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2009-07-30李聪颖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案例美术作业

李聪颖

一、案例背景

新课改以来,学校美术的教材经历了三种不同版本的变化,从教科版的艺术到人美版的美术,再到浙美版的美术,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课改实验。作为一线美术教师,笔者经历了所有版本的教学,也有幸接触了很多美术新课程的公开课,课堂上很多教师的精彩讲解,诱导、点拨大部分学生自然的互动,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拍案叫绝。可笔者细心观察,却发现很多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的时候,重视前半部分的讲解和诱导,而忽视了课堂后半部分的评价设计。《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评价是现代教育系统的重要环节。”如何在美术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如何让教学评价落实到教学实处?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在不同的课中安排不同的评价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希望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美术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案例描述

案例1

美术课堂中学生与学生间的互评,是很多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它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那么,如何在互评中让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呢?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实践。学期结束前,学校进行了同课异构,针对同一课题《过新年》,三位美术老师分别开了不同的课,《过新年——贺卡》、《过新年——剪纸》、《过新年——年画》。我上的是《过新年——年画》课,在学生画完年画作业后,我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将优秀作业展示在黑板上欣赏后再简评,而是将所有较快完成作业的学生的年画都贴到了黑板上,贴了满满一黑板。我让全班同学仔细欣赏黑板上自己亲手绘制的年画作品,然后问同学:“你最喜爱黑板上哪幅年画?”学生举手回答后,我紧接着问:“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喜爱这幅画吗?”再一次回答完后,我请这幅画的主人对这位学生的讲评作评定,评定为优秀的同学可以将此画作为礼物拿走。此时,画的主人觉得特别自豪,得画的同学也异常高兴,一时间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起来,本来在公开课上较拘束的学生们现在都跃跃欲试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竟然将我在本课中讲的年画的特点,以前在美术课上讲的画面的构图、色彩的搭配等知识都运用到本课来,让我惊讶之余,不禁为他们喝彩。

分析与结论

在这节课上,我用心设计教学评价,脱离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标准。我设计的第一步是:先让学生举手,指出最喜爱的一幅作品,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描述你为什么喜爱它,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互评。互评之后还要让本课程目标得到落实,于是我又设计了第二步,学生讲完喜爱此画的理由,得到画的主人认可,才可以将画作为礼物拿走。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对知识记忆的搜索,使以前在美术课上讲的画面的构图、色彩的搭配等知识进一步得到落实,学生的评价找到依据。这节公开课正因为我与众不同的评价设计,获得了所有听课老师的好评。

案例2

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那么,如何在教学评价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评价游戏呢?我进行了以下的实践。

《鸟语花香》国画课总共上了4节,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国画的基本技法,在第4节课上我要求同学们综合前面的作业,创作一幅国画作品。作业完成后,我挑选了12幅较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并评价了其中的优缺点。接着,我告诉同学们,现在这一批优秀作品将被拍卖,拍卖最高的5幅作品将与其他班级同学的作品一起在学校橱窗上展示。最后我讲了拍卖规则。前后4人组成1个小组,共12组,每个小组分给他们10张代表1万、2万……10万的纸张。紧接着我问:“谁愿意当拍卖官?”没想到连平时最调皮的同学都拼命举手,我决定让他上台试一试。这时的课堂起了微妙的变化,一些平常爱捣蛋不守纪律的,都积极参与、积极合作起来,一些平常不爱发言的,不知怎么的也积极举牌拍卖。拍卖官更是出人意料,把拍卖会调理得头头是道,那个平常与他一样调皮的同学一下子就举最高数10万,被他当作废票,“一脚”踢出局外。底价1万开拍后,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最后“拍卖官”用矿泉水瓶“铛”地一敲,成交。课堂评价就在这拍卖的仿真游戏中展开了。

