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arning大讲堂”:联通象牙塔与草根的桥
2009-07-30张仙
张 仙
专业发展亟需信息时代的联通之桥
“象牙塔”原是19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用来批评当时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脱离社会现实的话,后泛指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的场所。早期的西方大学,为维护其学术和教学自由,曾刻意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故此,人们习惯于将大学和研究机构称之为“象牙塔”。事实上,象牙塔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人们认为,象牙塔里的理论是需要的,但这些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体现其意义。“草根”,一般情况下主要指的是基层群众,在教育领域里,主要指的是广大的一线教师。草根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一般情况下,草根比较欠缺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丰富的教学实践,又需要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然而,当前的教育研究,一方面是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广大的一线教师对许多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成果不了解、不熟悉,不知道如何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如何促进教育研究者与一线教师更好地沟通与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搭建一条联通象牙塔与草根之桥,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研究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避免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两张皮”,这是当前教育领域里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虽然传统的讲座、培训、学术会议等为这一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方式受到费用高、受众面有限、时空限制等条件的制约。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搭建信息时代之桥,让专家学者从研究机构里走出来,把新思想、新知识传播给大众;让一线教师能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方便地走出来,学习新思想、新知识,从而促进专业发展。
“e—Learning大讲堂”探索联通之桥
“e—Learning大讲堂”不是一个简单的专家讲、参与者听的过程,而是强调针对特定的主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参加交流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发言框输入文字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或通过话筒进行提问。下面从交流的主题、参与的人数、交流的频度、参与者的反馈等方面进行一些介绍。
1交流主题
“e—Leaming大讲堂”面向的对象主要是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研究生、本科生等。自2004年举办第一期以来,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主题如表1所示。
这些主题包括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新技术和新思想的介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在交流的过程中,专家学者的知识得到了传播,一线教师、学生、关心教育信息化的人士学到了新知识、新思想,为下一步的教学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2参与人员情况
据统计,“e-Learning大讲堂”每期的参与者均稳定在100人左右,参与人数最多的达到了206人,最少的也有50多人参加了在线交流。
从参与者的地域分布来看,基本遍及了全国各省区,包括部分港台同胞,其中以北京、上海两地的研究生居多。
从参与者的身分特征来看,除了专家外,参与主体主要是信息技术教育一线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参与交流的一线教师大多是全国各地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参与的研究生、本科生大多是将来欲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大家通过专家讲座,相互交流。一方面学习了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和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相互激发思维,更好地创新自己的教学,促进自身的发展。
3交流频度
从主题活动开展的频率角度来看,在2004年至2009年之间,“e—Learning大讲堂”共开展了近60期主题交流活动,平均每月1期,远远高于传统学术会议每年1期的频率,较好地实现了持续沟通和交流。
从参与者角度来看,参与交流的频度也比较高。据统计,45.5%的参与者参加过5~8次专家在线交流,10.7%的朋友参加过9~12次,还有7.1%的朋友参加过13次以上。这表明有近2/3的参与者一直在关注“e-Learning大讲堂”,并经常参加交流活动。参与者每期参加交流的时间长度也不同,60%的参与者能够每次参加交流1.5小时以上。
相对于传统学术会议而言,“e-Learning”充分发挥了网络传播成本低、速度快、规模大的优势,使得有愿分享研究成果的专家与有愿学习新知识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线教师充分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学术交流活动的持续性问题,使研究和实践更好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共赢。
4参与者反馈
参与者反馈主要指的是参与者对“e-Learning大讲堂”的满意程度。在Merrill主讲的交流活动临近结束时,“e-Learning大讲堂”组织成员利用系统的投票功能,向参与者进行了现场调查,其调查数据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对于“e-Learning大讲堂”所举办的主题交流活动,参与者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共占72.6%,认为一般的占13.1%,认为较差的占14.3%,认为很差的为0。这也说明大部分参与者对“e--Learning”大讲堂”的主题交流活动还是比较满意的。在对认为较差的参与者的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这主要是由于网速问题或者参与者自身网络知识欠缺造成的。
“e-Learning大讲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肖伯纳曾经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e-Learning大讲堂”已使这种交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举办讲座的时参与进来,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看实录从中学习。整体上来说,“e-Learning大讲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了专家与一线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
传统学术会议受众面小、交流面窄、费用高、持续性不强,“e-Learning大讲堂”的建设较好地解决了专家与一线教师、学生交流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从专家的角度来看,可以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实践、了解一线老师的想法,在谈话中获得灵感,并通过交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重要观点和经验传递给一线教师和学生。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来看,在“e-Learning大讲堂”参加交流,可以直接与大师对话,向高水平专家当面提出自己的问题,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2有利于形成学习共同体
通过交流,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之间、一线教师彼此之间容易促成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在交流的过程中,专家更好地了解了实践;一线教师、学生更好地吸收了新成果、新知识,进而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3有利于形成教师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线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沟通,和其他志同道台的教师结成伙伴关系,形成社会资本,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4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均衡发展
从学术交流的平等性来说,传统的学术交流体制存在学术资源分布不均、东西部差距大等现象。学术资源分布的不平等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基于网络的学术交流环境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参加“e-Learning大讲堂”交流的朋友中,不少人来自于西部地区,如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广西、四川、云南等。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已具备了上网条件,平时很少有机会与领域专家直接交流,在“e-Leaming大讲堂”的在线交流环境中获得了直接与专家对话的机会,这对提升西部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