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009-07-30程翔
程 翔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励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辨别、制作轴对称图形。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轴对称图形若干、彩纸、彩笔、题卡、学具袋。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图片,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多媒体出示:蝴蝶、枫叶、蜻蜓、天平四幅图片)
师:你们所看到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可以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生:它们左右一样,有一种美的感觉。
师小结:是呀,上面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同时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对称的美,我们就把这些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折一折、剪一剪。师:现在,老师手中有一张绿色的彩纸,看我能用它变出什么呢?(教师示范小松树的制作方法,学生观察)
师:谁能说一说老师刚才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折纸——剪纸——打开)
师:下面,请大家拿出你手中的彩纸和剪刀,像老师这样也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
(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进行创作,作品完成后,将其粘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个图形的两边一样,中间还有一条折痕。
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2)猜一猜,剪一剪。
师:请大家拿出题卡一,上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一猜,整个图形分别是什么?你能剪出这些图形吗?
(学生进行猜测、剪图)师:通过刚才的动手实践,你又有什么发现呢?(学生谈感受)3巩固技能,拓展创新(1)看一看,说一说。师: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教科书第13页练习)
(2)想一想,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试一试,摆一摆。
师:请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摆出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利用学具袋中的几何图形进行拼摆)
(4)想一想,画一画。
师: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进行创作,作品完成后,将其粘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评一评,你觉得哪一幅作品最漂亮、最富有创意?并说出理由。(师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评价)4回归自然,感受美丽师: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轴对称图形以它独具特色的魅力,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的美,欣赏它的美吧!
(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图片)
5全课梳理,汇报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空间与周形中的学习内容,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辨别、制作轴对称图形。难点是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点的事物也很多,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感性基础。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本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了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了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笔者认为该课具有以下特点。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儿童亦然。整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上课伊始,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欣赏蝴蝶、枫叶、蜻蜓、天平等四幅美丽的图片。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出发,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在这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下,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观察这些事物的特征,从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并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如此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达到情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2提供多层次实践操作空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本课为了让学生认识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安排了看一看、猜一猜、折一折、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在巩固技能的过程中,也注重安排了一些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说一说、摆一摆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尤其是最后的轴对称图形创作活动,充分地让学生张开了思维的翅膀,使其在想象中创造,在创造中感悟,真正体验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它带给人们的无穷魅力。
总之,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学数学”、“做数学”的全过程中,感受了学习的愉快,品尝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