分析与结论

“评价探究教学的课堂教学实效不能只看课堂形式上乱不乱,而是要看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到探究上。如果学生是积极参与探究过程的,那么,这种课堂教学就是高质量的。”在这节课里,我先在全班同学的作品中挑12张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评价(也就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评价),假若就这样结束的话,课堂评价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学生也就发挥不了主体的作用。所以我又设计了拍卖的环节。最后我没有个人独断地自选5张作业参加校橱窗展,而是让同学们以拍卖的方式做最后的决定。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这也是我上得最轻松的一节课,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迟迟不愿离去,一个劲儿地说再等等,再等等。连平常不怎么爱学习的同学都提出下次还要拍卖。从中我真正体验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

案例3

《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讲到:“要改变过去的评价由教师一人定论、学生处于被评地位的评价形式,应构成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参与的整体多边评价,引导大家通过合作式的互评发现亮点,揭示问题与不足,促使评价更为全面、科学、客观地发展。”那么,如何让美术课堂评价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我进行了如下的实践。

在上《用纸造型》一课时,由于作业的时间较紧,我就让同学们4人一小组合作完成纸造型的作业。作业完成后,展示在讲台上的作品总共就13件,可是它们却五花八门,风格迥异,有具象的、抽象的;立体式的、半立体式的……如何评价这批作业,真让人煞费苦心。我记得电视娱乐节目中有给自己喜爱的明星贴爱心的环节,所以我发给每位同学一颗星星,并对他们说:“现在老师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评定,3分钟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批上来把星星贴在自己最喜爱的纸造型作品下方,而且我们还要评选冠军、亚军与季军,评选为前三名的小组将集体加3分。”话刚一说完,我就发现课堂变得安静起来,学生们翘首以待,大家都极其认真地思考、讨论,生怕错过哪一个似的。3分钟快到了,下面的学生蠢蠢欲动起来……经过激烈的选拔,前三名终于“新鲜出炉”。最后我宣布:“现在请优胜组派代表给自己的作品做最后的讲解。”(我还特意播放了一段背景音乐)

谁说万事只有开头难呢?我倒觉得课堂最后的评价设计也很不易。好的评价设计能让一堂课再次达到高潮,做到有头有尾才不失为一堂好课。

分析与结论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要让教师学会自我评价,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也

要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纸造型的作业创作性较强,作品的创作形式就会随之多样化,而新生代的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可能与教师不同,所以我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评与激趣互评中取得发展与进步。

三、案例反思与研究

“评定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关注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通过评定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在这些新理念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我开展了各种评价的尝试,从中悟出了些许的道理。

1课堂的评价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拍卖是当今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但也是经常碰到的一个主题内容,现代家庭的自备车牌照需要拍卖、因经济纠纷房产被拍卖,同学们还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名画拍卖实况……这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事件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案例二的评价设计上,我就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所以选择了拍卖选画的评价活动,因为贴近生活,所以得到他们的赞同。

2尽可能地赏识学生,引导他们学会评价英国教育家摩伊·凯特莉幽默地说:“当他(儿童)展示出一只羊在田野里的画时,你要控制住你可能说‘来,让我告诉你,怎样来画一只更好的羊的冲动。你应该懂得,这是‘他的羊站在‘他的田野里,和你心眼中的那只羊不一样。”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许他的评价很稚嫩,可能还伴有很多的错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多教他们,多用善意的言语鼓励他们,引导他们,慢慢地他们也就学会评价了。在案例三中,我发给每位同学小星星,就是希望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每位同学心中都有“他的羊”。

3巧设多维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协作意识

学生们不可能一节课40分钟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而评价一般又放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假如我们不动脑,巧设各种各样的评价,到课堂末尾学生肯定会索然无味。在案例一中,我用的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得礼物式”评价;在案例二中,我用的是老师评价与互评相结合的“拍卖式”评价;在案例三中,我用的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贴星星式”评价。这些评价都需要学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团体合作或与老师合作的协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评价中取得发展与进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应该还有更多、更好的评价,等着我们去开发、去探索。

四、总结

一个课堂就是一个生动的舞台,作为导演的老师如何有效、合理地调配“演员们”,就是教师毕生要研习的学问。课堂的评价亦是如此。我们不能每节课都采用相同的评价方式,而后要求我们的学生又同样认真听讲。所以,我们要巧设探究情境,采用多维评价来落实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美术课堂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案例美术作业
样板案例
快来写作业
美术篇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作业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