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运动规律

2009-07-30于金富

当代经济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变革物质

于金富

[摘要]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阐明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科学分析了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运动。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对于我们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为榜样,认真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科学地揭示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运动规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二重性;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中图分类号]FO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9)05-0001-06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从总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通过研究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来阐明一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的;具体来看,马克思主义则是从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即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内在联系,来阐明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对于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为榜样,认真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科学地揭示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客观地探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对于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认识我国经济的运行机制,正确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二重性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支配性地位,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和总体上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从根本上和总体上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论述,所谓生产方式就是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即生产的条件与形式。其中,生产的条件包括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生产的形式包括社会的生产形式与生产的社会形式。具体说来,生产的技术条件包括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生产技能的发展程度,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生产工艺水平或生产方法等状况;生产的社会条件是指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包括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协作的发展程度,以及相应的生产组织形式。社会的生产形式包括劳动的交换形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和劳动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任何经济范畴都是由一定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构成的。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生产劳动这一范畴就是从其物质特征和社会形式的二重属性来分析的。一方面,马克思撇开了“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专门从物质生产的角度考察了“生产的一般性质”,对生产劳动作出了一个抽象的规定:“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另一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作了更明确的特殊规定,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的买卖过程,使劳动者成为雇佣劳动者;一是劳动力必须合到资本的生产过程中,被资本家所消费,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从历史的社会的观点来看,一切生产劳动都表现为某种具体的、特殊形式的劳动。一切社会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进行的,离开了特定的社会形式,生产劳动一般就不存在。“我们不能设想,有那么一种生产劳动,它可以离开使用价值的生产,或者说离开物质生产过程而观念地存在;同样,我们也不能设想,有那么一种劳动,可以离开一定的社会形式而孤立的存在。生产劳动的一般的人类性质存在于生产劳动的特殊的社会形式之中,生产劳动的特殊的社会形式又必须以生产劳动的一般性质为基础,这就是生产劳动的一般性质和特定的社会形式的辩证关系。”再如,“劳动方式”也是一个既具有一般物质属性又具有特殊社会性质的二重性范畴。劳动方式不仅包含劳动过程的物质技术方式,也包含着劳动过程一定的社会形式。“劳动方式具有二重性质,它一方面表现为劳动的技术方式或自然方式,它是一切生产的自然基础。另一方面,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并借这种社会形态实现的。因而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又表现为一定社会形式的劳动或者说劳动的社会形式。劳动的技术方式和社会方式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后者归根到底由前者所决定。”

同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生产方式”也是一个二重性范畴,它一方面反映生产方式一般的物质属性,另一方面反映生产方式特殊的社会性质。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论述,生产方式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方面:生产条件与生产形式都属于物质生产自身的特征,因而属于物质生产方式;而生产的社会形式则属于生产过程的社会性质的规定性,因而属于社会生产方式。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生产方式有二重含义: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体系中,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二者之间既是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方式产生与存在的前提,社会生产方式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内核”,社会生产方式是物质生产方式的表现形式,即其“外壳”。从静态上来看,生产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与密切的对应关系,生产条件与生产形式决定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方式。从动态上来看,生产的物质内容与生产的社会形式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生产条件与生产形式的变革必然引起生产社会形式的变革,新的物质生产方式必然要求有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同它相适应。因此,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不仅存在着内在的对应关系,而且存在着密切的动态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畴,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并反映物质生产方式变化的社会生产方式。根据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我们在考察一定的生产方式时,既不能脱离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而主观、抽象地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也不应当撇开反映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社会形式而将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化、一般化、永恒化。相反地,我们应当把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密切地联系起来进行分

析,通过生产方式的二重性阐明其基本特征,分析其矛盾运动,揭示其发展规律。“区分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是认识一种生产方式的特殊社会历史性质的根本方法和理论出发点。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运动根源于它自身的内在矛盾。正是社会生产的物质方式和社会方式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并成为社会历史变革和进化的动力之源。”

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重性的科学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两大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

