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教师研修网”
2009-07-29钱江吴仁昌
钱 江 吴仁昌
2007年8月中旬,无锡市滨湖区开通江苏省首个教师研修网。自此,滨湖教育人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网络研修。在各级领导全力扶持、业务部门精心管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下,滨湖教师研修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09年2月,网站注册用户近5 000人,协作组将近500个,发布日志近60 000篇,上传资源11万多条。据不完全统计,滨湖的教师曾作为活跃用户推荐到首页的有6位,在其他博客频道、聚言堂频道等,大概共计20多位教师,推荐到博客频道的优秀日志共计1 500多篇,滨湖教师研修网成为中国教师研修网中最活跃的社区之一。
在滨湖教师研修网周年座谈会上,教师们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了他们眼中的滨湖研修网。获得2008中国教师研修网“研修之星”称号的林荔老师说,“研修网就像教师的智慧背囊!一个装着我们滨湖教育人教育经验与智慧的百宝箱!”教学能手庞燕萍老师认为,研修网是她的“第二讲台”,是一个“可以交流教学经验、碰撞教学新思路的舞台”。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一年的年轻教师们则说,“滨湖研修网就像一个随身的指导老师,只要点击就有收获!”显然,滨湖教师研修网已成为滨湖教师职业生命发展的“第二办公室”、“第二信息档案库”。更让人欣喜的是,通过网络研修这一跨时空平台,滨湖教育“文化场”不断扩展,以团队协作、同伴互助为纽带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学术文化圈”正在形成。
近两年来,滨湖教师研修网(http://www.bhjsyxw.cn)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足迹,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程,分享成功的经验。
培养教师走进网络教研的兴趣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利用丰富、迅捷的网络平台开展教研合作,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网络研修的主体是教师,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为核心,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目的,最终实现经验交流和研训合作。那么,如何将全区3 800名教师带进网络教研平台,促进其有效实施,最终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性,成为我区研修网建设的第一道关。
目标:培训与激励相结合,夯实滨湖教师研修网良性运作基础。
实施策略:
1.领导高度重视,使研修网工作落到实处。
滨湖区各校(幼儿园)的校长对此项工作都非常关注,他们将此项工作责任到人,一般都由学校副校长主管,并由教学处或教科室具体实施,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处提供技术支持。个别学校将此项工作作为项目之一,交由现技处主任全面负责。每学期由区电教站牵头,组织全区各校开展“优秀工作室”“优秀协作组”“研修之星”“学习型团队”的评选,并推荐研修网管理与运作先进单位,在一年一度的区级现代信息技术成果推广会上交流学习。
2.开展多元培训,为研修网工作奠定基础,营造氛围。
教师研修网是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在教育技术培训中,进行各种网络技术平台使用的操作指导,对研修网工作的正常开展尤为重要。为此,全区各校(幼儿园)纷纷启动培训工作,在开展全员培训的同时,有些学校(幼儿园)还创造性地把培训工作与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学校的常规工作结合起来,有些学校(幼儿园)则重点培训电教骨干教师(每个组室均有人参与),再让这些教师去指导和带动本办公室的教师,或是采取新老结对的方式进行培训。还有很多学校的现技处主任根据教师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从而使培训工作真正为教师的上网研修服务,营造了“上研修网、用研修网”的良好氛围。
3.建立考评机制,促进研修网工作逐步深入。
建立有针对性的制度,能有效地促进滨湖教师研修网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我区大部分小学和幼儿园都在考虑或者已经开始建章立制(2008年12月,在全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推进会上,部分学校作了很好的交流),对教师上传研修网的日志和资料情况作出明确要求,有些把研修网的使用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范围,并与奖金直接挂钩;也有些把研修网的使用情况与笔记本电脑的返还金额挂钩。目前,已经正式把此项工作情况列为学校考核范围的学校(幼儿园)有雪浪中学、育红小学、育英实验学校、胡埭中心小学、稻香实验小学、蠡湖中心小学、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雪浪中心小学、水秀实验幼儿园、华庄中心幼儿园、东绛中心幼儿园等。其中,育红小学全体教师上传的考核内容,均由学校中层审阅并评分,以确保质量;育英实验学校的考核条例紧贴学校教师实际和研修网发展情况,并将每学期进行动态调整;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将研修网工作合理分解,规定到每一周需完成的工作内容;水秀实验幼儿园更是将研修网使用方法、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总结归纳,形成了《水秀实验幼儿园研修网使用手册》,有效地推动了研修网工作的深入发展。
鼓励教师用好网络研修平台
