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信用和经济周期理论及启示
2009-07-30王云中
王云中
[摘要]根据马克思经济理论,信用对经济运行发生作用的机理,在于现代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以货币或货币资本为基础而运行的经济,而信用则是货币资本的总阀门或调节器。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信用的供给和需求规模、信用形成和支持的资金的用途、信用对于自身扩张和收缩的态度、信用对于社会经济运行的作用等有所不同。在经济危机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适当采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政策措施,并保持必要的公有制经济比重,以预防、缓解和克服危机。
[关键词]马克思;信用;经济周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O1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9)05-0007-05
一、信用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机理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信用对社会再生产过程或经济运行发生作用的机理,在于现代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以货币或货币资本为基础而运行的经济,而信用则是货币或货币资本的总阀门或调节器。
1、现代市场经济是以货币或货币资本为基础的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以货币或货币资本为基础而运行的经济。所谓以货币或货币资本为基础,即指资本主义经济或现代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推动力,以货币为媒介,以货币为承载,以货币为目的而运行的经济。
以货币为推动力,是指资本的运动或经济运行要以货币为起点,这就是马克思所阐述的资本流通公式G-W-G'。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或现代市场经济,是以预付货币资本为起点和延续的经济,这样,预付货币资本的数量就会决定社会再生产的规模,虽然决定再生产规模的不仅预付货币资本量一个要素。
以货币为媒介,是指资本主义经济或现代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经济,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要经过流通换回货币,才能实现其价值,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这样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否能够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就成了影响和制约再生产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要素。“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与商品相对立,或者说,交换价值必须在商品形式上取得独立的形式,这是资本主义的基础。”
以货币为承载,即指货币是商品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代表,社会生产和需求的运动,包括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和企业的投资,都要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表现为货币的运动。这样货币就成了经济运行的承载,消费者和企业的资金投向就代表着社会需求和供给在不同产业和部门的选择和运动。
以货币为目的,是指资本主义经济或现代市场经济是以货币形式的价值增值为目的的经济,而不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实物经济。这样预付货币,经过一系列生产运营过程获取更大量的货币或货币形式的价值增值,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或现代市场经济运营的目的。
因此,资本主义经济或现代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基础而运行的经济,社会经济运行所必需的货币量的多少,及其是否与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要求相适应,就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规模。
2、信用是货币或货币资本的总阀门或调节器
资本主义经济或现代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基础的经济,但“货币在很大程度上一方面为信用经营所代替,另一方面为信用货币所代替。”因此,“通货的大调节器是信用”,信用是货币的总阀门或调节器。信用可以使货币的供给突破货币既有量的限制,能够使经济运行突破既有的货币量的限制而成倍地扩张,从而能够使实际经济运行突然极大地扩张;而一旦发生信用危机或货币危机,货币突然奇缺,则会使经济运行发生骤然紧缩。信用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或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信用成为货币的总阀门或调节器在于信用的如下功能。
(1)节省货币的功能。例如,商业信用,承诺先行购买商品,尔后支付现金,这本身就突破了现金交易所要求的货币量的限制;而继而可能发生的商业票据的背书转让等,更是在流通中发挥着货币的购买功能,极大地节省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实际上等于扩大了流通中的货币量。再如,银行信用的转账、结算和银行券的发行、兑换业务等职能,同样极大地节省流通中的货币量。
