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
2009-07-30孙世娟
孙世娟
一、文化缺省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缺省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超额翻译、欠额翻译和误译。
1超额翻译
超额翻译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大于原文的信息量。由于增加的信息在原文中并不存在或违背了作者的本意。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很容易被误导。例如,在翻译中式菜肴名称时,正确的翻译不仅能让外国友人亲口品尝到我国菜肴的独特风味,还能从菜名了解中式菜肴的烹调艺术和文化内涵,而如果翻译不当会让外国朋友误解甚至不敢吃。请看以下三道为大家所熟知的中国菜肴在民间曾有的翻译:
麻婆豆腐:MaPoDouFu——Bean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
童子鸡:TongZiJi——Chickenwithout sexucd life(还没有性生活的鸡)
夫妻肺片:FuQiFeiPian——Husband and wifes S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
2欠颠翻译
欠额翻译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小于原文的信息量。它是译者无视译文的理解性与可读性,或过高地估计了读者的知识,以至译文读者在译语中得不到理解原文意思所必需的信息,因为原语信息被译者忽视或被打了不应有的折扣。在下面这个例子中,译者由于没有考虑到目标语读者对原文文化背景的不了解,问题便产生了。
(凤姐与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喝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译文:Drinking our family a daughter-in-law to be!(杨宪益、戴乃迭译)
外国读者在读到这样的译文时可能会很迷惑:为什么女孩子喝了她家的茶就要成为她家的儿媳妇呢?在这里译者没有进一步解释。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定亲时男方需要给女方家送礼物,其中茶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礼节就叫做“下茶”(Presenting tea)或“吃茶”(drinking tea)。
3误译
误译与原语国和译语国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每种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一民族的文化印记,而作为对另一种语言的理解和阐释的活动——翻译以及在此活动中产生的误译,也即对另~种语言的误解与误释,就必然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个句子,表面上似乎很容易译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但这样的翻译其实是一种误译,因为它没有译出这个句子的文化内涵。原来,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星期五)只许吃鱼,新教推翻了旧教后,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不吃鱼”也就转而取得了“忠诚”的意思。“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玩游戏”也转而具有“遵守规则”的意思。因此,此句要表达的意思是约翰“既忠诚,又守规则”。“不吃鱼、玩游戏”只是表象。
二、解决策略
“文化缺省”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对此,译者应寻求科学的方法予以恰当处理。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翻译也是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译者应该相信读者随着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已经有能力接受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文化意象。因此,对一些为大家所熟知的“文化缺省”现象,译者大可不必画蛇添足作过于详细的解释。2译者不应满足于传达原文文化意象的一般意义,而应把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也视为自己的一种职责。3译者应该更多地了解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翻译时不能仅满足于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应该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
由于汉英两种文化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的差异,英语文本的可译性受到较大限制。原文中的文化缺省问题。干扰了跨文化信息传递,是翻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译者需要审慎地对待原文的文化信息,采取适当的策略对文化缺省信息进行文化补偿,从而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和美学价值,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异质文化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