为了深化研修网的建设工作,使其向纵深发展,我们多次组织各校教师开展座谈会,并在研修网专题论坛中征集建议。部分教师提出繁重的教务工作常常会让自己力不从心,长时间发展下去,就会产生敷衍交差、应付考核的想法。幼教中心组的张姣红老师在研修网讨论区中这样写道:“目前,我们全区都在关注教师研修网的建设和管理,但大部分教师的感觉还是负担。”小学组的徐兰老师也说:“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时间安排,因为,写总结、反思或是心情日志,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和可持续的时间,这在一定氛围下可以一蹴而就,但在学校却很难做到。而回到家里,人就松懈了,再想动脑筋写点东西,就需要有很强的意志力。”怎样才能将教师的时间、精力有效分配,达到与研修网、教研之间的关系协调一致,从而激励教师的参与热情呢?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目标: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形成滨湖教师学习型研究群体。
实施策略:
1.尝试将研修网的管理纳入常规教研管理当中。
我们认为,网络研修制度的健全是常规教研管理的一个增容,是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与发展。研修网是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也是为教研服务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常规教研和网上研修看做是教师研修、研训的两种基本方式。充分挖掘网络研修的优势,让网络研修名正言顺地走进常规教研。以水秀实验幼儿园、华庄中心幼儿园、峰影幼儿园等几所集团化办园单位为试点,尝试在每月的某一固定日,开展园区异地网络研修活动。例如峰影幼儿园举办“秋溢峰影”创意美术活动,共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发起网上交流,反思上届活动,对本次活动提出建议;第二阶段,梳理问题,邀请专家参与,思考活动形式、活动内容、预设方案;第三阶段,发现具有创新价值的思想,则及时给予肯定,并研讨方案实施;第四阶段,年级组围绕“创意美术活动中如何顺应儿童的学习方式”开展课题研究;第五阶段,网上开展论坛,整体反思并设想下一届“秋溢峰影”活动怎么做?该活动前后延续了近两个月,传统的教研活动需要将教师聚集在一起,进行研讨,而该园的两个园区又相隔很远,这时,网络教研就发挥了其优势,异地同步教研让教师省去了路上的奔波,增加了研讨的实效性。
2.尝试将组织网络教研内容融入教研常规工作内容。
鼓励各校、各协作组开展“集体网研”、“区域网研”与“自主网研”相结合的方式,将常规教研的部分内容分解到“集体网研”或“区域网研”中,这样,在减少教师负担的同时,也给网络教研注入新的活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定要上传到校园网的资源或内容可以放到研修网,如每位教师的备课笔记等;二是将研修网的研讨内容与教研活动中的一课多讲等结合起来,特别是参与某一节课、某一话题、某一专题的研究,充分发挥研修网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使我们的教研体现过程研究,成为群体性教研,形成一个有形的研究环境。
以滨湖区小学语文教研组在网络研修中开展的“语文课堂教学说课比赛”为例,这原本是语文教研员王一娴老师组织的《有趣的发现》第一学段“一课多讲”的集体网研活动,当时,参与范围仅是本校二年级的教师。然而,该活动刚一发起,就受到了其他学校学科教师的紧密关注,不论是教材解析、目标设定、教学过程探讨,还是板书设计等,都以一种互动型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该贴一天就创下了500多的点击率。很多教师都积极主动地要求加入该主题研讨活动。这样一次小范围内的教研活动,通过网络,变成了一次跨学校、跨年级教师群体参与的语文课堂教学大研讨活动。蠡湖中心小学吴亚娟老师感慨地说:“从没有觉得学校和学校之间有那么近,是研修网让我们打破了‘校界。”
3.尝试将独立的教研考核与研修网考核有机结合。
鼓励各校调整原有的教研考核制度,增加研修网考评内容,并在常规教研的领奖台上多设立研修网奖项,调动教师参与研修网的热情。让网络教研不再给教师增加负担,而是通过考核制度,引来专业人士的参与,让网络研修名正言顺地走进教学常态、走进教研常态。
激发网络研修的持续生命力
什么样的“研”、“修”活动才能让研修网持久地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提升教师整体专业水平,在共建共享中构建高层次的学习型教师研究群体?研修网上哪些资源是教师喜欢的?哪些内容是有生命力的?教师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引领?我们认为,网络研修的持续生命力其根本在于形成一种网络研修文化,即教研从“面对面”走向自主研修;教学资源从“拿来主义”走向自主创造;教师从“孤独者”变成学习共同体。
目标:引领与创新相结合,建设滨湖网络研修文化。
实施策略:
1.调整区域性研修网的组织、管理结构,建立以专业研究与实践操作为根本的学习型教师研究群体。
(1)确立了以我区各学科、各教育阶段专家、教研员为首的研修网“引领团队”。一线教师从内心里渴望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但很多时候,这样的引领不是同伴间可以实现的。因此,以专家、教研员为首的“核心团队”必须承担部分主题研讨主持,把研修网这个网络平台当作自己的第二讲台,积极参加研修网的建设与应用的科研工作,引导和把握研讨方向,提出研讨主题,回复和解答教师的问题,将教育教学的理念沉下来,帮助教师将理念落实为教育教学行为。
