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2009-07-30肇恒国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美育情感语文

肇恒国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语文教师若把美带进课堂,则语文课堂便会生机盎然,五彩斑斓。

一、抑扬顿挫中的情感美、音韵美

语文教师的重要本领之一就是那富于情感的朗读——抑扬顿挫,即美读。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化成有声的语言,把存储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命运、共患难,主动汲取着文章的营养,教师那抑扬顿挫的范读,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多方位、多层次地感知作品的精髓,以达到美育的目的——从教师那抑扬顿挫的美读中感受情感美、音韵美。抑扬顿挫又可概括为声情并茂。《礼记·乐记》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若离开了情感,就不成文章了。因而语文教师在课文分析之前的首要任务便是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去体会文章之美,赵忠祥那绘声绘色的《动物世界》,仿佛把听众带入了动物王国之中,与动物面对面地交谈使人感觉到是那么的亲切舒畅;宋世雄那铿锵有力、富有激情的中国女排五连冠征杀解说词,更是让听众热血沸腾,满腔爱国热情一触即发。虽然语文教师达不到赵忠祥等老师那登峰造极的高度,但也必须力求完美,叶圣陶说得好:“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他的语感。”文字作为符号是死的:但用文字来表现生活、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便赋予文字以丰富的含义。这就要求培养学生从语感入手,引发其兴趣,正如苏东坡所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于自知。”语文教师所肩负的重任正是抑扬顿挫地美读,绘声绘色地讲解,做到其言动心。

二、身临其境的意蕴美、艺术美

语文教材中,美的情境,或安谧幽深,或肃穆庄严,或幽默欢乐,或激越悲壮。语文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教师要做一名导演,不要做一位替身演员,让学生身临其境,撩起其感情的共鸣点,为主人公的悲壮命运而感慨,为英雄人物的崇高气节而自豪……老舍在《在烈日和暴风雨下》这篇课文中为学生刻画了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的形象。老舍把主人公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和遭遇的悲惨,设置于酷热的烈日下和凶猛的暴风雨之中,通过环境,特别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映衬主人公那悲壮的命运,三次出车,先后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真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祥子胆怯了;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祥子腻烦了;暴风雨使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l呼吸,不能迈步,祥子在水里争命。”“祥子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怎能不令读者寒傈呢?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中,通过对松骨峰战斗、马玉祥舍身救朝鲜儿童、防空洞中一口炒面一口雪的描写,把学生带到了五十年代那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谁不为他们崇高的精神而赞佩呢?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中显现出来的美,也是美的最高形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那年轻有为、气度不凡的大将风度;鲁迅《药》一文中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康大叔;吃苦耐劳尚不觉醒的华老栓;《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广开言路,礼遇贤才的齐威王,《记念刘和珍君》中爱憎分明、为国捐躯的爱国青年五烈士等艺术形象,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写文章,心中必定有一个境,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环境;作品的成功又饱蘸着作者的主观情感,身临其境,就是说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必须把学生带到作者所描写的人、特定环境之中,把人物形象同环境描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身所历、情不自禁、情出己心,从中体会到文章特有的意蕴美和艺术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开启良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三、作文训练中的文思美、创造美

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会写作文。语文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他们写作,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储存知识的迁移——写作,即创造。鼓励学生从课文中、从名家的笔墨中汲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指导学生从前人的足迹中寻求适合自己的写作文思,变知识为能力。督促学生常读常思、常摘常记、常听常说,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文思,变知识为能力,除了首尾呼应、详略得当、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写作技巧应该掌握外,还应该从构筑文章思路、拟定文章中心、猎取材料、选择手法上下功夫,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写作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如对称美、和谐美、自然美、艺术美、情感美、音韵美、意蕴美、真善美等,也有大海咆哮之美、金戈铁马之美、哲理思考之美等,陶铸的松树之美,茅盾的白杨树之美,杨朔的蜜蜂之美等,无不体觋出作者的文思之美和创造美。如讲《荷叶咏》,此文为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赋予荷叶以“人”的灵性,赞颂了它的高尚品格与对人类的奉献,由此人手,引导学生用象征手法准确、形象地描述眼前的某一景物,写成一段有意义的文字。有的学生写树根,有的写蜡烛……其中有个学生选材“土地”这样写到:“许多的文人歌颂过杨柳的婀娜多姿,赞美过松柏的铮铮铁骨,可对于这默默奉献的土地却惜金如墨。但就是这默默的土地,孕育着杨柳的婀娜,松柏的铁骨,它有母亲一样的胸怀和无私,将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儿女。啊!土地,自然界生物的母亲,用她那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他的儿女。”由荷叶的精神,立意高远,具有强烈的启发性,实现了知识的顺利迁移。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的对真理的追求。”当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时不仅是对自然美的热爱,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江山的热爱之情,更主要的是立志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所以美育通过审美对象激发人的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情绪去体验,以达到耳濡目染之作用。同时在审美过程中,提高人的素质,在审美过程中通过精神愉悦或义愤填膺产生爱憎分明的感情,充分发挥审美的情感作用,提高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及其丰富,包括教师自然、真挚、大方、适度的行为举止,准确、生动、风趣、含蓄的语言,整洁、雅致、端庄的服饰,优美、丰富的感情和为学生创造的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态,都能使之学中有美感,美中有乐趣,乐中去学习。

素质教育是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语文教师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从而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美中启智、美中育人的教育目的。因此,美育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功能,完成教书育人之伟业。

猜你喜欢

美育情感语文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情感
台上
美育教师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