(2)动员货币的功能。例如,银行信用,以银行为中介把整个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动员起来,投入到再生产或经济运行中去,使社会生产或经济运营能够突破社会生产过程中本身既有的货币资本量的限制。
(3)创造货币的功能。银行的创造货币的功能,使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能够突破整个社会既有的资金总量的限制,这个社会既有资金总量包括社会生产过程正在占用的资金和社会生产过程之外的社会闲散的货币资金。关于银行的“创造信用和资本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举了大量的例证:例如,发行没有黄金保证的银行券,这种银行券纯粹是价值符号,但凭借银行的信誉,可以在市场上流通。恩格斯在《资本论》第3卷第537页脚注中同样谈到了这一问题:“1844年银行法的暂停执行,使英格兰银行可以发行任何数量的银行券,而不顾它手中有多少金准备可以作为保证;这样,使它可以创造任何数量的纸币形式的虚拟资本,从而借给各个银行和各个汇票经纪人,并且通过他们,借给商业界。”再如,把已经贴现的汇票再次投入流通,“这种汇票之所以有信用能力,……是因为有了银行的背书,”所以仍然能够流通。这种做法都起到了增加货币供给的作用。再例如,信用,通过一笔资金的反复存贷,可以使实际执行职能的流通手段增加几倍。例如,A存入银行1000元,银行把这1000元贷给B,B把这它支付给c,c再把这1000元存入银行。银行再把它贷给D,D再支付给E,E再存入银行。这样,A、C、E都把1000元存入银行,共有存款3000元,而实际上在流通中的货币只有1000元。所以,马克思说:“同一些货币可以充当不知多少次存款的工具。”“随着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在《资本论》第3卷535页他引证材料指出,英格兰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在那里,货币流通额从来不超过300万镑,但存款却有2700万镑。”
(4)调节货币的功能。其一,通过前面的节省货币、动员货币和创造货币等功能,使商品流通中实际发挥作用的货币量和可用于生产经营的借贷货币资本量均达到一个规模巨大的量。其二,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调整“数量不断变动的准备金”,即时微量调节借贷货币资本的量。其三,通过信用的扩张和收缩,骤然大幅度改变借贷货币资本的数量或规模,使其在经济扩张时期,成倍膨胀而达到一个规模宏大的量,在经济危机和衰退时期,收缩为一个规模细微的量。
(5)分配货币的功能。信用通过银行贷款和证券买卖的形式,提供投资机会,使资金投向价高利大,即社会亟需的产业和部门,从而改变资源分配的结构,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马克思十分清楚地看到了银行和信用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他说:“银行制度造成了社会范围内的公共簿记和生产资料的公共的分配形式,……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把社会上一切可用的、甚至可能的、尚未积极发挥作用的资本
交给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支配,以致这个资本的贷放者和使用者,都不是这个资本的所有者和生产者。”
信用的这些对于货币的调节功能,使经济运行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供给具有极大的弹性,而信用的扩张和收缩则成为了货币或货币资本量变化的调节器或总阀门,从而也对以货币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或现代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信用在经济周期各阶段上的状况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信用的供给和需求规模、信用形成和支持的资金的用途、信用对于自身扩张和收缩的态度、信用对于社会经济运行的作用等均有所不同。了解信用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和特点,是我们正确地实施货币利率政策和克服危机周期的重要根据。
在经济处于危机阶段,由于生产严重过剩,在市场上商品没有销路,资本回流困难,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都不愿提供信用,信用处于收缩状态。这时,对信用的需求,大多是对支付手段的需求,即大多是要通过银行信用贷款支付到期的债务。因此,此时通过信用手段筹措到的资金并不是用于投资,而是要用于支付。而经济处于收缩或危机阶段时,社会对信用的需求可能仍很强烈,但信用的供给则会不足或奇缺,一方面是大量的借贷货币资本的过剩和闲置,另一方面却是借贷货币资本的供给不足或奇缺。因此,危机时,资本过剩(包括现实的生产资本和借贷货币资本)、商品过剩,但需求不足、货币不足。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商品过剩的经济危机总是与信用危机或货币危机相伴随,在这里,经济危机是指大量的商品超过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没有销路,整个经济陷于瘫痪状态,其直接表现是商品过剩和与之相连带的资本过剩。而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则是指信用和货币的供给不足或奇缺。这时,社会或企业对信用或货币资本的需求异常强烈,“人们不得不以任何代价借钱来应付支付的需要”,但银行却由于资本链条断裂,难以形成资金供给或不愿意提供资金供给,从而形成了较大的货币资金供给缺口,并使“利息率在危机期间达到最高水平。”“因此,信用在这时所采取的收缩行为,正好与缓解和克服危机的要求相背离。
