之言则退而不答。”马氏的解释是正确的。由《诗》意来看,“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听言则答,谮言则退”分别指两种相互对立的情况,毛传:“以言进退人也。”是说以言进人,以言退人,“言”当指“听言”、“谮言”、“诵言”,孔疏以“言”专指“谗言”,释义偏颇。《雨无正》“听言”与“谮言”对文,《桑柔》“听言”与“诵言”对文,就是指两种情况的对立。唐僧人神清《北山录》卷九慧宝注:“听言,尘俗之言也,徒为喧噪;诵言,典雅之言,闻之经济。”也是指两种情况相对。考察古文旧注,谮言、诵言,当解为讽谏之言为是。《通释》:“《广韵》:‘谮,毁也。“毁,犹谤也。古以谏言为诽谤,故尧有毁谤之木。谮言即谏言也。”《淮南子·主术》:“故尧有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汉书·贾邹枚路传》:“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韩诗外传》卷三:“无使百姓歌吟诽谤,则风不作。”诽谤即进谏,毁谤之木指供百姓书写政治缺失的木柱。“谤”指公开议论别人的得失,如《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又《通释》:“《说文》:‘诵,讽也。《楚语》:‘倚几有诵训之谏。又曰:‘使工诵谏于朝。诵言即讽谏之言也。”韦昭注:“诵训,工师所诵之谏,书之于几也。”诵训指古代掌管百工的工师所讽诵的谏言。既“谮言”、“诵言”为讽谏之言,则处于对文位置的“听言”只有训作“顺言”,语义方恰切通畅。
“听”训作“顺”、“从”,古注用例甚多。《通释》引《广雅》:“听,从也。”《逸周书·周祝》:“被之以刑,民始听。”孔晁注:“听,顺。”《大戴礼记·小辨》:“庶人听长辨禁,农以力行。”王聘珍解诂:“听,从也。”《周礼·地官》:“凡岁时之戒令皆听之。”郑玄疏:“听之,受而行之也。”《尚书·盘庚》:“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言当勉从朕言无荒失也。”以“从”对译“听”,“从”即顺从之“从”。“听”又作“圣”,二者古通用,如《齐侯晷》“宗伯听命于天子”,“听”字原作“圣”。战国郭店竹简《语丛四》:“圣君而会。”林素清认为“君”是“言”的误抄,“君”当作“言”;裘锡圭先生按云“圣”疑读为“听”。“圣君而会”即“听言而会”。旧文中“听言”可作“圣言”,即“通言”。《尚书·同命》:“聪明齐圣。”孔颖达疏:“圣,通也。”《礼记·乡饮酒义》:“仁义接,宾主有事,俎豆有数,日圣。”郑玄注:“圣,通也,所以通宾主之义也。”“通言”即“顺言”,《淮南子·主术》:“若重为暴,则治道通矣。”高诱注:“通,犹顺也。”
要之,“听言”即“顺言”,柔顺谗谀之言,与谏言义的“谮言”、“诵言”相对。《桑柔》“听言则对,诵言如醉”、《雨无正》“听言则答,谮言则退”,是说王恶闻谏诤讽诵之语,而喜听狎顺柔媚之言。其实,《说文解字》释义语言就有“听言”一词,如《说文·言部》:“许,听言也。”段注:“听从之言也。耳与声相人日听。引伸之,凡顺从日听。”段注训义甚明,《辞源》因循笺义,未事细勘,故未达其真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