(2)确立以我区各校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为主体的研修网“推进团队”。各级各类的骨干教师是研修网建设强有力的同盟军,也是同伴互助成长中教师们最可信赖的真实榜样。他们的做法往往最具有可操作性、可模仿性,很受教师们欢迎。明确“推进团队”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有责任、有义务在学校和协作组指导下,积极参与网上研修活动,有效利用网上资源为教学服务,发挥其骨干、带动、示范、辐射、帮扶作用,为教学研究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明确以我区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实践团队”职责。鼓励广大教师多运用研修网资源,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实践团队”从利用“核心团队”及“实践”的经验入手,在运用中尝试调整,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最终达到与他人分享经验的研修过程。
2.调整协作组的研修内容,充分利用主题(专题)讨论区,开展学科教师深度对话。
尝试“抛出话题→教师跟贴(以课例或热点问题为载体,互动交流)→形成综述”的方式,在主题(专题)讨论区中,滨湖区教研员预先设计一部分话题,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情况提出议题进行研讨。在课程改革中,什么样的话题值得关注?对于预先设计的话题,我们有这样的要求:一方面要设计各种专题帖子,有教师专业成长调查问卷专贴,以便了解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和需求,如教师需要区级教研提供什么帮助,教师能够为区级教研的深入开展提供什么支持;有教师课程改革问题专贴,以便及时了解教师们的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教研和培训;有学生课程改革问题专贴,以便及时交流学生出现的问题,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有课程改革动态专贴,要求各校每学期至少提供两条,以便加强学校之间的了解,互相启发;有“好点子”专贴,征集教师的好思路,集思广益,聚沙成塔。这些专帖,力争让每位教师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另一方面要发起话题研讨,可以每月发起一次课程改革的话题研讨,如三维目标、有效教学、教学设计等,由本区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的核心成员主持;可以每学期发起一次专家话题研讨,邀请全市或是全国的专家、名师与本区教师开展交流。
专题讨论区充分发挥了网络民主性、开放性、即时性、自主性、交互性等优势,建设区域学习共同体。专题讨论区为教师们而建,也为教师们所建。
3.利用网上个人工作室,管理知识、展示成果、交流思想。
教师工作室是一块教师们进行教育叙事的园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专业成长?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经验+反思=成长。我国学者朱永新曾贴出“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保期:10年;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 650篇所写文章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十。”由此可见,教育随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教师工作室中的教育随笔,有价值的内容除了可以置于年级协作组中,成为资源,还可以置于专题讨论区中,成为教师们研讨的话题。
4.用好网络优势,拓展研修途径,丰富研修内容。
网上教研具有跨时空性、交互性、共享性,拥有成本低、形式多样等优点我区尝试依托网上教研的优势,开展每月1~2次的教研员网上论坛、滨湖教师大讲坛直播活动,适时开办一些课堂网上直播、“视频案例”等网上教研活动,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让有真知灼见的教师们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教育主张。每次活动直播结束后,还将活动内容进行后期加工,放在研修网固定栏目中,以供教师随时点击。这让负担繁重的教师们不出校门,也能体验现场教学的愉悦,参与教学研究。
另外,尝试引进新技术,多层面开展教研活动,既探索了缤纷多彩的网络研修新模式,也为滨湖教师研修网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内涵。如2008年5月,我区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尝试依托教师研修网,发起由苏鲁京三地为主要参与地区的跨区域“幼儿园主题教学网络直播互动研修活动”。在短短的3天内,滨湖区共推出了由该区11家幼儿园的13位教师参与展示的12堂家常课,并结合活动主题,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网上即时点评和讲座。线上线下的幼教同行共同交流、探讨,创造了全国网络异地远程研修的新模式,书写了滨湖区教师发展文化的新篇章。直播活动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幼教工作者,部分幼儿的家长也参与其中。中国教师研修网作出这样的评价:“滨湖区教育系统的这次活动,开了研修网跨区域互动教研活动的先河,为优质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这次尝试非常有价值,拓展了研修网的功能。”
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滨湖教育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滨湖教师研修网在全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滨湖网络研修文化,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坚信:在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下,继续努力,以创新、务实的态度开展研修网工作,必将让教师研修网真正成为离教师们最近的,而且教师们离不开的网站。
(作者单位: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