在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借贷货币资本的供给规模较大,利率相对较低,银行愿意向企业提供信用,但企业对借贷货币资本的需求却相对较小,形成了大量闲置的借贷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供给规模较大的原因在于,在萧条阶段,商品的价格虽已停止下跌,但市场不景气,商品销售不畅,交易减少,生产萎缩,大批工人失业,企业开工不足,商店不能充分营业。这使一些原来用于产业和商业上的货币资本因不能得到利用,从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存入银行,转化为借贷货币资本。而此时,企业对借贷货币资本的需求却相对较小,既缺乏对投资资本即流通手段的需求,也缺乏对支付手段的需求,存在着对借贷资本的需求不足。这是由于,虽然在萧条阶段,生产和需求的矛盾比危机阶段有所缓和,市场情况比危机阶段有所好转,一些厂商逐渐开始恢复生产和启动固定资本的更新,以为新技术或新产品寻求销路,但这时,由于生产的规模较小,企业对货币资本的需求也较少,生产规模大多低于原有的规模,“投资的可能性几乎完全没有”,企业并不需要使用贷款来扩大生产规模,甚至有一些企业还在使用以前积压下来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因此,缺乏对信用贷款的投资性需求。而从对支付手段的需求来说,这时与危机阶段不同,随着危机的爆发,一些需要到期支付债务的企业,或者是把自己的商品折价出售偿还到期债务,或者是因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已经破产,这都会大大减少对支付手段的货币的需求。“借贷资本过剩,正好是现实积累的相反表现。”银行对借贷货币资本的供给的增加和企业对借贷货币资本需求的减少,使大量的借贷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现实资本,而成为了过剩闲置的货币资本,并且这时的市场利率也很低,表现为一种“同低廉的物价相结合的低微利息”。
在经济处于复苏阶段,商品积存逐渐减少并消失,市场销售逐渐好转,资本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开始更换机器设备,进行固定资本更新,社会购买力逐渐提高,物价缓慢回升,商业开始活跃,生产逐渐发展。工人就业增多,企业利润增长。经济形势的好转,人们信心指数的提高,也使得信用借贷关系逐渐恢复并走向活跃,企业对借贷资本的需求逐渐上升,但相对于需求来说,借贷资本的供给还是较充裕的,利息率虽然显露出上升的趋势,但仍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一时期也是信用逐步走向扩张的时期,并且人们对于提供信用持有积极的态度,因此,这一时期,增加的借贷货币资本会逐步转化为现实的产业资本或商业资本,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这是唯一的这样一个时期,这时可以说是低利息率,从而借贷资本的相对充裕,是和产业资本的现实扩大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时期,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相一致,信用与整个经济运行的正面要求相一致,发挥着积极的或正面的促进效应。
在经济处于繁荣阶段,由于利润预期看好,企业愿意投资,生产需求旺盛,资本回流顺畅,这时,无论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都很积极,愿意提供信用。通过信用筹措到的货币资金,在扩张和繁荣初期,大多用于投资需求,而在中后期,除投资需求外,则逐渐渗入和加大了投机需求。在这一时期,信用的供给和需求都很旺盛,信用的规模异常庞大,利率也逐步上升,并提高到平均水平。这时利息虽然增加了,但还赶不上利润的增加,因此,出现了大量的“依赖别人信用的投机家”,整个社会资本被充分利用甚至过度利用。整个经济在信用的支撑下,逐渐形成了远远超过广大民众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的虚假需求。一场新的危机逐渐酝酿成熟并将骤然爆发。因此,在这一阶段,信用在推动经济走向繁荣的同时,也在为一场新的危机的酝酿和到来推波助澜。
三、马克思的信用和经济周期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政府并不直接干预经济,而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框架内不可能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因此,马克思并没有有关直接运用经济政策手段干预经济,克服危机的论述。同时,我国今天的经济社会情况与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有很大差别或本质差别,经济运行的周期的表现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危机周期也具有很大差别或本质差别,但是,由于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以货币和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货币和信用等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运行也有重大影响,马克思的有关货币、信用、经济周期理论,对于我国今天预防、缓解和克服经济周期或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在危机阶段,应用货币政策,扩大信用或货币供给,可以直接缓解危机稳定经济,马克思对此有明确的论述。马克思指出,在危机时,“只要银行和信用没有动摇,银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增加信用货币就会缓和恐慌,但通过收缩信用就会增加恐慌。”从马克思的整个论述来看,在危机期间,维持和扩大货币供给。有利于保证企业对于到期债务的支付,有利于限制利息率过高对于企业利润的吞食,以保持经济运行中债务链条的连续性,保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减少和缓解危机造成的损失。但是,由于“在危机时期,接受贷款是为了支付,而不是为了购买,是为了结束旧的交易,而不是为了开始新的交易。”因
