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人格魅力
2009-07-30肖艳萍
肖艳萍
在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人格魅力无疑是核心,是灵魂。古往今来,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单是修养境界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一种看不见的教育力量。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学识与能力
教师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所酿就的人格吸引力,是教师的品德、才智、能力、情感、气质、言谈、举止等各方面的感染力的综合素质,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魅力。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教师身上,学生的性格可以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生。
二、善良与慈爱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一而且是慈爱的长者、知心的朋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圣洁的爱,她含有友情又超出友情,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她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爱是真正的教育,它不是教育的条件,而是教育的本身。
三、信任与宽容
宽容的实质就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和宽容,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自我进步的机会。
四、敬业与忠诚
小学特级教师陶淑范曾这样说:“我把一生献给孩子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在小学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优秀教师无不把教育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理想,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应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美好去描绘学生的美好,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五、美好与执著
中国有句古语,“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意思是说,传授给学生知识比较容易,给学生以人格影响比较困难。教师始终要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教师要做当之无愧的强者,不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而意志萎靡。
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灿烂的阳光。“要播洒阳光到别人的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因此,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美好的人格,才能去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
那么,怎样才能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呢?
一、自我认识
要使教育、教学工作生机勃勃,教师必须找到自身最强烈的刺激,那就是“自我教育”。缺少自我教育,就会对同事、学生以及社会的评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再好的意见、经验,都会从眼皮底下溜走。当今社会,新知识、新信息如潮水涌来,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众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感觉捉襟见肘也很正常,但若因此搪塞、蒙混,就会有损师德,有损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师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善于以己之短比人之长,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塑造完美的人格。
二、提升素养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来拓宽、丰富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规律,提升各方面的素养。
三、努力实践
实践出真知。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思想、升华感情,努力塑造有魅力的人格。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而教育却无选择性;受良好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教师要在娴熟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实践,灵活演绎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特色的教学蓝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超越自我
这是追求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只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达到理想境界。对于教材,不能满足于熟悉,而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既要研究教材的思想内涵与知识结构,又要研究学生接受能力及掌握程度。研究学生,不仅要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等共性的东西,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教学策略。在倡导研究性教学的今天,教师更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生命融入事业之中,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发出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