1、分析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1)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形式与其社会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指出,商品生产按其内在规律必然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从历史上看,商品生产最初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生产,即简单商品生产。小商品生产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它一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自然经济的附庸。后来,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生产在自己本身内在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不同,生产同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差别很大。但价值规律要求同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来交换。这使得小商品生产者发生了两极分化,一些生产条件好、掌握新技术的手工业者在经济上日益富裕起来,他们突破封建行会限制竞争和阻碍技术进步的清规戒律,使用更多的帮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渐脱离劳动而成为雇工劳动的资本家;而帮工与学徒则沦为雇佣工人。与此同时,一些生产条件较差、经营不善的手工业者日趋贫困破产,也变成雇佣劳动者。商品生产按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随之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生产发展基础之上所产生的雇佣劳动不仅使商品生产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而且还推动了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使小商品生产发展成为社会化商品生产,并使商品生产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一旦劳动力由工人自己作为商品自由出卖,这种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从这时起,商品生产才普遍化,才成为典型的生产形式;只有从这时起,每一个产品才一开始就是为卖而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一切财富都要经过流通。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强加于整个社会,但也只有这时,它才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说雇佣劳动的介入使商品生产变得不纯,那就等于说,商品生产要保持纯粹,它就不该发展。”由此可见,资本与雇佣劳动是小商品生产发展成为社会化商品生产、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的必要基础与基本条件。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与它的社会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相反,在社会主义联合劳动中,劳动力不再是商品,每一劳动者的劳动一开始就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因而不再表现为价值,产品也不再成为商品。由此可见,那种否认生产形式与社会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一定的生产形式与其社会形式割裂开来,从而把商品生产一般化、永恒化的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

马克思还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与其社会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指出,资本起初并没有直接改变生产条件,它是在历史上既有的生产条件下使劳动服从自己所形成的,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后,随着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变革,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及其生产关系也就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化。首先,资本主义简单协作与其社会形式是内在联系、互相作用的。资本主义简单协作,即较多的工人在同时间、同一空间,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简单协作,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一方面,协作的规模取决于预付资本量。较大量的生产资料积聚在单个资本家手中,是雇佣工人进行协作的物质条件,而协作的范围或生产的规模取决于这种积聚的程度。另一方面,协作也决定了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了有足够的同时被剥削的工人人数,从而有足够的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数量,以便使雇主本身摆脱体力劳动,由小业主变成资本家,从而使资本关系在形式上建立起来,需要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单个资本。不仅如此,简单协作还形成了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一,简单协作产生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专制式管理制度。“如果说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那么,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形式来说是专制的。随着大规模协作的发展,这种专制也发展了自己特有的形式。”这样,协作这种劳动方式就形成了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其二,简单协作这种劳动方式不仅形成了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而且还成为资本剥削劳动过程的手段。在资本主义协作劳动方式下,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因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另一方面,又因为工人在他的劳动本身属于资本以前不能发挥这种生产力,所以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好像是资本天然上有的生产力,是资本内在的生产力。”这样,协作就成为资本剥削劳动的手段,成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一个特定阶段。

(2)工场手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及其生产关系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在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这种生产条件下,劳动者表现为总体工人,其劳动生产力也进一步表现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工场手工业对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工场手工业造成了工人对于资本的实际隶属。工场手工业不仅使以前独立的工人服从资本的指挥和纪律,而且还在工人自己中间造成了等级的划分。工场手工业工人按其自然的性质没有能力做一件独立的工作,他只能作为资本家工场的附属物进行生产活动。二是工场手工业成为资本主义文明、精巧的剥削手段。工场手工业分工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只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靠牺牲个人来加强资本自行增殖的一种特殊方法。工场手工业分工不仅只是为资本家而不是为工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而且靠使各个工人畸形化来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它生产了资本统治劳动的新条件。

(3)机器大工业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形式,使生产的社会形式及其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第三阶段,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形式。机器大工业不仅实现了生产过程技术基础的质的变革,而且实现了生产过程社会结合的根本变革,产生了新型的生产组织——工厂制度。机器生产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更加发展起来。其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形式的对抗性矛盾。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却延长工作日;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却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却使人受自然力奴役,机器成为统治工人的物质力量;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却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二是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了工人和机

器之间的斗争。工人之所以进行反对机器的斗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始时工人尚未把机器本身同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的社会形式区别开来,把造成自身灾难的原因完全归咎于机器本身。而工人要学会把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形式,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因此,机器大工业一方面使生产过程的物质条件及其社会结合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使生产过程的资本主义形式的矛盾和对抗成熟起来,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发展起来,使新社会的形成要素和旧社会的变革要素成熟起来。

2、分析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矛盾运动

马克思不仅从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而且还从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与暂时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就发展起来。