此,仅靠扩大货币的供给还不能解决过剩商品的市场出清问题,还并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成套有机的反危机措施,还需要有其他相关措施加以配套。
马克思经济学在这里还启示,我们应该采用财政政策的政府购买来缓解危机,稳定经济。根据西方经济学,财政政策的应用,应避免或减少实施政府购买的挤出效应。在危机阶段,虽然利息率很高,政府购买有扩大货币需求,拉升利率,减少私人贷款的机会和增大私人贷款成本的一面;但也有消化市场上的过剩商品,提高这些商品积压企业的债务支付能力,减少这些企业对支付手段的货币贷款需求,从而减轻对利率上升压力的作用。因此,在危机阶段,政府购买并不单是扩大货币需求而提高利率,对私人企业形成挤出效应,还有吸纳过剩商品,扩大私人企业生产和运营的效用。
在萧条阶段,私人企业存在着大量的过剩资本,一般不需要从银行贷款扩大生产规模,而此时银行却存在着大量闲置的货币借贷资本,并且市场利率也较低。这种市场情况往往会使货币政策无效。因此,这时是应用财政政策,实施政府购买启动经济的最好时机。这时的政府购买虽然会扩大货币需求量,但对拉上利率的效应并不明显,因此,对私人企业投资的挤出效应也不会明显。这时的市场情况,相当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上所讲的LM曲线斜率较小即曲线较平坦,货币利率需求系数较大的情况,或相当于LM曲线为水平线的凯恩斯主义极端的情况。这时的货币政策效果甚微甚至无效,而实施财政政策则会取得极好的效果,既拉动了经济,又极少甚至没有挤出效应。在这里,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马克思经济学隐含着与西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同的政策含义。
在复苏阶段,是企业愿意投资,信用逐渐活跃,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即“在危机以后的复苏时期,人们要求借贷资本,却是为了购买,为了把货币资本变成生产资本或商业资本。所以,这时要求借贷资本的,或者是产业资本家,或者是商人。产业资本家用它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是说,这时信用贷款的用途,是用于促使经济恢复繁荣的投资需求。因此,这时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保持货币的充分供给和较低的利息率。财政政策也主要是保持较低的税率,以鼓励和支持企业的正常投资和经营。
在繁荣阶段,事实上,在危机阶段,是针对已经收缩或萎缩了的信用规模为了稳定经济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而在繁荣阶段,信贷规模很大,并且正是由于这个扩张了的信贷规模的支撑,致使整个社会经济规模超过了市场真实需求的规模,从而蕴育着危机的爆发。这时,货币政策应区别对待,限制和压缩投机性需求,保证正常的投资性需求,并在总体上保持中性态势,以避免过度扩张造成虚假繁荣和突然紧缩引发危机。这样会有利于稳定经济运行,起到预防、推迟或缓解危机的作用。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于克服经济危机周期,保持经济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货币政策为例,危机虽然总是表现为信用危机或货币危机,但信用并不是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信用与再生产周期关系理论指出了信用从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同时也指出了信用从而货币政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问题。因为,信用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由资本积累和收入分配等原因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可以说,马克思经济学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评价了信用从而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问题。因此,信用或货币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作用是加速、促进、缓解或加剧,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危机问题。再以财政政策为例,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采取政府购买等措施,只能是缓解危机,稳定经济,但难以或不能从根本上预防或避免危机。
因此,有必要引入经常性的收入分配政策,包括:通过制定有关劳动工资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广大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占到GDP总额的一定份额;通过强化税收,弱化资本对利润的过分占有所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平衡收入分配等措施,避免由于广大民众的收入过低而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同时,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公有制经济中收入分配差距较小,私有制经济中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保持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比重,以限制收入差距过大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