首先,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不断繁盛起来。其表现一是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革,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从生产技术条件方面来看,科学日益发展并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与工艺方面,生产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从生产社会条件方面来看,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生产社会化日益发展,劳动资料日益成为社会化的劳动资料,土地日益得到有计划地利用。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更加发展,市场经济日益成为普遍的资源配置方式。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更加广泛地发展起来,从而使市场的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还形成了国际市场,把各国人民都卷入了世界市场网,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

其次,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方式发展起来。马克思指出,劳动者一旦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一旦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站稳脚跟,生产就进一步社会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就发展起来,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

最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不断激化,必然导致生产的社会形式的变革。“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的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小生产者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又造成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即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建立以劳动者个人为主体、以劳动者社会联合为纽带的新型所有制,既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变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根本标志。“一种历史生产形式的矛盾的发展,是这种形式瓦解和改造的唯一的历史道路。”

三、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与发展趋势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重性的科学分析,不仅阐明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而且建立了关于生产方式二重性的一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分析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其矛盾运动也是具有其科学指导作用的。尽管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但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就会妨碍物质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的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其主要表现一是政企不分的国家所有制与政社合一的集体所有制形式以及高度集中的传统社会主义劳动制度,不仅严重阻碍着生产技术创新与生产组织创新,而且严重阻碍商品生产的发展与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我国原有的行政化、官僚化的经济管理制度既阻碍着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的变革,又阻碍着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市场主体与市场机制的发育;我国原有的分配制度,不仅阻碍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而且阻碍生产技术创新与生产组织效率的提高。自1970年代末以来,我国之所以进行了全面、持续的改革开放与经济转轨过程,其根本动因就在于此。然而,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却广泛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市场经济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或经济运行机制,它可以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因此,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只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不必进行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变革,而只要实现市场机制与现有的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对接”就可以大功告成了。事实果真如此吗?根据马克思生产方式二重性原理,资源配置方式是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属于物质生产方式的范畴,它与社会生产方式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必然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实践经验来看,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绝不是单纯的资源配置方式或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而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来看,中国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全面实行农户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扩大企业经营权、实行企业自主经营开始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是中国经济转轨的历史起点;中国经济改革过程可以划分为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大历史阶段,商品化——市场化是贯穿整个经济改革过程的主线;实现国民经济的市场化是贯彻于农村改革、企业改革、所有制改革、价格改革、政府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各个方面改革的主题。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革。首先是所有制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经济转轨在保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同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蓬勃发展;在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存在与改革的同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型公有制形式也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劳动的社会形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社会主义联合劳动健康发展的同时,雇佣劳动和个体劳动等劳动形式也普遍发展起来。因此,中国经济转轨不仅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也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伟大变革。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社会生产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从管理制度方面来看,在私营企业、国有企业与股份制企业中形成了自主化、社会化与法人化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在分配制度方面,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一方面是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逐步被打破,按劳分配原则逐步得到贯彻;另一方面,按劳动、资本、技术与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的新型分配方式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机理是:首先,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了生产条件与生产形式等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其次,适应物质生产方式变革的要求进行了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最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在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变革的基本轨迹是:生产方式变革(物质生产方式变革→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变革。

从现实状况来看,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物质生产方式的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生产方式还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与劳动形式,而只能是与我国实际国情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与劳动形式。在存在旧的社会分工与商品生产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就不能采取单一社会所有制形式,而必然存在公有制多种形式;社会主义联合劳动就不可能是全社会范围的联合劳动,而主要表现为企业范围内的联合劳动。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还远未到位,它同物质生产方式之间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乃至矛盾性。其主要表现是:我国现阶段所有制形式特别是行政化的国家所有制一方面还远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目标远未实现;另一方面国家所有制与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形式还不适应生产技术创新与生产组织创新的客观要求,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信息化和生产组织网络化和土地经营规模化等目标远未实现。因此,我国现阶段一方面应当适应生产力跨越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进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与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转轨。另一方面,应当适应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推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此,应当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毫不动摇地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积极实现公有制形式的创新,广泛发展股份化的现代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使劳动者股份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同时,应当大力发展联合劳动特别是各种经济联合体的局部联合劳动;允许雇佣劳动的长期存在与继续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城乡个体劳动的广泛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变革与不断完善我国社会生产关系,一是努力建立健全全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各类企业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平等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二是努力完善以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应当以生产要素所有权为依据、以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为尺度而进行收益分配,既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资本、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也要消除在生产要素贡献评价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具体实施过程及方法等方面的法律障碍、政策障碍和技术障碍,努力创造有利于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变革物质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